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沥青路面车辆动载响应黏弹/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3:46
  为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黏弹/弹性沥青路面模型的动态响应之间的差别,文章建立了路面的黏弹性和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施加移动车辆载荷和有限元计算,分析对比2种不同路面模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进行了动力响应现场实测试验。结果表明:车速和温度相同条件下通过弹性本构关系计算得到的各动力响应指标的值均明显大于流变学本构关系计算值,最大相差超过35%。基于流变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应变值与应变试验测试值的误差基本在20%以内,这说明建立的黏弹性路面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际车辆动荷下路面的力学响应。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7(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1.1 路面结构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
    1.2 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确定
    1.3 移动车辆载荷
2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2.1 面层底部应变分析
    2.2 面层底部剪应变及面层内部最大剪应变分析
3 试验验证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沥青路面动力学分析[J]. 董泽蛟,刘美丽,郑好,龚湘兵.  中国公路学报. 2012(05)
[2]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研究[J]. 梁俊龙,高江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3]移动随机荷载下沥青路面的动力学特性和参数影响分析[J]. 李皓玉,杨绍普,齐月芹,徐步青.  工程力学. 2011(11)
[4]城市道路地下管道对沥青路面结构影响的力学分析[J]. 方诗圣,李宏卓,李贺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5]基于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裂缝分析及防范策略[J]. 朱林,方诗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2)
[6]一种将线性粘弹微分型本构方程应用到ABAQUS的方法[J]. 潘晓明,余俊,杨钊,孔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7]移动荷载下爬坡路段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特性(英文)[J]. 裴建中,陈勇,张久鹏,毕玉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0(04)
[8]基于动载荷模拟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响应分析[J]. 陈一锴,何杰,彭佳,祁志国,任秀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9]高温、重载、慢速条件下上坡沥青路面车辙[J]. 杨海荣,关宏信.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10]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的三维粘弹性动力有限元分析[J]. 何兆益,雷婷,陈洪兴,王国清,候岩峰.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8(06)

博士论文
[1]重载车辆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力学行为研究[D]. 郑仲浪.长安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64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64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