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铁路、新式教育与经济发展——中国近代铁路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07:53
在近代中国,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推动了经济发展。通过整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新式教育数据,综合铁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考察中国近代铁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开通铁路地区拥有更高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以及更多的新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和资本积累;同时,发现铁路是通过便利人力资源流动、促进新式教育而影响经济发展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的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一)模型的设定
(二)主要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近代铁路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初步的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1. 铁路影响的滞后性
2. 内生性估计偏差
四、近代铁路促进新式教育的实证分析
五、本文的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运输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一般均衡理论[J]. 王贵东. 经济学报. 2018(02)
[2]高铁网络、市场准入与企业生产率[J]. 张梦婷,俞峰,钟昌标,林发勤.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5)
[3]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综合框架[J]. 张勋,王旭,万广华,孙芳城. 经济研究. 2018(01)
[4]通商口岸、新式教育与近代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考察[J]. 林矗.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1)
[5]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基于清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经验的考察[J]. 李楠,林友宏. 经济研究. 2016(07)
[6]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J]. 张克中,陶东杰. 经济学动态. 2016(06)
[7]清末民初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基于河南的定量研究[J]. 高爽.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3)
[8]区域间运输成本、要素流动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 韩彪,张兆民. 财贸经济. 2015(08)
[9]铁路站厂的“差序化设置”与华北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年)[J]. 熊亚平,迟晓静.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5(07)
[10]铁路与近代郑州城市空间结构变动及功能演变[J]. 刘晖. 安徽史学. 2015(04)
博士论文
[1]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苏州大学 2013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征地制度及运行研究[D]. 王瑞庆.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8536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的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一)模型的设定
(二)主要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近代铁路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初步的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1. 铁路影响的滞后性
2. 内生性估计偏差
四、近代铁路促进新式教育的实证分析
五、本文的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运输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一般均衡理论[J]. 王贵东. 经济学报. 2018(02)
[2]高铁网络、市场准入与企业生产率[J]. 张梦婷,俞峰,钟昌标,林发勤.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5)
[3]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综合框架[J]. 张勋,王旭,万广华,孙芳城. 经济研究. 2018(01)
[4]通商口岸、新式教育与近代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考察[J]. 林矗.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1)
[5]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基于清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经验的考察[J]. 李楠,林友宏. 经济研究. 2016(07)
[6]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J]. 张克中,陶东杰. 经济学动态. 2016(06)
[7]清末民初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基于河南的定量研究[J]. 高爽.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3)
[8]区域间运输成本、要素流动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 韩彪,张兆民. 财贸经济. 2015(08)
[9]铁路站厂的“差序化设置”与华北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年)[J]. 熊亚平,迟晓静.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5(07)
[10]铁路与近代郑州城市空间结构变动及功能演变[J]. 刘晖. 安徽史学. 2015(04)
博士论文
[1]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苏州大学 2013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征地制度及运行研究[D]. 王瑞庆.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8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7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