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双车道公路交通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8 02:22
根据双车道公路的微观交通特征,考虑车辆驾驶员的不同驾驶特点,将驾驶员特性与车型结构引入CA模型,建立了新的双向双车道CA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驾驶员性格、车型比例、双向流量比例等因素对双车道公路车流密度、速度、速度波动性和流量等交通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路段平均车速取决于小车比例,且在小车比例为0.7时速度波动最明显,同时增加激进型驾驶员的比例能小幅提高路段平均车速,但会引起更大的速度波动.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模型介绍
1. 1 车辆正向行驶演化规则
1) 对于保守型的车辆,按Na Sch模型演化规则[13],正向行驶车辆演化规则如下.
2) 对于激进型的车辆,按FI模型演化规则[17],正向行驶车辆演化规则如下.
1. 2 超车规则
1. 3 超车演化规则
1. 4 超车条件
1) 超车逆行的车辆在对向车道最短时间,时间下限T1:
2) 超车逆行的车辆在对象车道最长时间,时间上限T2:
1. 5 超车完成标识
2 数值模拟
2. 1 参数标定
2. 2 与实测数据对比
2. 3 车道流量对称的交通特征分析
2. 3. 1 车型比例对交通的影响
2. 3. 2 驾驶员对交通的影响
2. 4 车道流量非对称时的交通特征
2. 4. 1 车型比例差异
2. 4. 2 驾驶员特征差异
3 结论
本文编号:3023218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模型介绍
1. 1 车辆正向行驶演化规则
1) 对于保守型的车辆,按Na Sch模型演化规则[13],正向行驶车辆演化规则如下.
2) 对于激进型的车辆,按FI模型演化规则[17],正向行驶车辆演化规则如下.
1. 2 超车规则
1. 3 超车演化规则
1. 4 超车条件
1) 超车逆行的车辆在对向车道最短时间,时间下限T1:
2) 超车逆行的车辆在对象车道最长时间,时间上限T2:
1. 5 超车完成标识
2 数值模拟
2. 1 参数标定
2. 2 与实测数据对比
2. 3 车道流量对称的交通特征分析
2. 3. 1 车型比例对交通的影响
2. 3. 2 驾驶员对交通的影响
2. 4 车道流量非对称时的交通特征
2. 4. 1 车型比例差异
2. 4. 2 驾驶员特征差异
3 结论
本文编号:3023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02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