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哈尔滨城市地铁大断面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5 23:58
  以哈尔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基于区域地质条件,构建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双侧壁导坑法和交叉中隔墙法(CRD法)施工过程围岩变形和受力变化规律,结合现场监测手段,分析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弱围岩区域隧道施工,无论是隧道变形总量还是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双侧壁导坑法均比CRD法有优势,且应力变化、最大应力值均较小,围岩主应力分布也较均匀,而CRD法仅在隧道变形收敛有优势;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可知,施工的先后顺序会影响变形,后开挖的断面会影响先开挖的,使用双侧壁导坑法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施工的变形控制标准。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50(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
    1.1 工程概况
    1.2 工程地质
    1.3 施工方法选取
2 浅埋大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2.1 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2.1.1 模型建立
        2.1.2 参数选取
    2.2 施工过程模拟
        2.2.1 CRD法模拟过程
        2.2.2 双侧壁导坑法模拟过程
        2.2.3 隧道围岩变形和受力监测点布置
    2.3 不同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2.3.1 围岩变形分析
        2.3.2 围岩应力场分析
3 工程实测分析
    3.1 测点布置
    3.2 监测成果分析
        3.2.1 变形时间效应
        3.2.2 变形空间效应
        3.2.3 拱顶沉降分析
        3.2.4 地表沉降分析
    3.3 数值模拟与实测值对比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裂隙岩体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围岩非连续变形分析[J]. 贺鹏,李术才,李利平,许振浩,石少帅,陈云娟.  岩土工程学报. 2018(10)
[2]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分析[J]. 谢东武,葛世平,丁文其,欧阳文彪.  现代隧道技术. 2017(05)
[3]深埋大断面公路隧道开挖方法数值模拟分析[J]. 陈雪峰,姚晨晨,赵杰.  公路工程. 2015(03)
[4]浅埋暗挖超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开挖方法研究[J]. 陈林杰,梁波,王国喜.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3(04)
[5]某地铁大断面暗挖隧道相邻导洞沉降关系分析[J]. 巴方,张利娜.  市政技术. 2011(02)
[6]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分析[J]. 高峰,谭绪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7]厦门翔安海底隧道CRD法和双侧壁法穿越砂层对比分析[J]. 郭衍敬,黄明琦,陈铁林,张顶立.  中国铁道科学. 2009(02)

博士论文
[1]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施工动力响应及控制技术研究[D]. 朱根桥.重庆大学 2016
[2]大规模高密度城市隧道群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 孔超.西南交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研究[D]. 朱永泽.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天津地铁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与支护措施研究[D]. 焦国良.成都理工大学 2012
[3]特大断面超浅埋立体换乘车站交叉段暗挖施工技术研究[D]. 张建强.北京交通大学 2010
[4]突变大断面地铁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地表沉降研究[D]. 练志勇.西南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0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160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