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桥面铺装层内部温度变化监测的隔热降温材料优选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5:22
为进一步探索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层高温病害的预防性研究,该文利用热电偶连接数显装置的温度监测设备,在完成室外模拟监测钢桥面铺装结构内部温度试验检测方法和隔热降温型铺装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分别基于MMA+纳米SiO2气凝胶保温毡+GA+SMA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掺轻质空心玻璃微珠的MMA+GA+SMA钢桥面铺装结构以及MMA+GA+SMA普通钢桥面铺装结构进行了同一试验环境下的沥青铺装层内部温度监测。试验结果显示:相比普通钢桥面铺装结构,纳米SiO2气凝胶保温毡对沥青铺装层可实现约18%的平均降温幅度,掺轻质空心玻璃微珠的MMA对沥青铺装层可实现约11%的平均降温幅度。综合沥青铺装层内部温度波动范围、平均降温幅度以及钢板与沥青铺装层温度的差异大小3个方面评判,认为设置有纳米SiO2气凝胶保温毡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对沥青铺装层的隔热降温作用最为显著。
【文章来源】:中外公路.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热电偶预埋入浇筑式沥青GA和改性沥青SMA
表1 纳米SiO2气凝胶保温毡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外观 白色毛毡卷材 主要成分 85% SiO2、10%SiC、3%TiO2、2%其他 厚度 mm 4.88 密度 g/cm3 0.24 导热系数 W/(m·K)(25 ℃时) 0.018 熔点 ℃ 1 248 空隙率 % 97.8 平均孔径 nm 35表2 高性能轻质空心玻璃微珠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外观 白色流动性好的中空球形粉末 主要成分 65%SiO2、25%Al2O3、5%Fe2O3、3%MgO、2%其他 真密度 g/cm3 0.58 堆积密度 g/cm3 0.34 导热系数 W/(m·K)(25 ℃时) 0.06 抗压强度 MPa 31.56 平均粒径 μm 60 体积漂浮率 % 98 软化点 ℃ 718 含水量 % 0.1
同样,在不改变其他铺装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用量以及施工工艺的情况下,掺轻质空心玻璃微珠的MMA钢桥面铺装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3.3 隔热降温效果对比试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电偶动态响应模型的贝叶斯推断[J]. 李文军,孙宏健,郑永军. 传感技术学报. 2018(02)
[2]拉曼热扫描技术同步测量一维导热和对流换热[J]. 陈文,岳亚楠.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3)
[3]气凝胶/膨胀珍珠岩的制备及其微观特征对导热性能的影响[J]. 贾冠华,刘鹏,李珠. 硅酸盐通报. 2018(03)
[4]钢桥铺装用环氧沥青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晏永,郭大进,封基良,郭荣鑫,荀家正.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9)
[5]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的钢桥面铺装车辙有限元分析[J]. 李国芬,王宏畅,王勇,朱兴明. 林业工程学报. 2016(05)
[6]基于使用性能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设计[J]. 张肖宁,陈剑华,邹桂莲,樊钊甫,曾利文,徐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7]绝缘高辐射散热涂层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J]. 尹雨晨,雷辉,曾一兵,罗正平. 涂料工业. 2016(07)
[8]太阳辐射下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研究[J]. 顾颖,李亚东,姚昌荣.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2)
[9]利用陶瓷废料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隔热性能[J]. 钱振东,孟凡奇,杨理广. 公路交通科技. 2015(05)
[10]气凝胶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形式与效果[J]. 郭晓煜,张光磊,赵霄云,秦国强,李广鹏. 硅酸盐通报. 2015(02)
本文编号:3213695
【文章来源】:中外公路.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热电偶预埋入浇筑式沥青GA和改性沥青SMA
表1 纳米SiO2气凝胶保温毡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外观 白色毛毡卷材 主要成分 85% SiO2、10%SiC、3%TiO2、2%其他 厚度 mm 4.88 密度 g/cm3 0.24 导热系数 W/(m·K)(25 ℃时) 0.018 熔点 ℃ 1 248 空隙率 % 97.8 平均孔径 nm 35表2 高性能轻质空心玻璃微珠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外观 白色流动性好的中空球形粉末 主要成分 65%SiO2、25%Al2O3、5%Fe2O3、3%MgO、2%其他 真密度 g/cm3 0.58 堆积密度 g/cm3 0.34 导热系数 W/(m·K)(25 ℃时) 0.06 抗压强度 MPa 31.56 平均粒径 μm 60 体积漂浮率 % 98 软化点 ℃ 718 含水量 % 0.1
同样,在不改变其他铺装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用量以及施工工艺的情况下,掺轻质空心玻璃微珠的MMA钢桥面铺装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3.3 隔热降温效果对比试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电偶动态响应模型的贝叶斯推断[J]. 李文军,孙宏健,郑永军. 传感技术学报. 2018(02)
[2]拉曼热扫描技术同步测量一维导热和对流换热[J]. 陈文,岳亚楠.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3)
[3]气凝胶/膨胀珍珠岩的制备及其微观特征对导热性能的影响[J]. 贾冠华,刘鹏,李珠. 硅酸盐通报. 2018(03)
[4]钢桥铺装用环氧沥青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晏永,郭大进,封基良,郭荣鑫,荀家正.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9)
[5]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的钢桥面铺装车辙有限元分析[J]. 李国芬,王宏畅,王勇,朱兴明. 林业工程学报. 2016(05)
[6]基于使用性能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设计[J]. 张肖宁,陈剑华,邹桂莲,樊钊甫,曾利文,徐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7]绝缘高辐射散热涂层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J]. 尹雨晨,雷辉,曾一兵,罗正平. 涂料工业. 2016(07)
[8]太阳辐射下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研究[J]. 顾颖,李亚东,姚昌荣.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2)
[9]利用陶瓷废料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隔热性能[J]. 钱振东,孟凡奇,杨理广. 公路交通科技. 2015(05)
[10]气凝胶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形式与效果[J]. 郭晓煜,张光磊,赵霄云,秦国强,李广鹏. 硅酸盐通报. 2015(02)
本文编号:3213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1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