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雾技术在隧道中应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细水雾技术在隧道中应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隧道属于狭长型的交通联络通道,空间小、道路窄、通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浓烟将迅速扩散充满整个隧道难以排出,严重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也使得扑救过程变得困难。隧道的消防安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传统的隧道灭火技术有消火栓、灭火器、水喷淋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随着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广泛的重视,其在隧道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关注。世界各国相继开展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隧道内的应用实验,结果均表明,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迅速扑灭隧道火灾,与常规水喷淋相比具有用水量少的特点,并能迅速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本文通过实体火灾实验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隧道中的应用。1、实体实验研究在实体实验研究方面,关于风速对细水雾在隧道中灭火效果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隧道火灾模拟实验平台,分别对车顶和车底两个位置进行了细水雾灭火的模拟实验,研究不同风速对隧道火灾的温度、气体浓度和热辐射等参量的影响,据此研究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隧道火灾中抑制、扑灭火灾,降低火场温度、净化火源附近空气以及隔绝热辐射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对隧道内各参数的影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参数方面:细水雾施加前,隧道内烟气层的温度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状态,且随着外界风速的增大,烟气层最高温度点向下游移动。细水雾施加后,烟气层的温度呈下降趋势,且火源上方区域温度变化最明显,随着风速的增大顶棚烟气平均温度逐渐降低。 (2)在气体浓度参数方面:随着风速的增大,细水雾作用前,O2浓度下降幅度减小,CO浓度变化不明显:细水雾作用后,O2浓度快速回升至环境值,CO浓度峰值和总生成量出现了显著降低。 (3)在热辐射通量方面:在本文的风速条件下,细水雾的作用均能有效抑制汽油火的燃烧放热,使火场周围的热辐射强度迅速降低。随着风速的增大,热辐射强度峰值逐渐减小,说明通风作用加强了细水雾对火场热辐射的屏蔽作用。(4)因此,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隧道中通风作用不显著影响细水雾控火效果,可有效降低火场温度、CO浓度和热辐射强度,更可以促进02浓度回升,有利于阻止隧道火灾蔓延和保障火场安全。2、数值模拟研究通过FDS模拟的方法对细水雾在隧道中控烟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确定网格尺寸,还原实体实验条件验证了模型适用性,通过对模拟现象的分析描述,证明了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隧道安全分区中的控烟作用;接着从喷头间距、喷雾流量、喷头雾化锥角、火源功率四个方面对比了细水雾在隧道中的控烟能力。模拟结果表明: (1)当以20m的长度间隔划分隧道的消防安全保护区时,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将烟气控制在保护区内,降低隧道火灾对人员疏散的危害。(2)在模拟工况条件下,细水雾喷头布置间距为lm和2m时,相邻保护区呼吸高度处CO浓度较低,烟气层高度也能控制在4m以上,控烟效果优于3m。 (3)细水雾喷雾流量在一定范围内,流量越大对火源的降温效果越好,烟气的隔离作用也越明显。但当喷雾流量从15L/min增加到20L/min时,细水雾对烟气的隔离和降温作用的提高不明显,考虑到安全和水渍损失等问题,得到喷雾流量的建议值为15L/min。(4)雾化锥角的增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保护半径,但作用到火焰区的有效雾通量值就会减小,不利于火焰区烟气温度的冷却。较大的雾锥角也不能有效隔离和吸收保护区内烟气,因此在本文的模拟条件下建议选取60°作为理想的喷头雾化锥角。 (5)火源功率越大,细水雾对烟气控制效果越差,当火源功率为lOMW和20MW时,相邻保护区烟气层高度下降到1.5m以下,隧道烟气容易对人员疏散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隧道安全保护区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证明,优化后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能有效控制大功率火灾烟气。
【关键词】:狭长空间 细水雾灭火系统 实体火灾实验 数值模拟 控烟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3.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13-16
- 1.1.1 隧道的发展13-14
- 1.1.2 隧道火灾的严重性14
- 1.1.3 隧道火灾的特殊性14-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2.1 隧道灭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6
- 1.2.2 细水雾灭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
- 1.4 论文章节安排17-19
- 第2章 实体火灾实验方案设计19-33
- 2.1 实验平台介绍19-21
- 2.1.1 隧道模型介绍19
- 2.1.2 车厢模型介绍19-21
- 2.2 数据测量系统布置21-26
- 2.2.1 温度测量系统21-22
- 2.2.2 风速测量系统22-23
- 2.2.3 烟气浓度分析仪23-25
- 2.2.4 辐射热流计25-26
- 2.3 细水雾灭火系统布置方案26-31
- 2.3.1 细水雾系统简介26-27
- 2.3.2 细水雾灭火系统组成27-29
- 2.3.3 细水雾喷头的布置方案29-31
- 2.4 本章小结31-33
- 第3章 纵向风速对隧道中细水雾灭火效果的影响研究33-59
- 3.1 细水雾灭火实验工况设计33-36
- 3.1.1 火源功率确定33-34
- 3.1.2 火源位置设计34-35
- 3.1.3 实验工况设计35-36
- 3.1.4 实验方法36
- 3.2 车厢顶部火灾实验结果分析36-50
- 3.2.1 实验现象分析36-41
- 3.2.2 风速对温度参数的影响分析41-45
- 3.2.3 风速对气体浓度参数的影响分析45-48
- 3.2.4 风速对热辐射强度参数的影响分析48-50
- 3.3 车厢底部火灾实验结果分析50-57
- 3.3.1 实验现象分析50-51
- 3.3.2 风速对温度参数的影响分析51-53
- 3.3.3 风速对气体浓度参数的影响分析53-56
- 3.3.4 风速对热辐射强度参数的影响分析56-57
- 3.4 本章小结57-59
- 第4章 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隧道中应用的数值模拟研究59-77
- 4.1 FDS网格独立性分析及模型适用性验证59-62
- 4.1.1 建立模型59-60
- 4.1.2 网格尺寸确定60
- 4.1.3 模型适用性验证60-61
- 4.1.4 模拟实验现象分析61-62
- 4.2 细水雾各个参数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62-70
- 4.2.1 喷头布置间距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62-64
- 4.2.2 喷雾流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64-67
- 4.2.3 喷头雾化角度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67-70
- 4.3 火源功率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70-74
- 4.3.1 不同火源功率的烟气控制效果70-73
- 4.3.2 隧道保护区优化后烟气控制效果73-74
- 4.4 本章小结74-77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77-79
- 5.1 结论77-78
- 5.2 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3
- 致谢83-8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倩;徐凤;;细水雾灭火技术在上海浦东文献中心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5年10期
2 于水军;余明高;李喜玲;段玉龙;郝强;;灭火添加剂对细水雾性质与灭火效能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8年03期
3 方艳平;杨平;;细水雾灭火技术在档案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河南科技;2009年01期
4 刘泽毅;张媛;;细水雾技术的更新[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年11期
5 ;“高压细水雾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J];给水排水;2010年02期
6 王晔;;现代细水雾灭火技术[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年12期
7 邓群林;万会雄;;浅谈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及应用[J];民营科技;2013年04期
8 黄鹤鸣;;档案库房灭火技术改造与更新——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年10期
9 杨立军,蔡国飚,胡泽保,刘洪山,王明华,刘昕;两相流旋流型细水雾喷嘴的雾化特性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10 刘江虹,廖光煊,厉培德,秦俊,陆夕云;细水雾作用下固体池火熄灭时间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明;;低压细水雾抑制受限空间轰燃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马宁;丛北华;;高压细水雾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姬永兴;李清安;;两相射流灭火技术的发展前景[A];“信达海烙杯”第四届全国气体消防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董燕;;双流体细水雾抑制熄灭油池火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崔玉周;;细水雾灭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地铁消防中应用前景分析[A];2008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兵;;细水雾特性的实验研究[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黄晓家;;细水雾的春天来了[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张洪江;刘炳海;徐伟;吴龙标;;细水雾灭火技术发展中的一些思考[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刘益民;张兆宪;;细水雾产品与系统设计[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周华;邓东;范垣宵;杨华勇;;固定式高压单相流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效果试验[A];液压与气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锋邋实习生 冯亚平;郑州“细水雾”开创灭火新纪元[N];郑州日报;2007年
2 陈锋邋实习生 冯亚平;郑州细水雾灭火技术全国推广[N];郑州日报;2007年
3 羽卒;细水雾灭火技术异军突起[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1年
4 冯苗云;江苏研发细水雾消防三轮摩托[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民;基于雾通量分析的细水雾灭火机理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刘志超;直通式旋流细水雾喷嘴雾化理论分析及灭火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陈吕义;细水雾抑制受限空间轰燃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陆嘉;细水雾抑制熄灭气体射流火焰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刘乃玲;细水雾特性及其在狭长空间降温效果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牛国庆;细水雾抑制室内火灾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黄咸家;细水雾与气体射流火焰相互作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梁天水;超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肖修昆;基于蒸汽辅助雾化的气动式细水雾发生方法及灭火有效性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谢正文;餐饮业烟道油垢自燃发火机理及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细水雾抑制油池火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刘中麟;新型水基添加剂灭火有效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刘汝正;细水雾防治胶带火灾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慧;高压细水雾系统灭火效果的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田向亮;细水雾与火灾相互作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冯明辉;细水雾与二维对冲扩散火焰作用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李梦;细水雾技术在隧道中应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项丰;船舶中压细水雾系统灭火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唐皓;细水雾与被障碍物遮挡的油池火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屠欣丞;细水雾大空间局域环境调节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细水雾技术在隧道中应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