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热失控引发电动汽车火灾的典型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10:16
为深入研究电动汽车火灾特点,基于电动汽车整车燃烧实验平台进行整车燃烧实验,探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的燃烧蔓延特征、烟气蔓延特征和典型痕迹特征。结果表明:热失控引发的电动汽车火灾燃烧过程由底盘向车头和车尾蔓延,烟气火焰通过底板处的空隙进入乘员舱,烟气浓度短时间内便可使车内乘员丧命;整车烧损痕迹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特征,电池模组及单体呈现向早期热失控模组或单体挤压变形的痕迹。
【文章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0,16(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电池包内加热方式
电池包热失控初期
开启加热开关,加热10 min后电池包内有异响,并开始向外释放烟气,在持续释放大量烟气和异响约30 min后,烟气颜色由白色变为黑色,火焰从底盘电池包四周向外喷出,并夹带大量的细小颗粒物。火焰沿电池包四周空隙向前部动力机舱和后部轮胎处蔓延燃烧,呈现出车头与车尾同时燃烧的特点,4个车轮轮辋处均蹿出火焰,并燃烧至上方翼子板及附近区域,如图3~4所示。在火灾调查过程中发现,动力电池热失控的电动汽车火灾初期通常只是底盘位置有烟气,随后有火喷出,最后引起猛烈的燃烧。图4 电动汽车整车燃烧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动汽车整车燃烧试验平台[J]. 张良,张得胜,张斌,赵祥,徐龙飞,赵晓阳.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9(11)
[2]细水雾添加剂抑制锂电池火灾最佳浓度研究[J]. 张青松,程相静,白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05)
[3]电动汽车火灾原因调查研究[J]. 张得胜,张良,陈克,刘振刚,高占斌.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4(09)
[4]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热模型和散热特性[J]. 姬芬竹,刘丽君,杨世春,徐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1)
[5]电动汽车在碰撞试验中的电气安全[J]. 王凯,李向荣,白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2(01)
[6]全尺寸汽车火灾实验[J]. 孙旋,王婉娣,李引擎,赵克伟,胡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
[7]锂离子电池爆炸机理分析[J]. 陈玉红,唐致远,贺艳兵,刘强. 电化学. 2006(03)
[8]小汽车火灾试验研究[J]. 程远平,R John.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06)
本文编号:3273559
【文章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0,16(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电池包内加热方式
电池包热失控初期
开启加热开关,加热10 min后电池包内有异响,并开始向外释放烟气,在持续释放大量烟气和异响约30 min后,烟气颜色由白色变为黑色,火焰从底盘电池包四周向外喷出,并夹带大量的细小颗粒物。火焰沿电池包四周空隙向前部动力机舱和后部轮胎处蔓延燃烧,呈现出车头与车尾同时燃烧的特点,4个车轮轮辋处均蹿出火焰,并燃烧至上方翼子板及附近区域,如图3~4所示。在火灾调查过程中发现,动力电池热失控的电动汽车火灾初期通常只是底盘位置有烟气,随后有火喷出,最后引起猛烈的燃烧。图4 电动汽车整车燃烧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动汽车整车燃烧试验平台[J]. 张良,张得胜,张斌,赵祥,徐龙飞,赵晓阳.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9(11)
[2]细水雾添加剂抑制锂电池火灾最佳浓度研究[J]. 张青松,程相静,白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05)
[3]电动汽车火灾原因调查研究[J]. 张得胜,张良,陈克,刘振刚,高占斌.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4(09)
[4]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热模型和散热特性[J]. 姬芬竹,刘丽君,杨世春,徐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1)
[5]电动汽车在碰撞试验中的电气安全[J]. 王凯,李向荣,白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2(01)
[6]全尺寸汽车火灾实验[J]. 孙旋,王婉娣,李引擎,赵克伟,胡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
[7]锂离子电池爆炸机理分析[J]. 陈玉红,唐致远,贺艳兵,刘强. 电化学. 2006(03)
[8]小汽车火灾试验研究[J]. 程远平,R John.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06)
本文编号:3273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7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