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川西交通廊道雅安-泸定段典型岩质边坡失稳模式、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1-07-13 07:02
  受强烈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复杂的环境因素影响,川西交通廊道雅安-泸定段多处存在边坡变形破坏现象,对区内已建成的318国道、雅康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川藏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构成一定威胁。本文从边坡变形破坏的特征现象入手,在查明边坡发育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对边坡的坡体结构和岩体结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11种典型的边坡失稳模式,并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对每种边坡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特殊的地层岩性和岩体结构特征、地下水和风化作用、河流下切和人工开挖等是导致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其中岩体结构是控制边坡变形破坏的最显著因素,它决定了失稳岩体的形态、规模以及失稳形式。最后,针对不同的边坡破坏模式,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川西交通廊道内的工程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2020,2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川西交通廊道雅安-泸定段典型岩质边坡失稳模式、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


研究区地质图

川西交通廊道雅安-泸定段典型岩质边坡失稳模式、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


缓倾斜向坡顺层滑动破坏

横向,矩形,三角形,滑移


该边坡破坏发生在公路开挖和降雨之后。由于开挖导致坡面近于直立,泥岩层面出露。在风化和裂隙水作用下,几组节理逐渐贯通,当泥岩层面上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块体产生了顺层滑动趋势。由于边坡结构为横向坡,矩形块体的主滑方向大致平行于坡面走向,因此,矩形块体前缘受阻。然而,矩形块体前缘的三角形块体具备滑移剪出的临空条件,当矩形块体滑动受阻时,会推挤前方的三角形块体,当三角形块体内侧边界(节理③)剪断贯通后,三角形块体将率先滑移剪出,从而为后面矩形块体的失稳提供了必要的临空条件,边坡破坏由此发生。因此,这类边坡失稳破坏的关键是能否突破前缘的阻滑块体,其破坏机理类似于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16-17]。2.3 陡倾横向坡岩体滑移-坠落破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内病害类型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J]. 李铭,支喜兰,柳波.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1)
[2]渗流作用下节理型黄土开挖边坡塌滑破坏分析[J]. 王新刚,胡斌,赵治海,连宝琴.  自然灾害学报. 2014(02)
[3]湖北五峰赵家岩崩塌形成机理分析[J]. 冉涛,文宝萍,苏昌,陈刚,卞学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06)
[4]斜倾厚层山体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J]. 殷跃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2)
[5]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J]. 许强,黄润秋,殷跃平,侯圣山,董秀军,范宣梅,汤明高.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4)
[6]岩体结构控制下的斜坡变形特征[J]. 柴波,殷坤龙,陈丽霞,李远耀.  岩土力学. 2009(02)
[7]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J]. 李晓,李守定,陈剑,廖秋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9)
[8]三峡库区万州段高切坡破坏模式和防护措施研究[J]. 祝介旺,伍法权,苏天明,张路青,赵尔昌.  工程地质学报. 2007(01)
[9]三峡地区奉节县城缓倾层状岸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机制[J]. 祁生文,伍法权,常中华,刘海燕,司维兵.  岩土工程学报. 2006(01)
[10]三峡库区奉节新县城库岸边坡类型及岩体结构特征[J]. 常中华,伍法权,刘海燕,祁生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7)



本文编号:3281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81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