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前景理论的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际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在公路、铁路、航空运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长途客运市场呈现出运行速度高速化、出行结构多样化、服务质量人性化的特点。交通运输作为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对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起着深远影响。交通系统是典型的不确定性系统,前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不确定性条件下旅客出行决策规律的新方法。因此,本文以公路、铁路、航空的六种客运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景理论,对旅客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为合理配置区域交通资源、提高综合运输系统运行效率奠定基础。论文首先从中长途出行全过程出发,在总结中长途出行特点的基础上,对私家汽车、长途客车、普速铁路、快速铁路、高速铁路、民航飞机等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归纳得到出行者特性、交通工具属性、出行特性、出行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产生主要影响。基于上述对中长途出行行为的理论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行目的重要度,结合不同出行目的下出行者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敏感系数,构建由出行时间成本、出行费用成本、出行方式服务属性效用组成的出行方式感知成本函数。其中,量化各类出行方式的安全性、准时性、便捷性、舒适性等服务属性效用的方法采用的是改进的C-TODIM决策模型。根据前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合理确定了参照点,通过计算关于出行方式感知成本的价值函数及权重函数得到出行方式的前景值,建立了基于前景理论的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最后,选取沪汉客运通道中长途出行作为研究背景,采用SP调查方法,对出行者进行出行方式选择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出行者的收入水平、出行目的、对交通工具服务属性的重视程度、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敏感性,在模拟出行情境下最终选择的出行方式。基于调查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敏感性标度与收入水平、出行目的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不同出行目的下旅客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敏感系数。将基础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后得到的出行方式概率选择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构建的模型的有效性,为中长途交通出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长途出行 前景理论 出行方式选择 出行方式感知成本 参照点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6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6
- 1.5 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分析17-27
- 2.1 中长途出行特征分析17-19
- 2.1.1 中长途出行过程17-18
- 2.1.2 中长途出行特点18-19
- 2.2 中长途客运方式特性分析19-22
- 2.2.1 公路客运方式特性19-20
- 2.2.2 铁路客运方式特性20-21
- 2.2.3 航空客运方式特性21-22
- 2.3 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22-25
- 2.3.1 出行者特性23
- 2.3.2 交通工具属性23-24
- 2.3.3 出行特性24-25
- 2.4 中长途出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分析25-26
- 2.4.1 交通供给的不确定性25-26
- 2.4.2 交通需求的不确定性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出行方式感知成本函数27-37
- 3.1 出行时间成本27-30
- 3.1.1 行程时间成本28-29
- 3.1.2 到达时间成本29-30
- 3.2 出行费用成本30-31
- 3.3 出行方式服务属性效用31-34
- 3.3.1 TODIM方法31-32
- 3.3.2 C-TODIM决策模型32-34
- 3.4 出行目的量化34-36
- 3.5 出行方式感知成本36
- 3.6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37-43
- 4.1 前景理论的基本思想37-38
- 4.2 基于前景理论的建模流程38
- 4.3 参照点设置38-39
- 4.4 价值函数39-40
- 4.5 权重函数40-41
- 4.6 前景值的计算41-42
- 4.7 出行方式选择Logit模型42
- 4.8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实例分析43-59
- 5.1 沪汉客运通道内出行方式概况43-45
- 5.1.1 公路客运43
- 5.1.2 铁路客运43-44
- 5.1.3 航空客运44-45
- 5.2 基于SP调查的数据采集45-50
- 5.2.1 SP调查方法45-46
- 5.2.2 调查内容46-47
- 5.2.3 数据分析47-50
- 5.3 出行方式服务属性效用的确定50-53
- 5.3.1 初始决策矩阵50-51
- 5.3.2 模糊化决策矩阵51-52
- 5.3.3 服务属性效用值52-53
- 5.4 模型计算结果53-57
- 5.4.1 出行方式选择概率53-56
- 5.4.2 结果对比分析56-57
- 5.5 本章小结57-5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9-61
- 6.1 研究结论59
- 6.2 研究展望59-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7
- 附录67-69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上;陆建;马海峰;崔洪军;;大型活动观众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年04期
2 秦焕美;关宏志;殷焕焕;;停车收费价格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居民小汽车、公交、出租车选择行为为例[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3 黄树森;宋瑞;陶媛;;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交通标准化;2008年09期
4 杜豫川;蒋盛川;朱迪;孙立军;;上海世博会出行方式选择意愿建模与场景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包丹文;邓卫;顾仕珲;;停车收费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03期
6 冯忠祥;刘浩学;张景峰;;农村人口出行方式选择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7 王_g;;各年龄段女性出行方式选择的调查[J];科技广场;2011年06期
8 王景妍;张飞;;区域运输通道内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9 万霞;王炜;陈峻;;居民全日出行方式选择动态模型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蕊;杨静;雷熙文;;城市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随机弹性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辉;李明捷;;引入心理变量的旅客中长距离出行方式选择模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护航“铁骑返乡”:服务型政府分内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李南玲;深圳停车费拟大涨,私车每月多掏694元[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运卿;客运通道异质型旅客出行偏好形成过程及出行方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赵贝;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公交优先政策协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基于结构方程的区域运输通道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韩亚慧;基于父母出行方式的学生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华诗雨;不同认知条件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吴雪娇;出租车调价视角下居民出行选择多主体仿真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罗航;城市迁居个体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李龙;成都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顾子朋;基于里程的拥堵收费系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冯国臣;组合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及信息服务影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9 潘冬;工作者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10 陈芬菲;基于前景理论的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前景理论的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