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隧道温拌阻燃抑烟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17:31
  随着我国中西部的迅速崛起,高等级公路建设进程也突飞猛进,广阔的山区地带公路隧道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平整性和降噪性,且养护容易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隧道路面铺装。但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隧道环境相对封闭狭长,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和散发出的烟雾不易消散,对施工人员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在隧道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引发火灾,对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隧道温拌阻燃抑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课题组已有阻燃剂配方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过极限氧指数试验和沥青技术性能,确定了膨胀系复配阻燃剂和无机系复配阻燃剂的最佳掺配比例。根据沥青混合料的和易性试验确定了复配温拌剂的最佳掺量及其温拌效果。采用热失重试验(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对不同种类的沥青进行阻燃机理研究,运用Coats–Redfern模型拟合方法(CRIM)求出各种阻燃沥青在不同燃烧阶段的反应活化能,用来表征沥青燃烧性能。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两种阻燃剂都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其中在沥青燃烧的第一、第三阶段,无机系复配阻燃剂的...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隧道温拌阻燃抑烟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


极限氧指数仪

沥青


英国的 BS2782Part1-141,我国的 GB2406-93 等。氧指数越大,越不容安全性越高,目前我国隧道沥青路面要求极限氧指数大于 23%。于沥青材料与塑料在受热状态下有着较大差异,目前已有的方法是将沥青先制条状试样再进行试验,实际操作中发现条状沥青试样在点燃过程中流淌现象较根本无法保持直立状态,甚至无法被点燃就已经完全滴落流淌。鉴于以上问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加工统一规格的一种圆柱体容器,本文采径 1cm,高 1cm 的不锈钢容器,将要测试的沥青倒入容器中,在沥青中间插入且吸油的介质,类似于平常所用的蜡烛灯芯,本文用的是玻璃纤维,目的是有快速被点燃。待制好的试样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试验。本论文采用 JF-3 型氧仪,参照 GB2406-93 的规定进行测试,试验温度为 10~35℃,氮气和氧气分别3864 和 GB3863 的规定,一组试样不少于 6 个。实验仪器和试模如图 2.1、2.2

极限氧指数,试样


⑤ 点燃试样。点火器使用氧指数仪配套的点火装置,点火气体本文采用丙烷,点火时的火焰不宜过大,应控制在 16±4mm 左右。点燃试样时使点燃火焰最低部试样并将试样表面覆盖。每隔 10s 中移开一次点火器观察试样是否被点燃,整个程最多持续 30s,在 30s 内仍未被点燃应增大氧浓度直至 30s 内点燃为止。⑥ 燃烧行为评价方法及误差控制与传统条形试样法的标准相同,详见《塑料燃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2406-93)。限氧指数评价标准确定目前,采用条状试样的极限氧指数规范标准是大于 23%,由于本文改变了传统测,可能导致同一种试样在两种测试方法下的试验结果不同,因此,本研究选用同S 改性沥青分别制备成条状试样和装入试模中两种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其中条形样按照课题组徐婷硕士论文中阐述的方法进行制作。沥青试样如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能试验研究[J]. 丛林,吴敏,徐肖龙.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6(03)
[2]沥青混合料的变速拌和功率测试与拌和流变模型[J]. 延西利,田辉黎,延喜乐,游庆龙,艾涛.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03)
[3]ACMP沥青温拌性能的黏温曲线分析[J]. 延西利,雍黎明,延梦璐,王利娟,蒋万星.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8)
[4]新型无机阻燃改性沥青的制备与路用性能研究[J]. 贺海,王朝辉,刘志胜,王新岐.  公路交通科技. 2014(07)
[5]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J]. 程一鸣.  中外公路. 2014(01)
[6]复配阻燃沥青氧指数和路用性能研究[J]. 李立寒,邹小龙,陈春羽.  建筑材料学报. 2013(01)
[7]国内外路用阻燃沥青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任梵,张晓娇,孙海斌,陈俊峰,张立群.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8]温拌及半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能耗与环保效益分析[J]. 李德超.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1(12)
[9]沥青混合料汉堡车辙试验条件及评价指标研究[J]. 栗培龙,张争奇,李洪华,王秉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01)
[10]温拌和半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能耗计算和环境评价(编译)[J]. 易守春,高彦芝,胡小圆.  石油沥青. 2009(05)

博士论文
[1]基于沥青多组分燃烧特性的钙基纳米复合阻燃体系研究[D]. 朱凯.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隧道路面温拌改性沥青砼性能及节能减排效果评价[D]. 陶秋霖.重庆交通大学 2015
[2]复合氢氧化物沥青阻燃体系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 武斌.浙江大学 2015
[3]隧道抑烟沥青的研制与抑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叶伟.重庆交通大学 2014
[4]隧道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 王春.长安大学 2010
[5]隧道阻燃抑烟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性能与机理研究[D]. 徐婷.长安大学 2009
[6]阻燃沥青混凝土制备与路用性能研究[D]. 丛培良.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6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16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