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附件地面结构或下沉广场的地铁车站地震反应特性和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21:37
轨道交通己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对全埋式地下结构的抗震理论和设计方法己展开大量的研究,近几年出现大型复杂地下结构,其抗震理论、设计方法及破坏模式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带附件地面结构或下沉广场两种地铁车站的地震反应特性及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结构特点验证了抗震实用设计方法的理论严密性;然后对带有附件地面结构的地铁车站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不同抗震实用设计方法的适用性,探究地上部分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再考虑带有下沉广场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及设计实用设计方法;最后对两种地铁车站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带有附件地面结构的地铁车站,选取两种抗震设计实用设计方法分别为反应位移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验证了反应位移法理论上的严密性。参考实际工程建立5种结构形式,以动力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作为标准,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抗震实用设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并对比不同形式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地面部分对地下部分有不利的影响,地面部分层数越高、跨数越多对地下结构越不利。(2)考虑带有下沉广场的地铁车站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下沉广场侧墙底部,底板和结...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大开站结构横断面与破坏轮廓??Fig?1-2?The?transect?and?Collapse?of?Daikai?station??
图1-3反应位移法计算简图??Fig?1-3?Calculating?model?of?response?displacement?method??
青岛胶东机场线结构横断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惯性力–位移法[J]. 杜修力,许紫刚,许成顺,李洋.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4)
[2]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大开地铁车站震害原因及成灾机理分析研究进展[J]. 杜修力,李洋,许成顺,路德春,许紫刚,金浏.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2)
[3]地铁地下结构横断面简化抗震设计方法对比[J]. 陈韧韧,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2015(S1)
[4]隧道–土体–地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J]. 王国波,王亚西,陈斌,于艳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6)
[5]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改进的反应位移法[J]. 李亮,杨晓慧,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2014(07)
[6]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J]. 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张小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8)
[7]地下结构横截面地震反应拟静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 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 工程力学. 2013(01)
[8]ABAQUS中动力问题边界条件的选取[J]. 孙海峰,景立平,孟宪春,王宁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3)
[9]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J]. 王国波,谢伟平,孙明,刘卫国. 岩土工程学报. 2011(04)
[10]瑞利阻尼系数确定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J]. 邹德高,徐斌,孔宪京. 岩土力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地下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研究[D]. 王文晖.清华大学 2013
[2]城市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赵冬冬.清华大学 2013
[3]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及其与地表建筑的影响研究[D]. 何伟.大连理工大学 2011
[4]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 李彬.清华大学 2005
[5]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及破坏评估[D]. 史庆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16680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大开站结构横断面与破坏轮廓??Fig?1-2?The?transect?and?Collapse?of?Daikai?station??
图1-3反应位移法计算简图??Fig?1-3?Calculating?model?of?response?displacement?method??
青岛胶东机场线结构横断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惯性力–位移法[J]. 杜修力,许紫刚,许成顺,李洋.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4)
[2]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大开地铁车站震害原因及成灾机理分析研究进展[J]. 杜修力,李洋,许成顺,路德春,许紫刚,金浏.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2)
[3]地铁地下结构横断面简化抗震设计方法对比[J]. 陈韧韧,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2015(S1)
[4]隧道–土体–地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J]. 王国波,王亚西,陈斌,于艳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6)
[5]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改进的反应位移法[J]. 李亮,杨晓慧,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2014(07)
[6]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J]. 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张小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8)
[7]地下结构横截面地震反应拟静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 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 工程力学. 2013(01)
[8]ABAQUS中动力问题边界条件的选取[J]. 孙海峰,景立平,孟宪春,王宁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3)
[9]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J]. 王国波,谢伟平,孙明,刘卫国. 岩土工程学报. 2011(04)
[10]瑞利阻尼系数确定方法对高土石坝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J]. 邹德高,徐斌,孔宪京. 岩土力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地下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研究[D]. 王文晖.清华大学 2013
[2]城市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赵冬冬.清华大学 2013
[3]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及其与地表建筑的影响研究[D]. 何伟.大连理工大学 2011
[4]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 李彬.清华大学 2005
[5]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及破坏评估[D]. 史庆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16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1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