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RP数据融合的新建地铁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17 05:29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机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缓解交通拥堵,国内各大城市正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安全、便捷、大运量、节省地面空间的公共交通方式也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大型城市中分担地面公交客流的主要交通方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交通行为理论及非集计模型理论的研究,分析大连市新建地铁1号线二期的开通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从而为改善公交服务水平,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提供参考。2017年12月,在大连市地铁1号线二期沿线进行了开通前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7份。首先结合效用最大化理论,利用地铁开通前调查得到的SP(Stated Preference)数据、RP(Revealed Preference)数据以及SP/RP融合数据,分别建立多项Logit模型、分层Logit模型以及混合Logit模型,计算各模型的命中率,比选出最优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过程中是否换乘以及年龄、月收入、家中是否拥有小汽车,其中出行时间对居民交通方式选择...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0 非集计模型研究
1.2.1 SP/RP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理论与方法
2.1 居民出行调查方法
2.1.1 RP调查
2.1.2 SP调查
2.2 非集计模型理论
2.2.1 效用理论
2.2.2 常见模型
2.2.3 模型标定与检验
2.3 SP/RP数据融合
2.3.1 概述
2.3.2 数据融合优点
2.3.3 应用条件
3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数据收集
3.1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查实施
3.2 数据分析
3.2.1 个人属性
3.2.2 出行特征
4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1 基于SP数据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1.1 模型构建
4.1.2 结果分析
4.1.3 弹性分析
4.2 基于RP数据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2.1 模型构建
4.2.2 结果分析
4.2.3 弹性分析
4.3 基于SP/RP数据融合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3.1 模型构建
4.3.2 结果分析
4.3.3 弹性分析
4.4 模型对比分析
4.5 政策建议
5 模型验证
5.1 调查数据分析
5.2 模型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勤者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 诸葛承祥,邵春福,李霞,孟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2(02)
[2]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市郊铁路出行行为分析模型[J]. 赵丹,邵春福,孙壮志,刘剑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0(06)
[3]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 殷焕焕,关宏志,秦焕美,刘彤,巩丽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05)
[4]适于交通方式划分的NL模型巢式层次结构研究[J]. 温惠英,曾文创.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0(04)
[5]基于RP/SP调查的非集计模型在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的应用[J]. 刘志明,邓卫,郭唐仪.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8(03)
[6]RP/SP融合数据的Mixed Logit和Nested Logit模型估计对比[J]. 张天然,杨东援,赵娅丽,叶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8)
[7]公交票价比对公交结构的影响及方式选择模型[J]. 姚丽亚,关宏志,严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08)
[8]基于SP和RP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选择模型[J]. 关宏志,王山川,姚丽亚,易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02)
[9]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J]. 李军,朱顺应,王红,李安勋,严新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7(01)
[10]在公交客流分布预测中重力模型的参数标定及其应用研究[J]. 邹文杰,孙静怡,胡立伟,杨利敏. 交通与计算机. 2006(02)
硕士论文
[1]RP/SP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 吾晨晨.苏州大学 2016
[2]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慢行交通吸引特性研究[D]. 赵鑫.兰州交通大学 2014
[3]西安市常规公交-地铁交通客流转移模型[D]. 马婷.长安大学 2011
[4]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换乘量预测方法研究[D]. 乔路.吉林大学 2009
[5]基于SP调查的客运专线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研究[D]. 丁洁冰.北京交通大学 2009
[6]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D]. 王任映.长沙理工大学 2009
[7]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客流预测方法研究[D]. 黄杉.北京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41202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0 非集计模型研究
1.2.1 SP/RP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理论与方法
2.1 居民出行调查方法
2.1.1 RP调查
2.1.2 SP调查
2.2 非集计模型理论
2.2.1 效用理论
2.2.2 常见模型
2.2.3 模型标定与检验
2.3 SP/RP数据融合
2.3.1 概述
2.3.2 数据融合优点
2.3.3 应用条件
3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数据收集
3.1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查实施
3.2 数据分析
3.2.1 个人属性
3.2.2 出行特征
4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1 基于SP数据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1.1 模型构建
4.1.2 结果分析
4.1.3 弹性分析
4.2 基于RP数据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2.1 模型构建
4.2.2 结果分析
4.2.3 弹性分析
4.3 基于SP/RP数据融合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4.3.1 模型构建
4.3.2 结果分析
4.3.3 弹性分析
4.4 模型对比分析
4.5 政策建议
5 模型验证
5.1 调查数据分析
5.2 模型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勤者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 诸葛承祥,邵春福,李霞,孟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2(02)
[2]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市郊铁路出行行为分析模型[J]. 赵丹,邵春福,孙壮志,刘剑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0(06)
[3]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 殷焕焕,关宏志,秦焕美,刘彤,巩丽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05)
[4]适于交通方式划分的NL模型巢式层次结构研究[J]. 温惠英,曾文创.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0(04)
[5]基于RP/SP调查的非集计模型在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的应用[J]. 刘志明,邓卫,郭唐仪.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8(03)
[6]RP/SP融合数据的Mixed Logit和Nested Logit模型估计对比[J]. 张天然,杨东援,赵娅丽,叶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8)
[7]公交票价比对公交结构的影响及方式选择模型[J]. 姚丽亚,关宏志,严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08)
[8]基于SP和RP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选择模型[J]. 关宏志,王山川,姚丽亚,易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02)
[9]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J]. 李军,朱顺应,王红,李安勋,严新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7(01)
[10]在公交客流分布预测中重力模型的参数标定及其应用研究[J]. 邹文杰,孙静怡,胡立伟,杨利敏. 交通与计算机. 2006(02)
硕士论文
[1]RP/SP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 吾晨晨.苏州大学 2016
[2]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慢行交通吸引特性研究[D]. 赵鑫.兰州交通大学 2014
[3]西安市常规公交-地铁交通客流转移模型[D]. 马婷.长安大学 2011
[4]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换乘量预测方法研究[D]. 乔路.吉林大学 2009
[5]基于SP调查的客运专线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研究[D]. 丁洁冰.北京交通大学 2009
[6]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D]. 王任映.长沙理工大学 2009
[7]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客流预测方法研究[D]. 黄杉.北京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41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4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