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司机作业特性的地铁驾驶界面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23:16
近年来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各大城市均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司机操纵台是列车运行操纵的人机界面,操纵台人机界面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司机的驾驶作业效率及列车的运行安全。论文首先对现有地铁车辆司机与驾驶相关的生理尺寸、认知特性及作业特性进行了概述,根据基本的数据资料提出了相关的操纵台布局设计建议。根据操纵台相关功能布局,进行了地铁司机的问卷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操纵台人机关系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了地铁车辆司机的驾驶作业任务,确定了地铁司机驾驶作业任务流程,建立任务模型,利用任务模型进行了地铁司机的作业特性分析,提出地铁司机操纵台界面优化设计指南。其次,根据地铁车辆司机操纵台器件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调查汇总,分析了各个器件重要度和使用频率链值,分析在正常驾驶任务中较为关键的器件,与地铁司机满意度调研分析中对器件的满意度排序进行对比,得到了司机满意度高器件关键度较高的对应器件,司机满意度较低器件关键度较高的对应器件等,为后续的操纵台布局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根据以上给出的设计指南,结合操纵台的基本尺寸要求进行地铁车辆驾驶界面优化设计,得出三个设计方案。通过地铁方面专家与地铁司机对方案的选...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 2-1 司机座高参考位置及眼睛参考位置[3]及范围姿时上肢可及范围尺寸姿时上肢操作为主要的作业行为,人体坐姿时上肢的下进行的人体测量尺寸以及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范围围由臂长决定。以我国成年男性第 5 百分位数(以身高 180°,以肩关节为旋转中心时和以肘关节为旋转中心面内的活动空间如图 2-2 所示。以我国成年男性第 5 基准,以肩关节中心为旋转中心和肘关节中心为旋转中水平面内的活动空间如图 2-3 所示。分析与地铁驾驶相关的人体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度的数
成年男子坐姿时矢状面内上肢正常和最佳活动范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J]. 谭浩,赵江洪,王巍. 汽车工程学报. 2012(05)
[2]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综述与展望[J]. 王悦现.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3)
[3]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信息加工模式研究[J]. 贾洪飞,司银霞,唐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01)
[4]机车司机室优化设计问题的探讨[J]. 陈兴钢. 内燃机车. 2005(12)
[5]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交通标志视认性理论分析[J]. 隽志才,曹鹏,吴文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08)
[6]世界地铁发展令人瞩目[J]. 曹炳坤. 城市公共交通. 2003(05)
[7]《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系列标准的编制与研究[J]. 陈毅然,童时中. 人类工效学. 2000(03)
[8]认知综合模型及其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 孙林岩,李志孝,金天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7(S1)
[9]ND5型机车司机室操纵台人机工程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张庆辉,刘东明. 内燃机车. 1986(06)
博士论文
[1]驾驶舱中飞行员动态视觉特性及操纵特性建模与仿真[D]. 张晓燕.西北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乘务员特性的机车驾驶界面优化设计研究[D]. 李洋.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郭北苑.北京交通大学 2010
[4]驾驶行为建模研究[D]. 刘雁飞.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机车司机颜色偏好的驾驶室视觉界面优化设计研究[D]. 李燕.西南交通大学 2015
[2]地铁车辆司机操纵台人机界面工效学设计方法[D]. 陈德钧.北京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2012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 2-1 司机座高参考位置及眼睛参考位置[3]及范围姿时上肢可及范围尺寸姿时上肢操作为主要的作业行为,人体坐姿时上肢的下进行的人体测量尺寸以及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范围围由臂长决定。以我国成年男性第 5 百分位数(以身高 180°,以肩关节为旋转中心时和以肘关节为旋转中心面内的活动空间如图 2-2 所示。以我国成年男性第 5 基准,以肩关节中心为旋转中心和肘关节中心为旋转中水平面内的活动空间如图 2-3 所示。分析与地铁驾驶相关的人体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度的数
成年男子坐姿时矢状面内上肢正常和最佳活动范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J]. 谭浩,赵江洪,王巍. 汽车工程学报. 2012(05)
[2]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综述与展望[J]. 王悦现.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3)
[3]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信息加工模式研究[J]. 贾洪飞,司银霞,唐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01)
[4]机车司机室优化设计问题的探讨[J]. 陈兴钢. 内燃机车. 2005(12)
[5]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交通标志视认性理论分析[J]. 隽志才,曹鹏,吴文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08)
[6]世界地铁发展令人瞩目[J]. 曹炳坤. 城市公共交通. 2003(05)
[7]《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系列标准的编制与研究[J]. 陈毅然,童时中. 人类工效学. 2000(03)
[8]认知综合模型及其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 孙林岩,李志孝,金天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7(S1)
[9]ND5型机车司机室操纵台人机工程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张庆辉,刘东明. 内燃机车. 1986(06)
博士论文
[1]驾驶舱中飞行员动态视觉特性及操纵特性建模与仿真[D]. 张晓燕.西北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乘务员特性的机车驾驶界面优化设计研究[D]. 李洋.西南交通大学 2012
[3]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郭北苑.北京交通大学 2010
[4]驾驶行为建模研究[D]. 刘雁飞.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机车司机颜色偏好的驾驶室视觉界面优化设计研究[D]. 李燕.西南交通大学 2015
[2]地铁车辆司机操纵台人机界面工效学设计方法[D]. 陈德钧.北京交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2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5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