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不同桩土效应分析模型的双座串联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2 16:12
以双座串联大跨度斜拉桥——洪鹤大桥为背景,利用Midas/Civil分别建立了采用直接嵌固模型、等效嵌固模型、六弹簧模型、Winkler地基梁模型共四种不同桩土效应分析模型下的的全桥有限元模型,并对所有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座串联大跨度斜拉桥具有自振周期较长、自振频率较低、模态密集、振型在东西桥交替出现等特点。同时发现考虑桩土作用会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会改变高阶振型,不同桩土效应模型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效果不同。对于软土场地上的大跨度斜拉桥推荐使用六弹簧模型和温克尔地基梁模型模拟桩土效应。
【文章来源】: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37(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桩土效应分析模型示意
桥跨总体示意/m
全桥有限元模型(无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半漂浮体系斜拉桥抗震性能及其减震措施研究[J]. 刘晓群. 福建建设科技. 2017(01)
[2]大跨度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 杨金龙,晁永莲. 山西建筑. 2012(06)
[3]大跨度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J]. 李芸,赵青,肖卓. 工程与建设. 2011(06)
[4]苏通斜拉桥的静风响应及动力特性影响[J]. 朱显宇. 湖南交通科技. 2011(01)
[5]斜拉桥有限元建模及动力特性分析[J]. 周艳,宋君超,潘瑞松. 中外公路. 2011(01)
[6]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J]. 李湛.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0(12)
[7]江西九江长江公路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 邓志荣,李传习. 公路与汽运. 2010(03)
[8]大跨度斜拉桥发展趋势及动力特点[J]. 杨光昊,邹凌,吴浪. 广东建材. 2010(04)
[9]某超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 施文杰,张亮亮,邓世贵. 现代交通技术. 2008(01)
[10]斜拉桥模态测试与分析[J]. 宋雨,刘红国,张军. 中国市政工程. 2004(01)
硕士论文
[1]不同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 丁兰.武汉理工大学 2011
[2]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D]. 马晓昕.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1261
【文章来源】: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37(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桩土效应分析模型示意
桥跨总体示意/m
全桥有限元模型(无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半漂浮体系斜拉桥抗震性能及其减震措施研究[J]. 刘晓群. 福建建设科技. 2017(01)
[2]大跨度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 杨金龙,晁永莲. 山西建筑. 2012(06)
[3]大跨度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J]. 李芸,赵青,肖卓. 工程与建设. 2011(06)
[4]苏通斜拉桥的静风响应及动力特性影响[J]. 朱显宇. 湖南交通科技. 2011(01)
[5]斜拉桥有限元建模及动力特性分析[J]. 周艳,宋君超,潘瑞松. 中外公路. 2011(01)
[6]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J]. 李湛.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0(12)
[7]江西九江长江公路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 邓志荣,李传习. 公路与汽运. 2010(03)
[8]大跨度斜拉桥发展趋势及动力特点[J]. 杨光昊,邹凌,吴浪. 广东建材. 2010(04)
[9]某超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 施文杰,张亮亮,邓世贵. 现代交通技术. 2008(01)
[10]斜拉桥模态测试与分析[J]. 宋雨,刘红国,张军. 中国市政工程. 2004(01)
硕士论文
[1]不同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 丁兰.武汉理工大学 2011
[2]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D]. 马晓昕.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1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49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