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净距隧道土质中隔岩柱注浆加固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3 01:10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工程的蓬勃发展,受限于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建设空间问题,在很多实际工程中,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城市公路隧道建设被广泛采用。在进行城市地下隧道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地上建筑、管线及道路走向的影响,需要将隧道设计为小净距隧道型式,为隧道设计及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有效的加固措施能够极大程度上保证小净距隧道围岩尤其是中隔岩柱的稳定。本文依托顺河高架南延二期工程玉函路小净距隧道工程,通过理论分析、室内物理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对小净距隧道土质中隔岩柱注浆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注浆加固对土质中隔岩柱稳定性提升的作用机制,并对各埋深、净距条件下小净距隧道临界破坏状态进行分析,得出注浆加固对小净距隧道中隔岩柱稳定性提升的主控因素。结合浅埋小净距隧道受力分析计算模型,并运用中隔岩柱破裂面夹角公式,对小净距隧道中隔岩柱注浆加固改善机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中隔岩柱进行注浆加固,提升中隔岩柱区域围岩参数,最终使相互影响破碎区变小乃至消失,从而提升隧道中隔岩柱及围岩整体稳定性。其中,尤其以粘聚力c对中隔岩柱稳定性影响最大。通过进行重塑土压实与注浆加固试...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中隔岩柱受力模式图??假设隧道左右两洞宽度5相等,隧道中线至中隔岩柱的距离为中隔岩柱??
图2.4先行洞开挖后围岩受力分析??,
?/??f\?'?y二J?9〇.“?屬厂一??^?We-,)?^?:??图2.4先行洞开挖后围岩受力分析??此时,隧道压力计算可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隧道超小净距下穿深埋供水管线爆破监测及减振技术研究[J]. 管晓明,余志伟,宋景东,胡宇斌,张鹏,华正实. 土木工程学报. 2017(S2)
[2]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越岭隧道选线研究[J]. 武学仕. 铁道标准设计. 2017(09)
[3]浅埋暗挖法隧道小净距下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 马立忠. 铁道建筑技术. 2016(04)
[4]某浅埋大跨隧道小净距段中隔墙厚度优化研究[J]. 李光凯,于涛源,王春光,于亮. 安徽建筑. 2015(04)
[5]并行隧道顺序开挖围岩及衬砌承载行为分析[J]. 杨凯,吴顺川,吴庆良,宋伟超,王强志.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S1)
[6]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马建,孙守增,赵文义,王磊,马勇,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魏雅雯,叶飞.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7]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J]. 洪开荣. 隧道建设. 2015(02)
[8]管线渗漏水范围对浅埋隧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影响[J]. 张成平,岳跃敬,蔡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2)
[9]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 李术才,王凯,李利平,张庆松,胡聪,周毅,刘洪亮,林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12)
[10]大断面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加固方案研究[J]. 陈佳. 公路工程. 2014(04)
博士论文
[1]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空间变形与荷载释放机制及工程应用[D]. 王康.山东大学 2017
[2]苏州软土地层小净距隧道盾构施工交互影响机理研究[D]. 余莉.中国地质大学 2015
[3]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 岳健.中南大学 2012
[4]小间距隧道动态施工力学研究[D]. 杜菊红.同济大学 2008
[5]扁平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力学研究[D]. 龚建伍.同济大学 2008
[6]分岔式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D]. 王汉鹏.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跨度小净距地铁隧道施工中围岩的稳定性研究[D]. 李宁.西安科技大学 2017
[2]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支护力学特性及施工方法研究[D]. 杜文涛.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地震响应特性研究[D]. 连鹏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4]城市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与控制分析[D]. 宋立坤.山东科技大学 2017
[5]浅埋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相互影响研究[D]. 蔡子勇.湖南科技大学 2016
[6]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稳定性研究[D]. 运凯.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
[7]膨胀性围岩中小净距隧道湿度场模型试验研究[D]. 赖建英.华东交通大学 2014
[8]软岩大变形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研究[D]. 施玉晶.兰州交通大学 2014
[9]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动力影响数值分析[D]. 杨庆国.兰州交通大学 2014
[10]浅埋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 刘丰铭.重庆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4747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中隔岩柱受力模式图??假设隧道左右两洞宽度5相等,隧道中线至中隔岩柱的距离为中隔岩柱??
图2.4先行洞开挖后围岩受力分析??,
?/??f\?'?y二J?9〇.“?屬厂一??^?We-,)?^?:??图2.4先行洞开挖后围岩受力分析??此时,隧道压力计算可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隧道超小净距下穿深埋供水管线爆破监测及减振技术研究[J]. 管晓明,余志伟,宋景东,胡宇斌,张鹏,华正实. 土木工程学报. 2017(S2)
[2]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越岭隧道选线研究[J]. 武学仕. 铁道标准设计. 2017(09)
[3]浅埋暗挖法隧道小净距下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 马立忠. 铁道建筑技术. 2016(04)
[4]某浅埋大跨隧道小净距段中隔墙厚度优化研究[J]. 李光凯,于涛源,王春光,于亮. 安徽建筑. 2015(04)
[5]并行隧道顺序开挖围岩及衬砌承载行为分析[J]. 杨凯,吴顺川,吴庆良,宋伟超,王强志.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S1)
[6]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马建,孙守增,赵文义,王磊,马勇,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魏雅雯,叶飞.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7]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J]. 洪开荣. 隧道建设. 2015(02)
[8]管线渗漏水范围对浅埋隧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影响[J]. 张成平,岳跃敬,蔡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2)
[9]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 李术才,王凯,李利平,张庆松,胡聪,周毅,刘洪亮,林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12)
[10]大断面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加固方案研究[J]. 陈佳. 公路工程. 2014(04)
博士论文
[1]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空间变形与荷载释放机制及工程应用[D]. 王康.山东大学 2017
[2]苏州软土地层小净距隧道盾构施工交互影响机理研究[D]. 余莉.中国地质大学 2015
[3]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 岳健.中南大学 2012
[4]小间距隧道动态施工力学研究[D]. 杜菊红.同济大学 2008
[5]扁平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力学研究[D]. 龚建伍.同济大学 2008
[6]分岔式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D]. 王汉鹏.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跨度小净距地铁隧道施工中围岩的稳定性研究[D]. 李宁.西安科技大学 2017
[2]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支护力学特性及施工方法研究[D]. 杜文涛.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地震响应特性研究[D]. 连鹏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4]城市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与控制分析[D]. 宋立坤.山东科技大学 2017
[5]浅埋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相互影响研究[D]. 蔡子勇.湖南科技大学 2016
[6]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稳定性研究[D]. 运凯.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
[7]膨胀性围岩中小净距隧道湿度场模型试验研究[D]. 赖建英.华东交通大学 2014
[8]软岩大变形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研究[D]. 施玉晶.兰州交通大学 2014
[9]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动力影响数值分析[D]. 杨庆国.兰州交通大学 2014
[10]浅埋偏压小净距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 刘丰铭.重庆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47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4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