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双浮动机构的汽车外板冲切、弯曲一体模具设计
发布时间:2022-01-04 13:23
汽车外板冲压件的生产方式为先滚压出所需型材,后利用冲压模具进行切断的同时对其截面进行直弯曲。针对后者,利用双浮动机构实现同一工位的两种工序——冲切分离与弯曲成形的冲制。为有效解决冲裁毛刺突出问题,凸、凹模刃口形状按照型材截面走势进行设计,实现与型材协同冲切;为有效降低冲裁力,冲切凸、凹模采用波纹斜刃结构;为使废料能够顺利排出,凸模局部采用三角形状尖凸刃口,实现无凹模废料分段冲切;鉴于在冲切后的缺口处进行直边弯曲时,缺口外角部出现弯曲瘤,因此,采用局部冲切—直弯曲—完整冲切的模式;针对弯曲回弹大于90°,通过对凸模刃口进行角度负修正—过渡校正,实现对回弹角的控制。冲切、弯曲一体模具已完成试制并投产,能够满足冲压件生产的相关工业要求。
【文章来源】:锻压技术. 2020,4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汽车外板成品图(a)及局部详细图(b)
冲切、弯曲一体模具总装配图
双浮动机构设计是根据复合模的先后工序进行的方案设计。弯曲上刀11在冲切分离工序承担坯料预压、定位;而后又需要作为刚性支撑件起到折弯上模的功能。顶出板19作为下模组成的浮动部件,在直弯曲工序中起到坯料预压、定位、脱模的功能。具体实施为:冲切分离的组合凹模8同时作为弯曲下刀的刃口,弯曲上刀11作为弯曲凸模,两者共同作用将冲切分离后的板材端面折弯90°。复合模工作时,首先开始进行冲切分离工序,在冲切分离组合凸、凹模的作用下成形带料被截断,弯曲上刀11此时承担冲切分离工序的坯料预压、定位、脱模的功能。而后,随着模具继续下行工作,折弯工序开始。弯曲上刀11在矩形弹簧17的大压缩力作用下,承担刚性弯曲力与组合凹模8的共同作用将板料折弯成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压缩机固定板成形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J]. 丁艺闻. 模具工业. 2019(08)
[2]金属薄板单轴弹塑性屈曲变形与回弹的几何参数研究[J]. 刘俊,丁子祈,韩先洪. 锻压技术. 2019(06)
[3]基于径向基函数近似模型的板料自由折弯成形回弹预测[J]. 韩江,窦龙龙,夏链,张魁榜. 锻压技术. 2019(06)
[4]汽车冲压件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 曹亚东,罗亮. 汽车实用技术. 2018(24)
[5]齿板精冲时的齿顶开裂分析及控制策略[J]. 吕琳,匡青云,汪义高,邓明. 锻压技术. 2018(11)
[6]冲压速度对车身钢板U型弯曲回弹的影响[J]. 覃智广,陈洪容,代艳霞. 锻压技术. 2018(10)
[7]基于正交试验的板料预切冲裁断面质量优化[J]. 李兵,拾以超,章芳芳. 锻压技术. 2018(04)
[8]多弯角零件冲压回弹控制方法的研究[J]. 谢晖,唐长民,程威,张文彦,王东福. 塑性工程学报. 2018(01)
[9]汽车冲压件工艺参数优化及回弹控制[J]. 苟春梅,吴民,董静,孙华伟. 锻压技术. 2018(02)
[10]新型冰箱门壳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改进[J]. 于汇泳,孙亚维,丁鹏. 热加工工艺. 2013(15)
本文编号:3568416
【文章来源】:锻压技术. 2020,4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汽车外板成品图(a)及局部详细图(b)
冲切、弯曲一体模具总装配图
双浮动机构设计是根据复合模的先后工序进行的方案设计。弯曲上刀11在冲切分离工序承担坯料预压、定位;而后又需要作为刚性支撑件起到折弯上模的功能。顶出板19作为下模组成的浮动部件,在直弯曲工序中起到坯料预压、定位、脱模的功能。具体实施为:冲切分离的组合凹模8同时作为弯曲下刀的刃口,弯曲上刀11作为弯曲凸模,两者共同作用将冲切分离后的板材端面折弯90°。复合模工作时,首先开始进行冲切分离工序,在冲切分离组合凸、凹模的作用下成形带料被截断,弯曲上刀11此时承担冲切分离工序的坯料预压、定位、脱模的功能。而后,随着模具继续下行工作,折弯工序开始。弯曲上刀11在矩形弹簧17的大压缩力作用下,承担刚性弯曲力与组合凹模8的共同作用将板料折弯成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压缩机固定板成形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J]. 丁艺闻. 模具工业. 2019(08)
[2]金属薄板单轴弹塑性屈曲变形与回弹的几何参数研究[J]. 刘俊,丁子祈,韩先洪. 锻压技术. 2019(06)
[3]基于径向基函数近似模型的板料自由折弯成形回弹预测[J]. 韩江,窦龙龙,夏链,张魁榜. 锻压技术. 2019(06)
[4]汽车冲压件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 曹亚东,罗亮. 汽车实用技术. 2018(24)
[5]齿板精冲时的齿顶开裂分析及控制策略[J]. 吕琳,匡青云,汪义高,邓明. 锻压技术. 2018(11)
[6]冲压速度对车身钢板U型弯曲回弹的影响[J]. 覃智广,陈洪容,代艳霞. 锻压技术. 2018(10)
[7]基于正交试验的板料预切冲裁断面质量优化[J]. 李兵,拾以超,章芳芳. 锻压技术. 2018(04)
[8]多弯角零件冲压回弹控制方法的研究[J]. 谢晖,唐长民,程威,张文彦,王东福. 塑性工程学报. 2018(01)
[9]汽车冲压件工艺参数优化及回弹控制[J]. 苟春梅,吴民,董静,孙华伟. 锻压技术. 2018(02)
[10]新型冰箱门壳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改进[J]. 于汇泳,孙亚维,丁鹏. 热加工工艺. 2013(15)
本文编号:3568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6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