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黏土块石混填路基的压实特性与施工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14:12
本文依托遵贵高速扩容工程红黏土块石混填路基工程实际,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红黏土块石混填路基的压实特性和施工控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果:(1)对比了红黏土的干法和湿法重型击实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结果,分析认为湿法击实所得结果更适用于指导施工控制。同时发现红黏土的击实曲线出现了双峰特性,经分析确定第二个峰值才是真正的最大干密度,其对应的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2)通过振动压实实验发现在相同的振动参数条件下,红黏土土石混合料存在一个较优土石配合比,当掺石量为30%,混合料压实效果最好,同时土石拌和也较简便。在较优土石配合比下,红黏土土石混合料的振动压实试验存在一个最优振动参数,经过试验分析,认为振动频率为45Hz,振动时间为5min时压实效率最高。(3)通过现场试验路段明确了红黏土的碾压含水率宜在26%-48%之间;松铺厚度根据不同含水率控制在25cm-35cm之间,宜选用羊足碾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再用光轮压路机整平。(4)提出了适用于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下路堤填筑的的“三明治”式相互间隔填筑方式。通过Flac3D软件模拟不同土、石层厚对路基...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黏土研究现状
1.2.2 土石混填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现状
1.2.3 红黏土的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黏土概况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2.1 红黏土的成因
2.2 红黏土的物质组成
2.3 红黏土的颗粒分析
2.4 红黏土的天然含水率
2.5 红黏土的界限含水率
2.6 红黏土的自由膨胀率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黏土土石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3.1 土的压实原理和影响因素
3.2 红黏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研究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2.3 红黏土击实曲线的双峰特性
3.3 红黏土土石混合料的振动压实试验
3.3.1 表面振动压实机理
3.3.2 试验方案
3.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CBR试验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试验路段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试验路段的铺设
4.3 路基施工参数及填筑方案选择
4.3.1 路用性能试验
4.3.2 填料要求
4.3.3 施工参数控制及机械选择
4.3.4 路堤填筑方案选择
4.4 路基分层厚度研究与数值模拟
4.4.1 基本假定
4.4.2 材料的计算参数
4.4.3 行车荷载
4.4.4 计算模型
4.4.5 模拟过程及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的现场施工方案及工后沉降
5.1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方案
5.1.1 地基表层处理
5.1.2 填石基底层的施工
5.1.3 下路堤施工
5.1.4 上路堤及路床的施工
5.1.5 施工注意事项
5.2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的防排水方案
5.2.1 路基防排水的基本原则及分类
5.2.2 路基的防排水方案
5.3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工后沉降监测
5.2.1 路基沉降的控制指标。
5.2.2 沉降监测装置
5.2.3 沉降监测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红砂岩砾粒红黏土路基碾压特性及效果研究[J]. 杨园野,丁海滨,赵秀绍,方焘,郭国君.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7(03)
[2]缩尺方法对土石混合料力学性质的影响[J]. 胡华昌.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02)
[3]贵州红黏土的胀缩性与水敏性研究[J]. 朱建群,易亮,龚琰,周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4]天然砂砾改良红黏土的力学指标试验及数学模型预估[J]. 杨俊,邹林,狄先均,唐云伟,黄家标. 公路交通科技. 2015(09)
[5]不同含水量贵阳重塑红黏土三轴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 赵蕊,左双英,王嵩,李帅,黄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5)
[6]红黏土浸水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孙德安,李培,高游,吕海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5)
[7]压实红黏土失水收缩过程的孔隙演化规律[J]. 谈云志,喻波,刘晓玲,万智,汪洪星. 岩土力学. 2015(02)
[8]湘西南红黏土路堤填筑技术研究[J]. 万智,郭爱国,谈云志,刘宝琛,吴亚中. 岩土力学. 2011(08)
[9]路基施工过程变形研究的FLAC3D数值模拟[J]. 张宇旭.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1(06)
[10]石灰改性膨胀土击实曲线的双峰特性研究[J]. 程钰,石名磊. 岩土力学. 2011(04)
硕士论文
[1]基于三维离散元的土石混合料振动压实特性研究[D]. 王团结.郑州大学 2015
[2]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系统的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控制方法研究[D]. 付德志.重庆交通大学 2013
[3]高填方路基沉降预测与控制沉降施工技术的研究[D]. 周禹.重庆交通大学 2013
[4]土的压实机理及压实指标的研究[D]. 许端端.武汉理工大学 2012
[5]重复荷载作用下高液限粘土路基永久变形分析[D]. 胡滔.中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42888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黏土研究现状
1.2.2 土石混填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现状
1.2.3 红黏土的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黏土概况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2.1 红黏土的成因
2.2 红黏土的物质组成
2.3 红黏土的颗粒分析
2.4 红黏土的天然含水率
2.5 红黏土的界限含水率
2.6 红黏土的自由膨胀率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黏土土石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3.1 土的压实原理和影响因素
3.2 红黏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研究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2.3 红黏土击实曲线的双峰特性
3.3 红黏土土石混合料的振动压实试验
3.3.1 表面振动压实机理
3.3.2 试验方案
3.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CBR试验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试验路段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试验路段的铺设
4.3 路基施工参数及填筑方案选择
4.3.1 路用性能试验
4.3.2 填料要求
4.3.3 施工参数控制及机械选择
4.3.4 路堤填筑方案选择
4.4 路基分层厚度研究与数值模拟
4.4.1 基本假定
4.4.2 材料的计算参数
4.4.3 行车荷载
4.4.4 计算模型
4.4.5 模拟过程及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的现场施工方案及工后沉降
5.1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方案
5.1.1 地基表层处理
5.1.2 填石基底层的施工
5.1.3 下路堤施工
5.1.4 上路堤及路床的施工
5.1.5 施工注意事项
5.2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的防排水方案
5.2.1 路基防排水的基本原则及分类
5.2.2 路基的防排水方案
5.3 红黏土土石混填路基工后沉降监测
5.2.1 路基沉降的控制指标。
5.2.2 沉降监测装置
5.2.3 沉降监测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红砂岩砾粒红黏土路基碾压特性及效果研究[J]. 杨园野,丁海滨,赵秀绍,方焘,郭国君.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7(03)
[2]缩尺方法对土石混合料力学性质的影响[J]. 胡华昌.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02)
[3]贵州红黏土的胀缩性与水敏性研究[J]. 朱建群,易亮,龚琰,周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4]天然砂砾改良红黏土的力学指标试验及数学模型预估[J]. 杨俊,邹林,狄先均,唐云伟,黄家标. 公路交通科技. 2015(09)
[5]不同含水量贵阳重塑红黏土三轴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 赵蕊,左双英,王嵩,李帅,黄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5)
[6]红黏土浸水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孙德安,李培,高游,吕海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5)
[7]压实红黏土失水收缩过程的孔隙演化规律[J]. 谈云志,喻波,刘晓玲,万智,汪洪星. 岩土力学. 2015(02)
[8]湘西南红黏土路堤填筑技术研究[J]. 万智,郭爱国,谈云志,刘宝琛,吴亚中. 岩土力学. 2011(08)
[9]路基施工过程变形研究的FLAC3D数值模拟[J]. 张宇旭.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1(06)
[10]石灰改性膨胀土击实曲线的双峰特性研究[J]. 程钰,石名磊. 岩土力学. 2011(04)
硕士论文
[1]基于三维离散元的土石混合料振动压实特性研究[D]. 王团结.郑州大学 2015
[2]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系统的质量、进度、成本综合控制方法研究[D]. 付德志.重庆交通大学 2013
[3]高填方路基沉降预测与控制沉降施工技术的研究[D]. 周禹.重庆交通大学 2013
[4]土的压实机理及压实指标的研究[D]. 许端端.武汉理工大学 2012
[5]重复荷载作用下高液限粘土路基永久变形分析[D]. 胡滔.中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42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64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