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散货船配载仪中自动配载及吃水差调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3:13

  本文关键词:散货船配载仪中自动配载及吃水差调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散货船因其航线固定、货源充足、运输能力强、装卸效率高等因素在海上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IMO规定船长大于150米的散货船必须装备配载仪,且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散货船配载仪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保证作业安全、提高配载效率方面考虑,利用配载仪确定散货船装货前的配载方案并在装货末期给出吃水差调整建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此背景下,将散货船的自动配载和吃水差调整归结为优化问题,利用基于自适应惩罚函数的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了自动配载和吃水差调整的研究。在自动配载方面,首先根据船舶自由浮态平衡方程组,建立了自动配载的单目标约束优化模型,并利用基于自适应惩罚函数的差分进化算法解算该模型,得到满足浮态要求的配载方案集;然后对这些配载方案进行船舶稳性和强度的校核,筛选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可行配载方案;最后使用快速非支排序配算法根据船舶的剪力和弯矩对可行配载方案进行排序寻优,选出排序后首层的非支配配载方案集合,即为自动配载方案。在模型解算过程中,根据离线舱容表获取货物的重心位置,提高了计算精度。以38000吨级散货船“DOLCE VITA"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找到使船舶剪力和弯矩达到较优状态的配载方案。在吃水差调整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吃水差调整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纵倾力矩法”,可提高计算精度。以38000吨级散货船"DOLCE VITA"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适用于少量装卸时的吃水差调整,还适用于大量装卸时的吃水差调整,尤其在大量装卸时可有效减小误差。
【关键词】:散货船 配载仪 差分进化算法 自动配载 吃水差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93.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船舶配载研究现状12-13
  • 1.2.2 差分进化算法的研究现状13-15
  • 1.3 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15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
  • 1.5 本文的工作安排15-17
  • 第2章 差分进化算法17-30
  • 2.1 标准差分进化算法17-20
  • 2.1.1 初始化操作18
  • 2.1.2 个体评价操作18
  • 2.1.3 差分变异操作18-19
  • 2.1.4 交叉操作19
  • 2.1.5 选择操作19-20
  • 2.1.6 终止操作20
  • 2.2 差分进化算法的控制参数20
  • 2.3 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20-23
  • 2.3.1 控制参数调整策略的改进21-23
  • 2.3.2 操作算子策略的改进23
  • 2.4 自适应惩罚函数法23-28
  • 2.4.1 距离计算25-26
  • 2.4.2 自适应惩罚项计算26-27
  • 2.4.3 修正目标函数值计算27-28
  • 2.5 基于自适应惩罚函数的差分进化方法28-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散货船自动配载30-44
  • 3.1 自动配载总体方案30-31
  • 3.2 基于优化的自动配载模型31-32
  • 3.2.1 设计变量31
  • 3.2.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31-32
  • 3.3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模型解算32-37
  • 3.3.1 编码及初始化过程33-34
  • 3.3.2 评价过程34-36
  • 3.3.3 变异过程36
  • 3.3.4 交叉过程36
  • 3.3.5 选择过程36-37
  • 3.3.6 终止条件37
  • 3.4 配载方案的校核及寻优37-38
  • 3.4.1 校核37
  • 3.4.2 寻优37-38
  • 3.5 算例及分析38-43
  • 3.6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散货船吃水差调整44-51
  • 4.1 传统吃水差调整方法44-45
  • 4.1.1 待装货量的计算44
  • 4.1.2 纵倾力矩法44-45
  • 4.2 吃水差调整总体方案45-46
  • 4.3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吃水差调整模型46-47
  • 4.3.1 设计变量46
  • 4.3.2 目标函数46
  • 4.3.3 约束条件46-47
  • 4.3.4 终止条件47
  • 4.4 算例及分析47-50
  • 4.4.1 算例一47-48
  • 4.4.2 算例二48-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1-53
  • 5.1 总结51
  • 5.2 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9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59-60
  • 致谢60-61
  • 作者简介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散货船损失增加[J];世界海运;2000年03期

2 邵天骏;新型散货船首次进入国内市场[J];世界海运;2000年03期

3 王广荣;天津港首次接卸14万吨级散货船[J];中国港口;2001年06期

4 邵天骏;沪东造船集团将为希腊再建一艘74500t散货船[J];世界海运;2001年02期

5 王刚毅;新型散货船设计新规则简介[J];船舶设计通讯;2003年Z2期

6 王运龙;纪卓尚;林焰;;散货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船舶工程;2006年01期

7 ;我院散货船获奖一览表[J];船舶设计通讯;2008年02期

8 ;我院散货船开发业绩骄人[J];船舶设计通讯;2008年02期

9 杨培举;;“18万吨” 精品散货船的完美注解[J];中国船检;2008年09期

10 杨培举;;触摸散货船设计之门[J];中国船检;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立魁;;4.5万吨级浅吃水散货船主机选型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宗琪;;35000吨级经济型散货船设计[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3 Hans Viig;Craig Hughes;;散货船的安全及有效营运(英文)[A];2000年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4 胡平;陈伟民;杨波;;“大湖型"散货船船型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5 杨军;王当利;;散货船自动配载系统研究[A];海船进江与航行安全保障论文集[C];2003年

6 黄国富;黄振宇;马艳;张海华;杨奕;;组合式水动力节能装置在5.7万吨散货船上的设计与应用[A];2013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熊德喜;周莉;肖慧;;一种江海散货船结构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A];第四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鹏;冯国庆;;散货船全船三舱段与独立三舱段的比较分析[A];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少锋;徐杰;马峥;;散货船阻力预报的数值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杜云龙;陈霞萍;陈昌运;;两艘散货船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5年全球散货船订单分布图[N];中国船舶报;2006年

2 ;2006年上半年全球散货船新船订单统计图[N];中国船舶报;2006年

3 挪威佛力士公司;2003年1月~2006年10月全球部分二手散货船价格走势[N];中国船舶报;2006年

4 晶晶;散货船市场后劲足[N];中国船舶报;2007年

5 ;2001~2006年全球散货船造船完工和新船订单统计表[N];中国船舶报;2007年

6 挪威佛力士公司;2004年1月~2007年3月全球部分二手散货船价格走势[N];中国船舶报;2007年

7 挪威佛力士公司;2004年1月~2007年5月全球部分二手散货船价格走势[N];中国船舶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牛序谋;散货船运价面临跳水[N];中国船舶报;2007年

9 挪威帆利公司;2008年2月底世界散货船船队变化一览表[N];中国船舶报;2008年

10 挪威帆利公司;2008年3月底世界散货船船队变动表[N];中国船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春梅;28000DWT散货船EEDI分析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博;81,600DWT散货船结构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苏福亮;天津港大型重载散货船夜航安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吴海波;散货船配载仪中自动配载及吃水差调整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孙大威;散货船破损控制与决策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陈强;基于蚁群算法的长江大开口散货船中部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梅宏元;大型散货船概念设计系统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王红旭;基于共同规范散货船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志民;散货船船体结构损坏分析及强度评估[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10 谷克超;82000吨散货船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散货船配载仪中自动配载及吃水差调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67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