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桁架导梁连接螺栓群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2 19:25
钢结构的连接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钢结构工程的重点之一。实际结构中钢结构的重量较大、复杂性较高,所以钢结构连接的安全性要求也相对较高,而目前实际工程中钢结构连接一般都采用螺栓连接,因此,对于螺栓连接的分析探讨是解决钢结构连接的首要任务。移动模架一般由主梁、横梁、导梁、模板和牛腿支撑等组成,其中导梁是实现移动模架在桥墩上行走至施工桥位(过跨施工阶段)的重要结构,为了便于运输,一般导梁有多节段组成,通过螺栓群和连接板现场拼装完成。本文选取移动模架过跨过程为分析工况,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移动模架空间有限元模型,首先通过改变约束位置模拟设备移动状态,再现设备过跨时鼻梁结构的连续承载变化,通过力学分析评估了导梁各连接段间的螺栓群及连接板的安全性。对比ANSYS仿真与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两种方式下螺栓承载力的不同比例系数,其最大比例系数约为7,因此,进行导梁间螺栓群设计时,螺栓承载力设计安全系数取7较为合适。其次,移动模架在桥墩上支撑点之间存在高差,通过改变移动模架高差的方式来分析导梁构件连接处螺栓群承载力变化,从而得到螺栓承载力拟合曲线,对比分析存在高位...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1.1.1 移动模架的概述
1.1.2 移动模架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1.1.3 高强螺栓连接概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移动模架施工原理的相关分析技术
2.1 移动模架及工作原理介绍
2.1.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2.1.2 移动模架工作原理简介
2.2 有限元分析技术
2.2.1 有限元法简介
2.2.2 有限元技术的应用
2.3 摩擦型高强螺栓的设计方法
2.3.1 高强螺栓简介
2.3.2 高强螺栓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 移动模架过孔状态导梁螺栓设计分析
3.1 移动模架设备参数及工作原理介绍
3.2 螺栓受力校核
3.2.1 截面1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2.2 截面2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2.3 截面3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2.4 截面4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移动模架过孔时导梁连接螺栓承载力精确分析
4.1 导梁螺栓群构造及失效形式
4.2 导梁连接螺栓群的有限元建模
4.3 模型有限元分析
4.4 移动模架过孔动态分析
4.5 螺栓承载力ANSYS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位差对移动模架施工时导梁螺栓结构的影响
5.1 高位差为0.05m时螺栓受力分析
5.2 高位差为0.1m时螺栓承载力分析
5.3 不同高位差对螺栓承载力影响
5.3.1 截面1螺栓受力分析
5.3.2 截面2螺栓受力分析
5.3.3 截面3螺栓受力分析
5.3.4 截面4螺栓受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8155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1.1.1 移动模架的概述
1.1.2 移动模架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1.1.3 高强螺栓连接概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移动模架施工原理的相关分析技术
2.1 移动模架及工作原理介绍
2.1.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2.1.2 移动模架工作原理简介
2.2 有限元分析技术
2.2.1 有限元法简介
2.2.2 有限元技术的应用
2.3 摩擦型高强螺栓的设计方法
2.3.1 高强螺栓简介
2.3.2 高强螺栓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 移动模架过孔状态导梁螺栓设计分析
3.1 移动模架设备参数及工作原理介绍
3.2 螺栓受力校核
3.2.1 截面1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2.2 截面2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2.3 截面3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2.4 截面4处螺栓群的受力分析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移动模架过孔时导梁连接螺栓承载力精确分析
4.1 导梁螺栓群构造及失效形式
4.2 导梁连接螺栓群的有限元建模
4.3 模型有限元分析
4.4 移动模架过孔动态分析
4.5 螺栓承载力ANSYS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位差对移动模架施工时导梁螺栓结构的影响
5.1 高位差为0.05m时螺栓受力分析
5.2 高位差为0.1m时螺栓承载力分析
5.3 不同高位差对螺栓承载力影响
5.3.1 截面1螺栓受力分析
5.3.2 截面2螺栓受力分析
5.3.3 截面3螺栓受力分析
5.3.4 截面4螺栓受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8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74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