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代表值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10 02:36
研究目的: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一直是隧道设计的难点问题,本文采用单洞隧道围岩压力代表值的思路和计算方法,研究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大小与分布规律,为完善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提出了围岩压力全寿命周期演变规律,将隧道围岩压力从施工至破坏分为施工阶段、服役阶段、破坏阶段、破坏后阶段4个阶段,据此得出了采用塌落拱理论和普氏理论计算围岩压力的不合理性在于:该理论得出的是破坏后阶段的塌方高度,而该阶段的支护结构已不存在,因而采用该阶段的塌方高度作为围岩压力对于结构设计而言已无意义;(2)将最小支护力pimin与围岩压力代表值的思路和计算方法引入至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代表值的大小、分布形态与净距、埋深等因素密切相关,共有3种形态,即内外侧相当、外侧大于内侧、内侧大于外侧;(3)提出了小净距隧道内侧侧压力系数计算方法,得出了内侧侧压力系数不大于外侧的结论。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围岩压力代表值及计算方法
2.1 围岩压力全寿命周期演变规律
2.2 围岩压力代表值计算方法
3 计算案例与对比分析
3.1 深埋小净距隧道案例计算工况
3.2 深埋单洞隧道竖直围岩压力代表值
3.3 深埋小净距隧道竖直围岩压力代表值
3.4 深埋小净距隧道水平围岩压力代表值
3.5 与规范算法计算结果对比
4 结论
本文编号:381286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围岩压力代表值及计算方法
2.1 围岩压力全寿命周期演变规律
2.2 围岩压力代表值计算方法
3 计算案例与对比分析
3.1 深埋小净距隧道案例计算工况
3.2 深埋单洞隧道竖直围岩压力代表值
3.3 深埋小净距隧道竖直围岩压力代表值
3.4 深埋小净距隧道水平围岩压力代表值
3.5 与规范算法计算结果对比
4 结论
本文编号:3812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81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