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汽车安全气囊在发生交通事故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其性能的好坏一向备受关注。如何快捷有效的检测汽车安全气囊的轮廓尺寸,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装配的过程中,气囊的轮廓尺寸变形或者过大会导致装配过紧甚至装不进去,过小则会留下缝隙,不仅影响美观和使用性能,而且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在关键时刻失去汽车安全气囊应有的作用。千分表、轮廓仪和DAB检具等是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常用的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精度低、重复性差、误判率高、效率低的缺点。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检测技术的原理,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双目视觉检测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和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并且设计了技术路线;其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照明系统、摄像机等硬件设备,设计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并组建了整个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对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检测方法:运用MATLAB标定工具箱进行双目视觉立体标定;使用OpenCV校准左右图像参数,对提取的汽车安全气囊图像进行预处理,用Canny算子提取出安全气囊的边缘轮廓;对汽车安全气囊的边缘轮廓进行跟踪和标记,利用亮度均方差以及正规化交叉相关系数方法对边缘轮廓进行粗匹配,再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安全气囊边缘轮廓曲线进行优化匹配;最后对优化匹配好的安全气囊边缘轮廓进行三维重建;将待测汽车安全气囊三维重建的坐标与标准安全气囊的三维数模相结合,建立了汽车安全气囊轮廓检测点的位置公差Vx、Vy、Vz以及点所在轮廓曲线段的形状公差K作为装配精度参数的评价指标,自动完成轮廓尺寸参数的计算,判定待测安全气囊是否合格。实际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双目视觉检测系统和评价指标能够评价汽车安全气囊的装配质量。此系统与传统的人工检测相比,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节约资源和成本,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安全气囊 双目视觉 图像处理 检测系统 轮廓尺寸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61;TP391.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引言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2.1 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现状8-9
- 1.2.2 双目视觉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9-10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0-12
- 1.3.1 本文研究内容10-11
- 1.3.2 技术路线11-12
- 第二章 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12-19
- 2.1 摄像机的选择12-13
- 2.2 照明系统的确定13-15
- 2.2.1 光源的选择13-15
- 2.2.2 照明方式的确认15
- 2.3 图像采集卡的选择15-16
- 2.4 工作台的结构设计16-17
- 2.5 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17-18
- 2.6 本章小结18-19
- 第三章 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理论基础19-29
- 3.1 相机成像模型19-22
- 3.1.1 参考坐标系19-20
- 3.1.2 针孔模型20-21
- 3.1.3 畸变模型21-22
- 3.2 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标定22-28
- 3.2.1 单目摄像机的标定22-25
- 3.2.2 双目摄像机的标定25-27
- 3.2.3 摄像机标定实验27-28
- 3.3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算法研究29-44
- 4.1 安全气囊轮廓曲线的三维重建29-40
- 4.1.1 图像的边缘提取29-30
- 4.1.2 轮廓曲线的分段30-32
- 4.1.3 曲线段的匹配32-36
- 4.1.4 三维重建36-40
- 4.2 坐标变换40-41
- 4.3 评价指标的建立41-42
- 4.4 本章小结42-44
- 第五章 检测系统的实验及误差分析44-52
- 5.1 实验过程44-46
- 5.2 实验结果46-50
- 5.3 误差分析50-51
- 5.3.1 CCD安装误差51
- 5.3.2 镜头畸变误差51
- 5.3.3 标定误差51
- 5.3.4 图像处理误差51
- 5.3.5 噪声误差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2-54
- 6.1 全文总结52
- 6.2 前景展望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9
- 作者简介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钟志华,杨济匡;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新发展[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2 ;美国公布汽车安全气囊新标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0年06期
3 ;电控式汽车安全气囊[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01期
4 陈守文 ,成一;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2年01期
5 金加龙;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邵冬明,游道华;汽车安全气囊的使用与检修[J];公路与汽运;2002年05期
7 俞庆伟;关于汽车安全气囊[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2年04期
8 何文,钟志华,杨济匡;汽车安全气囊工作性能仿真试验验证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9 何彦红;汽车安全气囊装配质量保证系统简析[J];商用汽车;2003年10期
10 陈晓东;汽车安全气囊及其使用与维修注意事项[J];公路与汽运;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素君;陈志永;李楚文;;智能型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装置[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2 王坤;;汽车安全气囊概述[A];“润力杯”全国织造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13织造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董兴德;张雄辉;;汽车安全气囊装置性能实验模拟相似准则及模拟设备[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2006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研究报告[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5 王会让;;2006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产业研究报告[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6 ;中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分析[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7 ;中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竞争优势研究[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武验 特约记者 丁炜;中国将生产汽车安全气囊丝[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柚文;汽车安全气囊有了民族品牌[N];金融时报;2000年
3 晓晨;法国改进汽车安全气囊[N];金融时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魏潇;平安千钧系一“根发”[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5 ;汽车安全气囊呼唤国家标准[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6 陈鹏 任飞 齐涛 黄斌;汽车安全气囊何时该“打开”?[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7 黄毅;呼吁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8 记者 沈莉;汽车安全气囊国标亟待出台[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记者 蔡颖辉;汽车安全气囊呼唤国家标准[N];江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蒋秀娟;汽车安全气囊何时该“打开”?[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奎军;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哲;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安全气囊质量追溯系统[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2 宋连国;汽车安全气囊折袋机恒张力控制系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3 刘晓飞;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线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4 董博;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5 何文;汽车安全气囊工作过程计算机仿真理论与试验验证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6 陈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报型汽车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算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彭德清;汽车安全气囊误用的测试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盼盼;基于比功率点火算法的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郑祖建;晨峰公司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高鹏;基于图像识别的汽车安全气囊装配误差检测系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汽车安全气囊轮廓尺寸双目视觉检测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8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