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含膏隧道病害特征及诱发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2 05:09
石膏质岩遇水会出现复杂的力学性质变化,改变了隧道结构原有的受力模式,从而诱发隧道病害的产生。为探究石膏质岩特殊性质与隧道病害的内在联系,依托山西某隧道工程,首先对隧道中产生的病害进行调查与归纳。而后,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探讨石膏质岩的膨胀、溶蚀以及腐蚀特性对隧道结构稳定性影响,并由此揭示各类病害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石膏质岩隧道病害可分为膨胀破坏类、溶蚀空洞类、腐蚀-侵蚀类3种类型,实际典型病害特征常为该3种类型的综合体现。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0644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3排水沟被腐蚀
上行线K302+790排水沟(原矮边墙)被腐蚀。见图3。(4)拱腰开裂掉块。
图1洞室开裂
上行线K302+834处左侧洞室内左右侧边墙裂缝贯通洞室拱顶,裂穿至水沟底。洞室边墙最大缝宽85mm,底板最大缝宽77mm,洞室上方二衬出现掉块,矮边墙出现崩落。见图1。(2)边墙开裂掉块。
图2边墙开裂掉块
上行线K302+944处右侧边墙竖斜向崩裂形成错台,开裂高约3.0m,长度约3m,裂缝裂穿至水沟底部,边墙向中线挤压收敛至电缆槽身局部损坏掉块,裂缝最大宽度50mm。上行线K302+820~890处左边墙多处开裂局部破损掉块,并开裂至水沟底部。见图2。(3)排水沟被腐蚀。
图4拱腰开裂掉块
上行K305+700~720左侧多条斜向裂缝与竖向裂缝链接交叉,裂缝裂穿至水沟底部,二衬混凝土表面渗水严重,电缆槽被挤压掉块。上行右侧拱腰高约4m处出现崩裂掉块,长度约18m,裂缝呈纵向水平方向发展,并有继续发展趋势,墙上电缆线有崩断风险。上行K303+406左侧拱腰处开裂掉块,....
本文编号:390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90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