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活动空间特性对轨道客流影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20 11:17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机动化的迅猛发展,以交通拥堵为首的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多年来,尽管采取了众多交通治堵对策,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依然呈现愈演愈烈趋势。综合对比各类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无疑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然而事实经验表明,仅考虑公共交通,而对公共交通与居民活动空间协同关系缺乏系统性认知,难以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运输优势。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中运输能力较强的一种运输方式,其规划和运营能否契合居民活动特征,直接影响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因此本文以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居民活动空间特性对轨道客流影响机理,对提高单次轨道交通出行的空间资源使用率,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定义了居民活动空间概念,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居民活动空间的集聚度、空间点模式分布以及可达性三个特征分别采用Ripley's K(d)函数法、核密度估计法以及基于机会积累的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进行研究。其次对居民轨道出行影响因素及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出行特征主要包括个人特征、出行目的、时空间特征以及出行意愿。接着分析了轨道站点选取原则,选取可以表征居民活动空间特性的可达性指标、功能混...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轨道客流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2 居民活动空间研究现状
1.3.3 居民活动空间与轨道交通关联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居民活动空间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居民生活空间
2.1.2 居民活动空间
2.2 居民活动空间分类
2.3 居民活动空间影响因素
2.3.1 居民个人属性
2.3.2 交通便捷性
2.3.3 网络信息技术成熟度
2.3.4 城市综合体服务水平
2.4 居民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4.1 居民活动空间集聚度
2.4.2 居民活动空间分布
2.5 居民活动空间可达性概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居民轨道出行特征分析
3.1 轨道交通出行影响因素分析
3.1.1 宏观层面
3.1.2 微观层面
3.2 居民轨道出行特征分析
3.2.1 居民出行调查
3.2.2 个人特征
3.2.3 出行目的
3.2.4 时空间特征
3.2.5 出行意愿
3.3 轨道出行与居民活动空间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居民活动空间特性的轨道站点乘降量估计模型
4.1 站点选取
4.2 兴趣点概念及数据预处理
4.3 指标选取
4.3.1 可达性指标
4.3.2 功能混合度
4.3.3 其它指标
4.4 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应用分析
5.1 案例概况
5.1.1 案例背景
5.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2 城市居民轨道出行特征分析
5.2.1 轨道出行者个人特征分析
5.2.2 居民轨道出行活动目的
5.2.3 居民轨道出行时空间特征分析
5.2.4 居民出行意愿分析
5.3 居民活动空间特征分析
5.3.1 居民活动场所空间集聚度分析
5.3.2 居民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5.4 基于居民活动空间特性的轨道站点乘降量估计模型
5.4.1 指标计算与分析
5.4.2 模型构建
5.4.3 模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29181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轨道客流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2 居民活动空间研究现状
1.3.3 居民活动空间与轨道交通关联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居民活动空间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居民生活空间
2.1.2 居民活动空间
2.2 居民活动空间分类
2.3 居民活动空间影响因素
2.3.1 居民个人属性
2.3.2 交通便捷性
2.3.3 网络信息技术成熟度
2.3.4 城市综合体服务水平
2.4 居民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4.1 居民活动空间集聚度
2.4.2 居民活动空间分布
2.5 居民活动空间可达性概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居民轨道出行特征分析
3.1 轨道交通出行影响因素分析
3.1.1 宏观层面
3.1.2 微观层面
3.2 居民轨道出行特征分析
3.2.1 居民出行调查
3.2.2 个人特征
3.2.3 出行目的
3.2.4 时空间特征
3.2.5 出行意愿
3.3 轨道出行与居民活动空间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居民活动空间特性的轨道站点乘降量估计模型
4.1 站点选取
4.2 兴趣点概念及数据预处理
4.3 指标选取
4.3.1 可达性指标
4.3.2 功能混合度
4.3.3 其它指标
4.4 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应用分析
5.1 案例概况
5.1.1 案例背景
5.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2 城市居民轨道出行特征分析
5.2.1 轨道出行者个人特征分析
5.2.2 居民轨道出行活动目的
5.2.3 居民轨道出行时空间特征分析
5.2.4 居民出行意愿分析
5.3 居民活动空间特征分析
5.3.1 居民活动场所空间集聚度分析
5.3.2 居民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5.4 基于居民活动空间特性的轨道站点乘降量估计模型
5.4.1 指标计算与分析
5.4.2 模型构建
5.4.3 模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29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02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