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复合膨胀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3-20 06:03
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开裂渗漏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顽疾,尤其是侧墙结构。采用环境模拟箱研究了实际温度历程下CaO与MgO膨胀组分对混凝土早期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掺入4%CaO与4%活性(110±10)s MgO可使混凝土温升阶段膨胀变形较基准混凝土增大约82%,温降阶段收缩变形较基准混凝土减小约17%。基于钙镁复合膨胀技术制备低收缩、高抗裂混凝土并用于无锡地铁4号线某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施工,显著降低了其收缩变形与开裂风险,实施效果良好。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749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 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混凝土模拟温度历程
图1是夏季施工时,0.7m厚地铁车站侧墙结构混凝土中心温度历程典型监测结果。由图1可见,混凝土入模温度36℃,浇筑后约1.1d时达到温峰,温升约32℃;随后开始温降阶段,至8d时基本降至气温,平均降温速率超过5.5℃/d。
图2 以终凝为“零点”变温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体积变形
基于上述温度历程,研究掺不同组成比例CaO与MgO膨胀组分混凝土试件的体积变形,结果如图2、图3所示。图3温降阶段混凝土试件的体积变形
图3 温降阶段混凝土试件的体积变形
图2以终凝为“零点”变温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体积变形由图2、图3可见,温升阶段混凝土试件体积均表现为膨胀,基准、8%CaO、6%CaO+2%MgO、4%CaO+4%MgO、2%CaO+6%MgO和8%MgO各组的膨胀峰值分别约284με、589με、574με、516με、438....
图4 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混凝土的温度历程
无锡地铁4号线某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研制的低收缩、高抗裂混凝土进行浇筑,监测了0.7m厚侧墙混凝土中心温度、应变历程,并与同期采用基准混凝土浇筑的相同结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图4、图5所示。图5地下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混凝土的应变历程
本文编号:4037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037495.html
上一篇:基于LSTM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故障诊断算法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