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多源数据的货物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及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7-06-04 14:21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源数据的货物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及形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研究货物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及形成机制,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集成区域路网货车流量动态监测平台、交通行业综合统计信息管理平台及物流经济统计平台输出的多源数据,构建了运输联系强度模型。进一步引入首位联系的概念,利用Arc GIS进行空间分析,提取了区域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并从经济空间格局与资源空间分布差异两个方面揭示了其形成机制。以云南省公路货运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滇中经济圈一体化促使滇中地区空间运输联系的区域化;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对外运输联系密切的城市向"交通廊道"沿线进一步集聚;货运资源的空间分异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中心取得首位联系。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关键词】运输经济 空间运输联系特征 多源数据分析 区域物流 首位联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74;71563023)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15FA019)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2015HB027)
【分类号】:F542;U492.3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戢晓峰;郝京京;陈方;;综合运输可达性与物流经济的空间分异及耦合[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05期

2 于江霞;;中国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01期

3 王姣娥;焦敬娟;金凤君;;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4年12期

4 杨忠臣;陆玉麒;;基于客流的山东省城市对外交通便捷度与联系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4年09期

5 李潭峰;全波;;国家尺度空间运输联系特征与区域发展趋势[J];城市交通;2014年03期

6 李瑞敏;陈熙怡;;多源数据融合的道路旅行时间估计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7 李斌;许立民;秦奋;孔云峰;;基于重力模型的河南省公路客流空间运输联系[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8 马定国;吴连霞;;江西省空间运输联系演化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戢晓峰;郝京京;;基于多源数据的货物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及形成机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6年07期

2 张志斌;张翠翠;;区域与城市内部可达性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开发研究;2016年03期

3 丁闪闪;王维锋;季锦章;党倩;;基于时空关联和BP_Adaboost的短时交通参数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2016年05期

4 王海江;苗长虹;牛海鹏;袁占良;;中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6年04期

5 金凤君;焦敬娟;齐元静;;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演化与地理效应评价[J];地理学报;2016年04期

6 李倩雯;真虹;;集装箱海运航线发展进程动力与趋势[J];对外经贸实务;2016年04期

7 化祥雨;杨志民;叶娅芬;;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江苏省县域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6年03期

8 柯文前;陆玉麒;陈伟;丁毅辉;杨青;;高速交通网络时空结构的阶段性演进及理论模型——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为例[J];地理学报;2016年02期

9 赵建东;徐菲菲;张琨;白继根;;融合多源数据预测高速公路站间旅行时间[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年01期

10 吴旗韬;樊杰;张虹鸥;孙威;叶玉瑶;;跨海通道空间效益模型——以珠江口跨海通道为例[J];地理研究;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欣;王海燕;李军会;高强;;长三角区域多机场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年03期

2 张定;曹卫东;朱胜清;蒋晓威;唐云云;;安徽省物流与经济时空耦合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3期

3 朱惠斌;;基于航空客流的中国城市功能网络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04期

4 于江霞;冯欣;张丹;黄丽娟;;我国公路货运与制造业重心的空间分布和演变[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5 程钰;刘雷;任建兰;来逢波;;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6 王建伟;毛韬;付鑫;;基于ESDA的西北地区公路网分布空间差异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年02期

7 王姣娥;胡浩;;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空间服务市场竞合分析与模拟[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8 吴康;方创琳;赵渺希;陈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特征[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9 罗震东;何鹤鸣;韦江绿;;基于公路客流趋势的省域城市间关系与结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10期

10 陈松林;陈进栋;韦素琼;;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仲添;;城市规划多源数据组织管理的总结与思考[J];城市勘测;2010年06期

2 孙鸿雁;;GIS多源数据集成模式评述[J];电力技术;2010年Z1期

3 张士杰,潘国荣;多源数据的“房地合一”技术和方法[J];铁路航测;2003年01期

4 李晓军;李培楠;朱合华;刘俊;;基于贝叶斯克里金的地下空间多源数据建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5 陈文凯;何少林;周中红;;基于多源数据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01期

6 张佐;黄振尧;李志恒;盛洁;姚丹亚;朱济;;基于多源数据车辆身份综合判定问题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年03期

7 卢克;吴建玉;;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统计数据空间网格化模型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李英奎,倪晋仁,杨勤科,李锐;基于综合信息元的多源数据集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9 刘彦花;陈伟清;叶国华;;地质灾害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马晶;毕强;崔利;;土地调查中多源数据的综合应用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邦固;韩雪培;;多源数据的空间坐标变换方法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武坚;李崇伟;胡建军;李相全;;基于多源数据的无图区地形图生产研究[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陈伟清;刘彦花;;城市规划多源数据整合与数据库建设[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海砚;李少梅;肖强;;综合利用多源数据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的技术与方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单新建;叶洪;;星载SAR图像与多源数据融合在地质构造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杨锋杰;卢燕;杨振毅;宋翠玉;;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与应用[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7 陈芸芝;陈崇成;汪小钦;凌飞龙;;多源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胡洁;高庆方;李辉;王新福;;多源数据集成技术探讨[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洁;高庆方;李辉;王新福;;多源数据集成技术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林丽姝;季晓燕;蒋捷;;多源数据中的居民点一致性匹配技术研究——以全球基础地理底图数据库的建立为例[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涛;基于多源数据的高速公路网络脆弱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长东;海洋多源数据获取及基于多源数据的海域管理信息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李华朋;基于证据推理的多源数据湿地空间分类知识发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艳召;基于多源数据的单点过饱和动态信号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姬龙建;基于多源信息的煤炭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马李立;基于多源数据转换的土地定级估价系统设计[D];复旦大学;2013年

4 赵永亮;基于时空的多源数据趋势预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杰;基于多源数据的矿区空间变化监测与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6 黎明;面向多源数据的雷电预警方法研究及平台设计[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7 赵延芳;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冲沟参数提取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8 刘长青;基于本体的地震多源数据协同检索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杰;淮河流域多源数据融合与原型系统应用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玮;基于开源GIS的多源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源数据的货物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及形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21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2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