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居住区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研究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邢台居住区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研究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拥有小汽车的数量与日剧增。与其他城市一样,邢台市进一步合理确定居住区机动车停车位的配建标准,已经成为影响今后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城市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调查分析,通过对邢台市机动车辆增长、居住小区停车位问题的现场调查及综合分析,力求能够结合国内外同等相关居住区停车位配建的先进经验,分析解决邢台地区居住小区机动车停车位配建现状问题,最终提出了更为合理的配建标准和实施措施。以停车位配建指标及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同等相关城市居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以及邢台市居住停车位区配件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对邢台市现阶段居住区实际停车现状问题进行了特性归纳及分析,明确了邢台市居住区停车现状问题以及其对邢台市地区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相关规范标准和理论以及实际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邢台市居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的改善方法。以求解决住区停车矛盾,方便居民出行,保证居民安全,改善住区居住环境,并为邢台市相关部门制定相应地方性法规、条例提供帮助。
【关键词】:邢台市 居住区 机动车停车位 配建标准 实施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U49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8
- 1.2 课题研究内容8-10
- 1.2.1 研究对象8
- 1.2.2 研究流程8-9
- 1.2.3 研究内容9
- 1.2.4 研究方法9-10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4
- 1.3.1 国外停车问题研究概况10-11
- 1.3.2 国内停车问题研究概况11-14
- 1.4 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的提出14-15
- 1.5 本章小结15-16
- 第2章 现行城市停车位配建指标及分析16-25
- 2.1 城市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指标16-18
- 2.1.1 国家城市机动车配建指标16
- 2.1.2 相关城市机动车配建指标16-18
- 2.2 城市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指标分析18-20
- 2.3 城市居住区停车类型分析20-21
- 2.4 城市停车位配建指标研究21
- 2.5 城市停车位配建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21-23
- 2.5.1 城市机动化水平22
- 2.5.2 城市发展形态22-23
- 2.5.3 城市交通管理政策23
- 2.6 本章小结23-25
- 第3章 邢台市停车位配建标准的研究25-32
- 3.1 现行住宅类建筑停车位配建模式25-26
- 3.2 邢台市停车位配建标准历史沿革26-27
- 3.3 邢台市停车位配建标准分析27-31
- 3.3.1 邢台市现行停车位配建标准27-28
- 3.3.2 其他城市配建标准28-30
- 3.3.3 邢台市及国内其他城市停车位配建指标对比分析30-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基于现行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情况调研分析32-45
- 4.1 调研目的32
- 4.2 邢台市居住小区现行标准执行情况调研32-39
- 4.2.1 邢台市“四改”项目32-33
- 4.2.2 邢台市高档住宅小区33-36
- 4.2.3 邢台市保障性住房项目36-39
- 4.3 邢台市居住小区现行停车位配建标准存在的问题39-43
- 4.4 停车位配建对居住小区的影响43-44
- 4.4.1 邢台市居住小区停车存在的主要问题43
- 4.4.2 对居住小区的影响43-44
- 4.5 本章小结44-45
- 第5章 邢台市停车位配建标准的改进建议45-50
- 5.1 居住小区停车配建指标的制定原则45-46
- 5.1.1 前瞻性原则45
- 5.1.2 弹性原则45-46
- 5.1.3 生态性原则46
- 5.2 居住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的改进46-47
- 5.2.1 按户型大小配比46
- 5.2.2 按平均面积配比46-47
- 5.2.3 按照不同居住档次划分标准47
- 5.2.4 采取分期建设实施不同配建标准47
- 5.3 居住小区停车交通的选择建议47-48
- 5.4 居住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的保证措施48-49
- 5.5 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和平;浅谈居住区质量综合评价[J];市政技术;2000年01期
2 叶迎君;面向新世纪的居住区规划趋势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4期
3 高国忠;再论居住区规划的几个问题[J];当代建设;2001年02期
4 林少洲;面向市场的居住区规划与设计[J];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01期
5 柯宏伟;全民健身与居住区规划[J];城乡建设;2002年02期
6 鲁新成 ,王新乐 ,汪益民 ,李蓉莉;高尚居住区规划建设的战略研究及实践[J];改革与理论;2003年12期
7 滕树军;王敬勋;刘慧;;谈居住区规划中的节约用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9期
8 黄越,刘德健;“市场与经济”主导“形式与空间”——有感居住区规划的实用主义设计手法[J];建筑学报;2005年10期
9 刘瑞杰;邓可祥;白冰峰;;居住区规划与节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12期
10 臧丽娟;;小汽车与居住区规划[J];辽宁建材;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辉;;由“同煤两区改造新建居住区规划”引发的再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德涵;王庆;吴晟;谢远骥;孙克放;涂英时;陶滔;;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3 赵瑞峰;冯敏;刘书强;;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俊华;;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上惃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正楠;邹涛;;生态居住区规划中的环境控制因素分析[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镝;;院落构图、三维空间及动态景深——居住区规划中的情境三要素[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7 裴凡伟;陈宇;;居住区规划规范及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的创新思考——对《大寺新家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反思[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苗志坚;胡惠琴;;居住区生活设施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发展[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徐碧颖;;北京方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与对策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10 任清凤;吴大群;;居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志成;华明双港新家园居住区开工建设[N];天津日报;2007年
2 王文生 陈树庆;山东寿光出台居住区规划建设实施意见[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陈经光;建设人性化居住区[N];江淮时报;2005年
4 陈海保;京城自然生态下的“私密花园”[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邓卫;居住区规划应突破小区单一模式[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禾子;住宅典范 天津华苑居住区碧华里小区[N];中国贸易报;2000年
7 同煤集团公司晋华宫矿建安公司 麻忠;居住区规划概述[N];山西科技报;2012年
8 汲传排;商品房售前须公示配套设施[N];北京日报;2004年
9 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建设人性化的城市居住区[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袁林、赵占木;路北办借力三年大变样打造新路北[N];衡水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丞;基于规划要素的居住区热环境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2 张智;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管理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东瑶;降低邻避设施对居住区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张澄溪;山西省地域性居住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琪;济南市旧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张辉;邢台居住区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研究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6年
5 席强;中小城镇居住区可持续建设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赵倩;基于数值模拟的徐州矿区居住区室外风环境品质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刘e,
本文编号:435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3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