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体系的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物联网体系的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城市逐步采用了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它是一种集电子、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智能交通系统,它是将汽车、道路、人等因素,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的通讯方式、视频传输以及智能传感器等多项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来构建一个高效而又开放的公共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公交车辆行驶线路、规定速度作业、越界报警等运营状况的实时监控;在公交站台发布所有经过线路公交车辆的实时到站信息,为候车乘客提供实时准确的车辆到站预报站服务;通过公交电子站台多媒体系统,实现视频播放、实时监控等功能,同时还可以自动收集乘客反馈建议、公众信息发布等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与公交电子站牌系统相关的主要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传感器设计等,然后对公交电子站牌系统中的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进行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给出了设计方案,明确了系统实现的功能和性能;最后介绍了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对实现要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系统的开发以软件工程原理为指导,采用B/S模式,用基于Web的语言开发系统应用界面,利用Oracle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存储机制,完成信息的存储和发布。利用现有的网络通讯条件构建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实现系统数据的共享与传输。开发过程中还使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车辆与站台间的无线信息传输。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功能实用,性能稳定,已在多个地区得到应用。
【关键词】:公交电子站牌 预报服务 GPS B/S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P208;TP311.5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课题背景10-11
- 1.2 研究现状与技术瓶颈11
- 1.3 主要工作以及技术创新11-12
- 1.4 论文组织结构12-13
- 第二章 课题相关的主要技术13-27
- 2.1 基于GPS/Web的位置服务技术13-18
- 2.1.1 GPS技术13-15
- 2.1.2 Comet技术15-18
- 2.2 电子站牌网络接入技术18-19
- 2.3 远程信息传输技术19-23
- 2.3.1 光纤传输技术19-22
- 2.3.2 视频传输技术22-23
- 2.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23-25
- 2.4.1 GIS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23
- 2.4.2 GIS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23-24
- 2.4.3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4
- 2.4.4 GIS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4
- 2.4.5 GIS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24-25
- 2.5 智能传感器技术25-26
- 2.6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27-31
- 3.1 系统主要目标27
- 3.2 系统主要任务27-29
- 3.2.1 监控管理功能27-28
- 3.2.2 车辆安全提示功能28
- 3.2.3 车辆行驶信息统计功能28-29
- 3.3 系统功能需求29
- 3.4 系统性能需求29-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概要设计31-34
- 4.1 总体设计31
- 4.2 系统拓扑结构31-32
- 4.3 系统体系结构32-33
- 4.4 系统功能模块33
- 4.5 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的确定33
- 4.6 本章小结33-34
- 第五章 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34-55
- 5.1 设计实现综述34-36
- 5.1.1 传统软件设计架构概述34
- 5.1.2 功能模块概述34-35
- 5.1.3 接口设计概述35-36
- 5.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要点36-39
- 5.2.1 电子站牌功能设计36-37
- 5.2.2 车辆行驶管理监控功能设计37-38
- 5.2.3 公交实时信息汇总处理功能设计38-39
- 5.3 系统主要功能界面展示及说明39-54
- 5.3.1 服务端功能39-41
- 5.3.2 接口服务41-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9-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熙明;美国热浪预报服务简介(摘译)[J];江西气象科技;2003年02期
2 John Belski,侯亚红,梁淑娥;基于广播和因特网的个性化天气预报服务[J];辽宁气象;2004年01期
3 潘进军;区局对重要天气预报服务过程组织专家评估[J];内蒙古气象;2005年01期
4 飞鱼;;打造贴心的天气预报服务[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2009年12期
5 袁学所;夏志芬;龚炜;;凤阳县2009年汛期5~8月预报服务工作回顾及体会[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年11期
6 ;学习大寨、大庆的革命精神 进一步做好县站预报服务工作——全省县站预报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济南召开[J];山东气象;1977年03期
7 ;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积极开展专业预报服务[J];陕西气象;1983年08期
8 高小荣;关于设立重要天气预报服务记录本的建议[J];江西气象科技;1995年04期
9 隋雨新;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公众预报服务效益[J];新疆气象;1995年02期
10 陈敏;谈谈如何做好县站预报服务[J];内蒙古气象;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郭卫红;杨荣珍;刘金平;;秋冬季节高速公路封路的分析及预报服务初探[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娄伟平;诸晓明;;水库调度预报服务风险分析模型及应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德芳;;做好临阵跟踪预报服务的探索[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气象分卷)[C];2005年
4 余健;;衢州市紫外线指数预报服务的开发研究[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气象分卷)[C];2005年
5 钱余根;周国华;;天气预报服务的精细化发展[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钱余根;周国华;;天气预报服务的精细化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董亚龙;;预报服务人员定量化管理探索[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毓贵;;宜春市中心城区雷电预报服务的几点思考[A];江西省气象部门第二届高级工程师技术述职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余健;;衢州市紫外线指数预报服务的开发研究[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周德芳;;临阵跟踪预报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成成 韩笑 宫卫平 袁长焕;提高预报服务针对性敏感性主动性[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记者 周春雪;进一步做好汛期预报服务[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高琳;气象监测网和预报服务体系将覆盖全国干线公路[N];中国气象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科学主动地做好预报服务工作[N];中国气象报;2009年
5 记者 李竞 通讯员 刘建忠;做好汛期预报服务 推进气象现代化[N];中国气象报;2014年
6 林琳;将抗震救灾作为预报服务重中之重[N];中国气象报;2008年
7 蒋明泉;州气象局提升县局预报服务能力[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8 实习记者 段昊书;全力做好气象监测预报服务[N];中国气象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董永春 通讯员 汪瑛;广东:预报服务精细到镇街[N];中国气象报;2014年
10 记者 张静;加强雾霾监测预报服务[N];中国气象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诗;基于物联网体系的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物联网体系的公交站电子预报服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3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