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用于干线公路的高分子材料抗车辙剂的开发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6-22 15:03

  本文关键词:用于干线公路的高分子材料抗车辙剂的开发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路面基层多采用半刚性基层,导致沥青面层承受很大的剪应力,易产生失稳型车辙。在许多新建或改建的干线公路中,车辙已经成为沥青路面的突出病害之一,对行车安全和道路服务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国内外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高模量剂等材料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而高压低密聚乙烯(LDPE)作为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材料逐渐得到重视。再生LDPE用于沥青混合料不仅有利于提高其路用性能,也有利于缓解废旧塑料对于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通过试验分析沥青路面车辙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及LDPE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易产生车辙的两种沥青混合料AC-13、AC-20,分别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三种LDPE颗粒(新料、一级再生料、二级再生料),通过体积参数检验和劈裂试验初步确定了各种LDPE颗粒的最小掺加剂量,以使其在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进一步分析确定了三种LDPE颗粒在AC-13、AC-20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量。然后,通过与一种抗车辙剂和SBS改性剂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了LDPE颗粒用作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抗车辙剂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干线公路的抗车辙方案,并通过试验路的铺筑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LDPE 抗车辙 干线公路 路用性能 AC-13 AC-20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9-10
  • 1.1.1 车辙问题的提出9-10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质及参数指标17-25
  • 2.1 沥青17-18
  • 2.2 集料18-19
  • 2.2.1 粗集料18-19
  • 2.2.2 细集料19
  • 2.3 矿粉19-20
  • 2.4 抗车辙材料20-24
  • 2.4.1 抗车辙材料的物理性质21-22
  • 2.4.2 抗车辙材料熔融指数测定22-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配合比设计及成型工艺25-34
  • 3.1 设计矿料级配25-27
  • 3.1.1 AC-13级配25-26
  • 3.1.2 AC-20级配26-27
  • 3.2 确定最佳油石比27-29
  • 3.3 LDPE对体积参数的影响29-32
  • 3.4 确定成型工艺32-33
  • 3.4.1 LDPE相变机理分析32-33
  • 3.4.2 关键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车辙成因及LDPE抗车辙机理研究34-57
  • 4.1 车辙的分类34-36
  • 4.2 车辙的形成机理36-38
  • 4.3 车辙的影响因素38-42
  • 4.3.1 路面材料的影响38-40
  • 4.3.2 交通条件和环境温度的影响40-41
  • 4.3.3 施工因素的影响41-42
  • 4.4 LDPE空间网状结构的作用机理42-51
  • 4.4.1 LDPE的基本性质及指标42
  • 4.4.2 LDPE空间网状结构的试验研究42-50
  • 4.4.3 LDPE的优势50-51
  • 4.5 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掺量的确定51-55
  • 4.6 本章小结55-57
  • 第五章 路用性能试验研究57-78
  • 5.1 高温稳定性能研究57-64
  • 5.1.1 60℃车辙试验58-59
  • 5.1.2 AC-13型沥青混合料59-62
  • 5.1.3 AC-20型沥青混合料62-64
  • 5.2 低温抗裂性能研究64-70
  • 5.2.1 低温弯曲试验64-66
  • 5.2.2 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及分析66-70
  • 5.3 水稳定性能研究70-77
  • 5.3.1 主要影响因素70
  • 5.3.2 评价方法70-71
  • 5.3.3 浸水马歇尔试验71-74
  • 5.3.4 冻融劈裂试验74-77
  • 5.4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及试验路验证78-89
  • 6.1 不同混合料高温性能对比分析78-81
  • 6.1.1 60℃动稳定度对比78-80
  • 6.1.2 70℃动稳定度对比80-81
  • 6.2 不同混合料经济性对比分析81-83
  • 6.2.1 不同外掺剂市场价格81
  • 6.2.2 建设成本对比分析81-83
  • 6.3 确定抗车辙方案83-85
  • 6.3.1 沥青面层车辙的层位分析83-84
  • 6.3.2 确定抗车辙方案84-85
  • 6.4 试验路的修筑及施工要点85-87
  • 6.4.1 试验路的修筑概况及使用效果85-86
  • 6.4.2 LDPE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要点86-87
  • 6.5 本章小结87-89
  •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89-92
  • 7.1 结论89-90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90-92
  • 参考文献92-94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94-95
  • 致谢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强;李进;胡腾飞;韩文扬;;实测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J];中外公路;2015年01期

2 林志娇;李兰英;杨雷;王凤德;;对位芳纶树脂粉末及短切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研究进展[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4年04期

3 陈宏强;;两种抗车辙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分析[J];路基工程;2013年05期

4 谢照林;覃杨;;掺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2012年11期

5 赵文美;刘海龙;程培峰;;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06期

6 董轶;彭妙娟;;中面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4期

7 李胜强;樊统江;李光颖;王燕;;高速公路特殊路段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J];石油沥青;2009年01期

8 杨锡武;刘克;杨大田;;PE改性沥青的几个问题[J];中外公路;2008年06期

9 张鸿;王立久;刘慧;;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6期

10 谭忆秋;公维强;宋宪辉;;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及主要因素分析[J];公路;2008年11期


  本文关键词:用于干线公路的高分子材料抗车辙剂的开发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72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