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易损性分析的合理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估
本文关键词:斜拉桥易损性分析的合理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迫龙沟特大跨斜拉作为工程背景,用OpenSEES开源程序建立考虑多重非线性效应的有限元模型,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中选择80组地震波纵向和横向输入.通过高效性、实用性、熟练性、充分性以及灾害可计算性等5个指标,详细讨论并比较了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结构一阶周期、0.2s以及1.0s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数值(Sa-T1、Sa-02、Sa-10)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的优缺点.结果表明,PGA具有最好的充分性和实用性,在高效性和熟练性上也表现得很好,因此是最为合理的斜拉桥地震动强度指标.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 概率需求地震模型 斜拉桥 地震动强度指标 OpenSEES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51478339,51278376,91315301)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LDRCE14-B-14) 江西省科技项目(20151BBG70064)
【分类号】:U442.55;U448.27
【正文快照】: 1背景作为目前抗震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于2005年提出新一代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框架[1],其中地震易损性分析为该框架的重要环节和热点之一.易损性曲线是在特定的地震动强度水平下,构件响应(D)达到或超越某一损伤水平(C)的条件概率,概率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国安,张鸿儒;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模型[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于海英,于双久;工程爆破场地地震动强度预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3 叶列平;马千里;缪志伟;;结构抗震分析用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4 陈力波;郑凯锋;栗怀广;张建经;;概率性地震需求分析中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比较与选择[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5 卢啸;陆新征;叶列平;李梦珂;;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改进地震动强度指标[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2期
6 姚霄雯;蒋建群;;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高拱坝响应的相关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2期
7 李英民,赖明,白绍良;三维地震动强度非平稳特性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8 周颖;苏宁粉;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动强度参数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2期
9 符蓉;;基于谱加速度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比较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3期
10 刘汉香;许强;范宣梅;徐鸿彪;;地震动强度对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啸;陆新征;叶列平;;超高层建筑地震动强度指标探讨[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2 吕大刚;于晓辉;储雁涵;;地震动强度参数选择的统计方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3 苏宁粉;周颖;吕西林;;增量动力分析中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地震动强度参数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4 刘希强;蔡寅;周彦文;石玉燕;赵银刚;苗庆杰;;山东省地震动强度(烈度)实时速报系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建平;陈继强;闫青;罗熠;;考虑谱形影响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进展[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6 顾镇媛;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地震动强度指标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的规律性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7 王亚勇;高孟潭;叶列平;陆新征;钱稼茹;;基于大震和特大震下倒塌率目标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方案[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范建朋;王炳乾;林皋;;爆破地震动强度估计[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啸;超高巨柱—核心筒—伸臂结构地震灾变及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陈力波;汶川地区公路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李孝波;基于谱元法的玉田震害异常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鑫;超高层建筑地震动强度指标适用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孔辰;三维地震动强度非平稳特性研究及建模[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剑眉;基于连续化分析方法的三维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李华;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强度指标和频谱特性指标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5 柳夏勃;地震动强度非平稳特性对结构响应影响的近似定量关系[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谭晓明;易液化场地放大效应简化分析与地震动强度指标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陈敏;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中地震动强度指标的优化选择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秦伟民;基于AMD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框架结构非线性响应的相关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9 韩进财;地震动强度指标对结构非线性响应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伟;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砖石古塔响应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斜拉桥易损性分析的合理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9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