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空心高墩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23:16

  本文关键词:空心高墩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混凝土结构导热性差,长期置于自然环境中,受太阳辐射与环境温度影响,内部产生随时间变化的不均匀温度场,由此产生温度应力与温度变形。在不利环境条件下,温度荷载产生的温度应力与活载应力属同一数量级,是引起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原理采用C++语言自主开发了用于计算结构温度场的通用软件,并结合混凝土厚板温度场观测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板件竖向与水平温度场分布规律,验证了该软件计算温度场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空心高墩壁板温度场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总结得出了空心墩壁板最不利温度场发生一般条件,并建议了不同省会直辖市用于工程设计检算的空心墩壁板最不利温差参考值。最后,以南盘江大桥5号空心高墩为研究对象,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空心高墩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最不利温度荷载下空心高墩的温度应力与温度变形。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方位角为0。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呈正弦曲线变化,由朝阳侧表面向内,最高温度逐渐衰减且衰减速率逐渐减小,最高温度出现时刻逐渐滞后,且随最高温度衰减速率的减小,滞后时间逐渐增长。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梯度根据表面与外界的热量传递方向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温度梯度增大阶段与温度梯度减小阶段。(2)空心高墩壁板温度场受太阳直接辐射影响显著,水平地面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主要影响空心高墩壁板整体温度,而竖直表面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主要影响空心高墩壁板内部温度梯度。壁板方位角影响其表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随方位角的增大,壁板温度梯度逐渐减小。(3)空心高墩壁板温度梯度受气温影响较弱,最高气温升高,空心高墩壁板内部温度整体升高;气温日较差增大,空心高墩壁板温度整体降低,同时温度梯度增大。在低风速情况下,空心高墩壁板温度梯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4)空心高墩温度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一般空心高墩温度梯度在山区大于平原、乡村大于城市、城市大于工业区。全国不同省市直辖市市内空心高墩壁板最大温差一般出现在冬季或春季,然而不同城市温差值相差较大。(5)空心高墩壁板最不利温度场发生一般条件为:表面太阳直接辐射较强且表面日照时间较长、方位角为零、气温日较差较大、风速较小。(6)南盘江大桥空心高墩分析结果显示,最不利温度荷载引起的水平拉应力达到3.2MPa,实体过渡段由于固端约束的作用,竖向拉应力甚至达到了4.2MPa;温度荷载引起的墩顶顺桥向位移可达31mm。
【关键词】:空心高墩 太阳辐射 温度场 温度梯度 温度效应 有限元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1.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2
  • 1.1 引言12-13
  • 1.2 空心高墩温度效应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20
  • 1.3.3 研究现状总结20-21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21-22
  • 2 温度场与温度效应基本理论22-32
  • 2.1 引言22-23
  • 2.2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23-25
  • 2.2.1 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23-24
  • 2.2.2 边界条件24-25
  • 2.2.3 初始条件25
  • 2.3 日照温度场计算方法25-28
  • 2.3.1 近似数值解法26-27
  • 2.3.2 半经验半理论公式法27-28
  • 2.4 温度应力计算方法28-30
  • 2.4.1 基于结构力学的温度应力计算28-29
  • 2.4.2 基于热弹性理论的温度应力计算29-30
  • 2.4.3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温度应力计算30
  • 2.5 本章小结30-32
  • 3 温度场计算软件开发32-52
  • 3.1 引言32
  • 3.2 太阳辐射计算32-37
  • 3.2.1 太阳与地面的相对位置计算32-34
  • 3.2.2 太阳与物体表面的相对位置计算34-35
  • 3.2.3 太阳辐射计算35-37
  • 3.3 辐射换热计算37-39
  • 3.3.1 物体热辐射能力计算37-38
  • 3.3.2 大气和环境辐射计算38
  • 3.3.3 物体辐射换热总效果计算38-39
  • 3.4 对流换热计算39
  • 3.5 气温日变化过程39-40
  • 3.6 边界条件处理40-41
  • 3.6.1 外表面传热边界条件40-41
  • 3.6.2 内表面传热边界条件41
  • 3.7 C++编程数学模型推导41-43
  • 3.8 C++编程模块设计43-46
  • 3.8.1 混凝土热工参数取值和网格划分44
  • 3.8.2 C++类的设计44-46
  • 3.9 C++软件开发46-50
  • 3.9.1 C++软件主函数设计46-47
  • 3.9.2 C++软件集成47-49
  • 3.9.3 软件功能介绍49-50
  • 3.10 本章小结50-52
  • 4 混凝土厚板温度场试验监测与数值模拟52-72
  • 4.1 引言52
  • 4.2 混凝土厚板温度场试验介绍52-55
  • 4.2.1 试验场地介绍52
  • 4.2.2 试验方案52-54
  • 4.2.3 试验仪器54-55
  • 4.3 混凝土竖向温度场分析55-63
  • 4.3.1 竖向温度场试验数据分析55-57
  • 4.3.2 竖向温度场C++数值模拟结果分析57-60
  • 4.3.3 竖向温度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60-63
  • 4.4 混凝土水平温度场分析63-70
  • 4.4.1 水平温度场试验数据分析63-65
  • 4.4.2 水平温度场C++数值模拟结果分析65-68
  • 4.4.3 水平温度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68-70
  • 4.5 本章小结70-72
  • 5 空心墩温度场参数敏感性分析72-102
  • 5.1 引言72
  • 5.2 日期对空心墩温度场的影响72-78
  • 5.2.1 太阳直接辐射强度随日期变化规律72-75
  • 5.2.2 温度场随日期变化规律75-78
  • 5.3 方位角对空心墩温度场的影响78-82
  • 5.3.1 表面太阳直接辐射强度随方位角变化规律78-79
  • 5.3.2 温度场随方位角变化规律79-82
  • 5.4 气温对空心墩温度场的影响82-85
  • 5.5 环境风速对空心墩温度场的影响85-87
  • 5.6 北京市区空心墩竖直壁板最不利温度场研究87-92
  • 5.6.1 我国现行不同规范的温度梯度曲线87-90
  • 5.6.2 北京市区最不利水平温度梯度拟合90-92
  • 5.7 大气透明度对空心墩温度场的影响92-94
  • 5.8 全国不同地区空心墩温度场比较94-101
  • 5.8.1 全国太阳直接辐射分布规律95-98
  • 5.8.2 全国省会直辖市空心墩温度场比较98-101
  • 5.9 本章小结101-102
  • 6 空心高墩温度效应有限元分析102-120
  • 6.1 引言102
  • 6.2 桥梁概况102-104
  • 6.3 基于ANSYS的空心墩有限元模型104-108
  • 6.3.1 空心墩温度场计算104-107
  • 6.3.2 空心墩温度效应计算107-108
  • 6.4 空心高墩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108-110
  • 6.5 空心高墩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110-116
  • 6.5.1 空心墩中部截面温度应力分析110-114
  • 6.5.2 空心墩固端截面温度应力分析114-115
  • 6.5.3 空心墩温度裂缝控制115-116
  • 6.6 空心高墩温度变形计算结果分析116-117
  • 6.7 本章小结117-120
  • 7 结论与展望120-124
  • 7.1 结论120-121
  • 7.2 展望121-124
  • 参考文献124-128
  • 附录A128-13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32-136
  • 学位论文数据集1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建成亚洲第一高墩大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5期

2 万成;;高墩柱施工质量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1期

3 黄平;李维徽;;试论高速公路空心薄壁高墩的施工和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9期

4 余恬,梁辉如;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探讨[J];铁道建筑;2003年09期

5 周国良;李小军;亓兴军;李亚琦;;高墩梁桥的地震冲撞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初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6 朱毓丽;杨利;;滑框倒模技术在空心薄壁高墩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谭红平;李宏泉;;阶梯状高墩临界承载力计算[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8 曹新建;;材料非线性对钢筋混凝土高墩稳定性的影响[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年03期

9 成永强;;超高墩桥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9期

10 凌浩;唐耘;;如何对高墩柱工程进行施工监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森;;变截面高墩台的刚度计算[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2 沈永林;;挠曲线精确微分方程对高墩水平位移计算精度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姚鹏飞;江健飞;;简议高墩脚手架计算[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李睿;董明;宁晓骏;;梁式桥高墩的减震设计方法[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杜进生;康景亮;罗小峰;;考虑施工缺陷和初始偏心的高墩稳定性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黄耀怡;;大跨高墩应急钢桥抗风设计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张行;赵晓华;朱黎;;基于纤维模型的高墩静风稳定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兰远均;钟启宾;吴登银;潘帮荣;陈野;韩学勤;刘洪德;曹国良;;在高墩上修建V形支撑的施工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9 陈祥勇;;喷淋养护在高墩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胡志华;;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高墩T构悬灌施工空间分析[A];老庄河现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丽霞 记者 黄良龙;高墩村民找准路子保增收[N];上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杨贵智 通讯员 丁小岚;高墩营村里的新鲜事儿[N];兰州日报;2011年

3 周广宽 陈庆亮;厦蓉高速百米高墩顺利封顶[N];国际商报;2009年

4 陈宇飞;七把安全钥匙守卫高墩安全[N];山西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冯学亮 程文杰;宜万首座百米高墩落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6 刘永安 梁玲玲;“八宝粥”中竖立“西北第一高墩”[N];中国交通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李晟 通讯员 廖求明 门守波;110米,重峦出高塔![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记者 张毅 周昆;“亚洲第一高墩”顺利封顶[N];雅安日报;2009年

9 湖北日报记者 雷刚 陈剑文 周芳 翟志清 通讯员 汪勇;建设世界第一高墩[N];湖北日报;2005年

10 周志宏 沈祥辉 通讯员 张国勇;“亚洲第一高墩”昨在恩施封顶[N];恩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夏修身;铁路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2 吴荻;桥梁高墩结构的运动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运波;薄壁空心高墩的温度效应及其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王钧利;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弯桥全过程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高墩抗震性能评估的高级地震动强度参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毛建贞;空心高墩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陈辉;空心薄壁高墩结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商广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高墩的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韩梅玲;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亮;温度及垂直度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尹俊红;大跨桥梁超高墩柱稳定性能的传递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夏文敏;施工阶段四肢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稳定性仿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9 康文静;高墩设计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智强;铁路桥梁高墩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空心高墩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99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