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肥梁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省道肥梁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路面病害调查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是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制定的依据。在项目级路面结构维修方案制定时,为了充分利用原有完好路面结构,同时对路面病害进行根治,延长路面结构寿命,节约路面养护维修费用,需要对原路面结构病害进行详细调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文章采用路面行驶状态、FWD弯沉等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结合现场钻芯及探坑等有损检测方法对S250省道肥梁线沥青路面病害进行了诊断,并从路面结构适应性、交通调查、路面施工质量及材料设计三个方面对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道费梁线两个断面15年累计当量标准轴次分别达到了重载交通和特重交通的水平;全线路面结构弯沉代表值50.01(0.01 mm),大于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不超过15.00(O.Ol mm)的标准;省道肥梁线路面结构层间不连续,整体性较差。
【作者单位】: 泰安市公路局工程一处;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济南);
【关键词】: 沥青路面 病害调查 无损检测
【分类号】:U416.217;U418.6
【正文快照】: 0弓|言 我国早期修建的公路,由于国产沥青产量低、质量差,同时,受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强基、薄面、稳土基”的理念成为了当时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⑴。半刚性基层具有^体性好、刚度大、力学强度高等特点,而被设计为主要的承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士杰;孙同波;;高速公路典型重载交通轴载谱参数与设计轴载分析[J];公路;2014年12期
2 王孟霞;刘兴东;赵劲松;刘平;杨冬韵;胡国祥;;广惠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及处治对策[J];交通科技;2014年04期
3 叶亚丽;韦金城;庄传仪;;基于实测轴载谱的重载沥青路面交通参数[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4 武斌;尹金华;孙立杰;;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机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8期
5 谭忆秋;姚李;王海朋;杜群乐;党奇志;;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层位分析及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5期
6 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对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韦金城;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与结构疲劳损伤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超平;高等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及预防护性养护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拼宽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熊向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蓉;黄婷婷;;沥青混合料内的水气运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S1期
2 王繁兴;姜世波;鲁圣弟;盛明乾;余四新;;省道肥梁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3 白雪;贾秦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维修[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年09期
4 吕栋;胡小弟;周永莲;王富;;基于五维光纤传感器的沥青路面动水压力测量的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5 荆华萍;;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08期
6 程锐;;沥青与集料黏附性检测方法的比较[J];公路;2016年04期
7 费维水;张直云;吴志强;申鹏翔;;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6年04期
8 黎晓;梁乃兴;程志豪;;云南省高速公路轴载分布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年12期
9 李凌林;朱大勇;韩丁;;长陡坡路段车辆额定功率下的运动特性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1期
10 薛忠军;王春明;张伟;宋波;李兴海;;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昊;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处治关键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2 孙文凯;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异步连续摊铺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颖蛟;改扩建路堑段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拓宽方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谢政;三淅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变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赵欣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高边坡施工过程稳定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6 孙萌;天津滨海新区港塘路改造工程设计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杨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参数结构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徐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弯拉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苗;水泥稳定隧道弃渣物理力学性质及基层厚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刘圣洁;沥青路面健康性能检测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国祥;李静;田为海;李杰;;沥青路面唧浆病害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2 胡朋;潘晓东;;考虑动荷载影响的当量轴载换算理论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元松;;基于应力强度因子的面层反射裂缝轴载换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4 陈少幸;虞将苗;任伟新;刘仰韶;张肖宁;;基于疲劳等效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轴载换算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4期
5 贾海庆;辛星;高雪池;王林;;动态称重系统数据采集及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6 张洪亮;许金良;郭荣庆;杨宏志;;重载沥青路面基于实测荷载图式的轴载换算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1期
7 赵延庆;王家杰;何昌轩;叶勤;;利用轴载谱确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当量轴载换算系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杨文娟;顾海荣;单永体;;路面温度对城市热岛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9 吴晟;吴兑;邓雪娇;谭浩波;;南岭山地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06年06期
10 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对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英玉;金属材料的多轴疲劳行为与寿命估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周志刚;交通荷载下沥青类路面疲劳损伤开裂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捷婷;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鲍亮亮;基于组合原理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预测方法[D];湖南大学;2008年
3 施伟;基于费用分析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冯道祥;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改建工程保通方案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陈潇;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周洪;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性能的深入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永红;高性能水泥稳定集料强度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韩宝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方案研究的关键技术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9 曲向进;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方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嗄吱;考虑抗裂性的水泥稳定类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边;;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2007年29期
2 程友涛;;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才智;2010年21期
3 温育新;;施工阶段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方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8期
4 谢尊海;;浅谈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J];辽宁建材;2011年07期
5 李宏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J];山西建筑;2012年01期
6 马海龙;谢明达;;沥青路面病害及其影响因素[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07期
7 毛妙;王北圈;;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09期
8 王绍国;;浅谈沥青路面病害及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05期
9 李昌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基本方法[J];东北公路;2001年03期
10 蒋宏岩,王金杰,Q鹘
本文编号:50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50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