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战略协调的山地城市立交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战略协调的山地城市立交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迅速扩张,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和交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进程。随着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城市空间利用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改变,即由以前的蔓延、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现在的紧凑、集约型发展方式。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立交是城市道路网的枢纽设施,一直在城市空间发展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使道路交通进行快速转换,有效提高了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与一般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具有建设用地紧张、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等特征,这使山地城市道路立交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从空间战略协调的角度研究城市立交规划设计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形成更为集约的立交规划建设模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在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对道路网和立交的影响。通过对现有立交类型划分的分析,总结目前立交分类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地城市目前的立交情况,提出新的立交类型划分标准。研究立交形式与类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不同交通特征下立交的类型、形式及用地规模的控制建议。提出基于空间战略协调的立交规划原则和思路,并在各规划层次逐步明确立交形式和用地控制要求;提出基于空间战略协调的立交设计原则和方法,并给出关键技术指标的取值建议,为立交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从空间战略协调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山地城市立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了立交的交通功能、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山区地形适应性等方面的指标。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性质,采取了不同的量化方法,为了保障山地城市立交方案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采用了综合评价法,即把常用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结合起来进行立交方案评价。最后用王家坪立交的两个设计方案进行实例分析,检验该立交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说明基于空间战略协调的山地城市立交规划设计理念符合城市发展需求。
【关键词】:山地城市 立交规划 空间战略 评价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2.3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4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5 技术路线14
- 1.6 本章小结14-16
- 第二章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对立交的影响16-25
- 2.1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16-17
- 2.2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对道路网的影响17-20
- 2.2.1 空间结构对路网结构的影响17-18
- 2.2.2 空间结构路网密度的影响18-19
- 2.2.3 空间结构对路网连通性的影响19
- 2.2.4 空间结构对路网功能的影响19-20
- 2.3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对立交的影响20-24
- 2.3.1 空间结构对立交分布的影响20-23
- 2.3.2 空间结构对立交布局的影响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山地城市立交类型和形式分析25-34
- 3.1 山地城市立交的分类25-27
- 3.1.1 目前立交类型划分25-26
- 3.1.2 目前立交类型划分存在的问题26
- 3.1.3 本研究中立交分类依据26
- 3.1.4 立交类型划分26-27
- 3.2 山地城市立交类型推荐27-28
- 3.3 立交的基本形式28-29
- 3.3.1 重庆主城区立交基本形式28-29
- 3.3.2 立交形式与类型的关系29
- 3.4 立交选形的影响因素和原则29-32
- 3.4.1 立交选形的影响因素29-31
- 3.4.2 立交选形的一般原则31-32
- 3.5 山地城市立交形式推荐32-33
- 3.6 山地城市立交用地规模推荐33
- 3.7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基于空间战略协调的山地城市立交规划设计34-49
- 4.1 山地城市立交规划设计问题分析34-35
- 4.2 立交规划原则和思路35-37
- 4.2.1 立交规划原则35-36
- 4.2.2 立交规划思路36-37
- 4.3 山地城市立交规划编制流程37-44
- 4.3.1 总规阶段38-39
- 4.3.2 分区规划39-40
- 4.3.3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40-42
- 4.3.4 交通工程规划阶段42-44
- 4.4 立交设计原则和方法44-46
- 4.4.1 立交设计原则44-45
- 4.4.2 立交设计方法45-46
- 4.5 立交设计技术指标的选取46-48
- 4.5.1 设计速度46-47
- 4.5.2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47
- 4.5.3 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47-48
- 4.5.4 车道宽度48
- 4.6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山地城市立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49-63
- 5.1 立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9-50
- 5.2 评价体系内容及量化50-56
- 5.2.1 交通功能51-53
- 5.2.2 经济效益53-54
- 5.2.3 环境影响54-55
- 5.2.4 山区地形适应性55-56
- 5.3 立交方案评价方法56-62
- 5.3.1 层次分析法56-59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59-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实例分析63-72
- 6.1 实例介绍63-65
- 6.2 立交设计方案65-67
- 6.2.1 方案一65-66
- 6.2.2 方案二66-67
- 6.3 立交设计方案评价67-71
- 6.3.1 确实权重67-69
- 6.3.2 方案评价69-71
- 6.4 本章小结71-72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2-74
- 7.1 结论72
- 7.2 展望72-74
- 致谢74-75
- 参考文献75-7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均清,黄光宇;我国山地城市的数字化建设与研究[J];山地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和平;山地城市规划的哲学思辩[J];城市规划;1998年03期
3 罗建平,姜利勇;山地城市商业广场空间创造——兼论三峡明珠广场创作构思[J];南方建筑;2004年01期
4 陈俊,戴志中;山地城市中心区高层住居新模式[J];重庆建筑;2005年03期
5 罗震东;韦江绿;王旭;;西部中小山地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9年10期
6 项智宇;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的思考[J];重庆建筑;2004年S1期
7 李和平;陈亮;;现代山地城市设计的技术观与适宜技术探讨[J];室内设计;2011年05期
8 陈欣斗;山地城市道路规划刍议[J];规划师;2004年05期
9 闫水玉;杨柳;邢忠;;山地城市之魂——黄光宇先生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学术追思[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10 李和平;肖竞;;山地城市“城—山”营建关系的多维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均;;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山地城市空间——浅析山地城市空间发展新模式[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王旭;及佳;;近水而“缺水”的山地城镇低冲击开发策略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3 刘亚丽;易峥;代伟国;;制定山地城市相关地面透水规划标准的启示和建议[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芸;樊晟;;成功的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特征分析[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王芳;蒋林;;“山地城市”界定研究——以重庆市为例[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郭倩;;痛苦与挣扎——关于山地城市规划的思考与探索[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臧鑫宇;陈天;王峤;;山地城市新区的生态规划策略——以武夷山北城新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8 严爱琼;易德琴;;重庆多中心组团式山地城市节能节地模式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日生;张庆秋;;山地藏区特色营造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新巧;;山地城市“公交单元”建设模式的适应性与规划策略研究——以攀枝花市城市新区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竞;黄光宇与他的“山地城市学”[N];科技日报;2004年
2 记者 张杨;李雄到海东调研山地城市建设情况[N];大理日报(汉);2012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范敏;山地城市绿化重防灾不可走极端[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记者 王卿;开阔视野觅良方 学以致用促发展 努力把攀枝花打造成山地城市的典范[N];攀枝花日报;2013年
5 谢静;浅析山地的居住价值和大理地产的未来趋势[N];大理日报(汉);2011年
6 汪雪姣 谢远景;开拓创新推动城市新发展[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士凌;适于山地城市规划的近地层风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左进;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炼;重庆市山地城市公园景观墙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水源;城水和谐视角下山地城市城水适应性规划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3 王秀;重庆山地古镇风水选址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静雯;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李雪娇;重庆山地城市公园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王梦玮;山地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测度与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7 孙波;山地城市规划的山体保护及利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单舰;南方山地城市街道网络的慢行化模型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周凌羽;山地城市绿道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10 赵紫英;服务大型活动的山地城市路网交通疏散模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56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55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