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和入口设置相关技术指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7:04
本文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和入口设置相关技术指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交 主线指标 出、入口形式 匝道间距 识别视距 流出角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成,路网密度不断增大,互通式立交节点的设置需求也逐渐提高。立交能实现路线在空间上的分离,消除或减少交通流间的干扰,提高行车速度、减少时间延误及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为保证车辆通畅、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作用。因此,对立交的规范化设计要求也愈加严格,而立交出、入口连接部作为影响公路安全行驶的瓶颈区域,其相关指标研究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本文分析了立交范围内主线平曲线对车辆安全运行的影响,从车辆于出口连接部处强制性换道的角度考虑,通过建立了一种圆曲线上的换道模型,提出了当主线右偏时满足车辆横向稳定性的主线圆曲线最小半径。此外,针对上坡路段的车辆能够由匝道加速汇入主线的情况,分析选定车型的动力特性,考虑换档过程中的速度损失,在速度确定的前提下,运用汽车运动方程绘制车辆行程与纵坡的关系图,依据图形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合适的主线纵坡;其次,通过考虑出、入口间的可能组合方式,确定满足车辆安全、高效运行的六种出、入口设置形式,并分析了各种设置形式下的特点;再次,通过对不同设置形式下的连续出、入口间距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间距计算模型,提出了立交连续匝道出、入口间距建议值;最后,通过建立驶出主线车辆的出口视距计算模型,计算提出了不同条件下的出口识别视距。分析考虑主线车辆在避让下游匝道驶入车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可能行为,提出了满足车辆通视要求的立交入口合流视距。并从车辆横向稳定性角度考虑分析,建立了减速车道安全驶出模型,计算确定满足车辆稳定行驶所需的流出角。论文的研究为立交出、入口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并对规范中的部分技术指标的更新和细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交 主线指标 出、入口形式 匝道间距 识别视距 流出角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2.35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5-18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5-17
- 1.3.2 技术路线17-18
- 第二章 立交出口和入口设置位置选择18-41
- 2.1 出口和入口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18
- 2.2 影响出口和入口安全设置的典型位置分析18-19
- 2.3 立交范围内主线平曲线半径19-26
- 2.3.1 当主线为左偏曲线且出口匝道位于曲线外侧时19-20
- 2.3.2 当主线为右偏曲线且出口匝道位于曲线内侧时20-25
- 2.3.3 立交范围内主线圆曲线半径建议值25-26
- 2.4 基于加速需求的立交范围主线最大纵坡26-37
- 2.4.1 汽车动力性能分析27-29
- 2.4.2 车型选择29-30
- 2.4.3 速度确定30-33
- 2.4.4 汽车加速行驶过程33-34
- 2.4.5 最大纵坡的确定34-37
- 2.5 立交范围内主线竖曲线半径37-40
- 2.5.1 竖曲线半径确定的影响因素37-39
- 2.5.2 立交范围内竖曲线半径39-40
- 2.6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立交出口和入口设置形式选择41-47
- 3.1 匝道形式分类41
- 3.2 连续出口和入口设置类型41-43
- 3.3 同侧连续出口和入口设置特点43-46
- 3.3.1 同侧单一出口和入口设置形式44
- 3.3.2 同侧连续出口和入口设置形式44-45
- 3.3.3 出入口与入出口设置形式45-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立交连续出口和入口间距研究47-81
- 4.1 主线同侧连续出口最小间距47-53
- 4.1.1 标志可视距离48-49
- 4.1.2 标志前置距离49-51
- 4.1.3 主线同侧连续出口间距建议值51-53
- 4.2 主线同侧连续入口最小间距53-58
- 4.2.1 加速车道长度54
- 4.2.2 主线合流视距模型54-58
- 4.2.3 主线同侧连续入口间距58
- 4.3 匝道连续出口最小间距58-64
- 4.3.1 匝道连续分流标志认读、判别和行动距离59-60
- 4.3.2 分流连接部渐变段长度60
- 4.3.3 分流连接部斑马线三角区长度60-64
- 4.3.4 匝道连续出口间距64
- 4.4 匝道连续入口最小间距64-66
- 4.4.1 合流连接部渐变段长度65
- 4.4.2 合流连接部斑马线三角区长度65-66
- 4.4.3 匝道合流视距66
- 4.4.4 匝道连续入口最小间距建议值66
- 4.5 主线同侧出入口最小间距66-67
- 4.6 主线同侧入出口最小间距67-80
- 4.6.1 不设置辅助车道条件下的主线同侧匝道入出口最小间距67-71
- 4.6.2 设置辅助车道条件下的主线同侧入出口最小间距71-80
- 4.7 本章小结80-81
- 第五章 立交匝道连接部视距与渐变率要求81-92
- 5.1 立交出口和入口连接部视距要求81-87
- 5.1.1 立交出口识别视距81-85
- 5.1.2 立交入口视距85-87
- 5.2 出口和入口渐变率87-91
- 5.2.1 出口渐变率87-91
- 5.2.2 入口渐变率91
- 5.3 本章小结91-92
- 结论92-94
- 参考文献94-9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7-98
- 致谢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识别视距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4年03期
2 潘兵宏;董爱强;田曦;;立交减速车道流出角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3 颉骥;何柏青;;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3年02期
4 高建平;廖丽;;互通式立交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沈强儒;赵一飞;陈璋勇;曹慧;;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识别视距分析[J];中外公路;2012年06期
6 徐立鹏;;基于动力性的汽车换挡规律的分析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2年04期
7 姜明;;基于驾驶员视认与驾驶特性的速度控制类标志前置距离计算模型研究[J];公路;2011年11期
8 魏道新;;山区双车道公路路线设计车型分类标准[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9 龙科军,杨晓光,王跃辉,周志刚;城市快速路匝道最小间距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10 潘兵宏,赵一飞,梁孝忠;动视觉原理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597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59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