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隧道上覆土柱水平地震力传递机制及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9:15

  本文关键词:隧道上覆土柱水平地震力传递机制及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上覆土柱 传递机制 静力法 动力模型试验


【摘要】:为改变隧道横断面抗震计算静力法中上覆土柱水平地震力传递机制不清的现状,以Ⅴ级围岩为例,利用动力有限元法对隧道上覆土柱水平地震力传递机制进行研究,对静力法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动力模型试验予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上覆土柱水平地震力以均布剪切摩擦力形式作用于二衬上半拱圈;埋深25m条件下,隧道上覆土柱水平地震力传至二衬结构上的摩擦力最大;埋深小于50m时,地震烈度越大,摩擦力越大;埋深大于50m时,摩擦力受地震烈度的影响很小,隧道进入深埋状态,结构受地震影响很小;以均布剪切摩擦力代替水平集中力修正静力法,修正后静力法的抗震计算结果偏于安全,比原静力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动力计算结果,更能反映实际地震中隧道结构的动力性能。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隧道工程 上覆土柱 传递机制 静力法 动力模型试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008,51478277)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4JY0090,2015JY0166) 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XN070017)
【分类号】:U452.28
【正文快照】: 引言在日本阪神地震前,人们普遍将地下结构归为耐震结构。阪神地震中,大量地铁车站及山岭隧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如地铁大开车站一半以上的中柱发生坍塌[1]。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大量山岭隧道结构同样遭受严重破坏,如龙溪隧道几乎全线衬砌发生掉块、垮塌等震害,这极大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川;耿萍;晏启祥;;Ⅳ级围岩铁路隧道抗震计算上覆土柱合理计算高度[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2 崔光耀;王明年;于丽;林国进;;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洞口结构震害分析及震害机理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3 耿萍;何悦;何川;晏启祥;;地震系数法隧道上覆土柱的合理计算高度[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陶连金;王文沛;张波;黄俊;刘璐;;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差异性规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5 杨林德;隋涛;刘鹏;;公路隧道地震响应计算的拟静力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9期

6 崔光耀;王明年;林国进;王维嘉;张丹;;汶川地震区典型公路隧道衬砌震害类型统计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1期

7 边金;陶连金;张印涛;李芳成;;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06期

8 庄海洋;程绍革;陈国兴;;阪神地震中大开地铁车站震害机制数值仿真分析[J];岩土力学;2008年01期

9 刘如山;胡少卿;石宏彬;;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中拟静力法的地震荷载施加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10 刘如山,石宏彬;地下结构横切面抗震计算中拟静力计算方法的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光耀;隧道洞口浅埋段和断裂粘滑段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军;刘世忠;成昭;;反应位移法和地震系数法在地铁隧道抗震中的对比分析[J];铁道建筑;2017年06期

2 杜修力;李洋;赵密;许成顺;路德春;;下卧刚性基岩条件下场地土-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7年05期

3 彭健刚;潘佳春;;隧道抗震与减震的研究现状分析[J];四川建材;2017年05期

4 刘颀楠;;山岭隧道洞门段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及震害机理研究[J];中外公路;2017年02期

5 崔光耀;伍修刚;王明年;林国进;;汶川8.0级大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调查与震害特征[J];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2期

6 许成顺;许紫刚;杜修力;李洋;;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比较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年02期

7 路德春;王欣;罗磊;杜修力;;土与结构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8 陈敏娟;;地震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解[J];公路工程;2017年01期

9 刘晶波;谭辉;张小波;王东洋;王文晖;;不同规范中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位移法对比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10 刘毅;侯森;;SV波作用下山岭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的理论研究[J];山西建筑;201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精河;基于波动理论的高陡边坡山岭隧道洞口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信春雷;穿越断层隧道结构地震动破坏机理与抗减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胡辉;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减震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光耀;王明年;林国进;王维嘉;张丹;;汶川地震区典型公路隧道衬砌震害类型统计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1期

2 王文沛;陶连金;张波;李文博;魏云杰;;一种计算地下结构地震主动土压力的新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3 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地下结构横截面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综述[J];施工技术;2010年06期

4 王明年;崔光耀;;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减震模型的建立及其减震效果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6期

5 苏惠;贾良;严松宏;张巧慧;;隧道洞口段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6 王明年;崔光耀;林国进;;汶川地震灾区公路隧道震害调查及初步分析[J];西南公路;2009年04期

7 郭迅;;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8 蒋通;宋晓星;;层状地基中埋管地基阻抗函数的分析方法[J];力学季刊;2009年02期

9 高波;王峥峥;袁松;申玉生;;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蒋树屏;蒋华;王晓雯;陈杨;;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分析[J];公路;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玉敏;大型地下洞室群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孙铁成;双洞错距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钟菊芳;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动输入参数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耿淑伟;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的规定[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嘉琛;林文进;王帅;江志斌;;服务型制造模式下的顾客价值传递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4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超杰;移动互联网中身份认证与信任传递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1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31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