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混凝土板—连接件—钢梁相互作用的组合梁动力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0:36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凝土板—连接件—钢梁相互作用的组合梁动力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 连接件 自振特性 简谐荷载 动力响应 动力刚度折减系数


【摘要】:由于钢-混凝土组合梁自身的很多优点,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自振特性以及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诸多关注。本文以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混凝土板-连接件-钢梁相互作用的组合梁动力特性研究》(ZD2014025)为依托,以连接件抗剪刚度为参数,设计了3片直线组合梁试验模型,通过对试验梁分别进行锤击及简谐荷载试验,并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来研究其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规律;建立连接度、跨度不同的实桥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计算,以对动力刚度折减系数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组合梁的自振频率值较大,说明组合梁的抗弯、抗扭性能良好;组合梁在截面及跨度均相同,混凝土板及钢梁连接度不同的情况下时,自振频率随着剪力连接度的降低而降低。(2)组合梁刚度越小,滑移越明显;滑移均值主要受静态荷载分量影响,滑移幅值主要受荷载幅值的影响,跨中加速度主要受荷载频率和荷载幅值的影响,跨中动挠度主要受静态荷载分量影响;在跨中加载时,梁的滑移最大值并非发生在梁端部,而是在距离梁端部一段距离处,存在一个反弯点;在非跨中位置加载时,滑移最大值仍是在距离梁端一定距离处,且靠近荷载作用位置的一端滑移值较大。(3)通过ANSYS软件建立试验梁的有限元模型,对梁施加荷载,使其受强迫振动,瞬态分析时,为使梁进入稳态振动状态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求解过程。(4)动力刚度折减系数在计算组合梁刚度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且阶次越高,折减系数越大。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 连接件 自振特性 简谐荷载 动力响应 动力刚度折减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2 国外组合梁的相关研究10-11
  • 1.2.3 国内组合梁的相关研究11-12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二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自振特性的试验研究14-25
  • 2.1 试验目的和内容14
  • 2.2 试验梁的设计14-15
  • 2.3 试验主要设备15-17
  • 2.4 试验测点布置17-18
  • 2.5 试验测试步骤18-20
  • 2.6 试验梁自振特性测试结果分析20-22
  • 2.7 试验梁连接件刚度对自振特性的影响22-24
  • 2.8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组合梁在简谐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25-60
  • 3.1 试验目的和内容25
  • 3.2 试验主要设备25-26
  • 3.3 试验加载设置26-27
  • 3.4 简谐荷载试验步骤27-30
  • 3.5 加载和卸载过程分析30-31
  • 3.6 持续简谐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动力响应测试结果分析31-45
  • 3.6.1 持续简谐荷载作用于梁跨中时的动力响应31-39
  • 3.6.2 持续简谐荷载作用于梁 2L/3 处时的动力响应39-42
  • 3.6.3 持续简谐荷载作用于梁 3L/4 处时的动力响应42-45
  • 3.7 参数分析45-58
  • 3.7.1 抗剪连接度对组合梁动力响应的影响45-49
  • 3.7.2 荷载参数对组合梁动力响应的影响49-58
  • 3.8 本章小结58-60
  • 第四章 组合梁动力特性数值分析及动力刚度分析60-84
  • 4.1 自振特性数值计算60-66
  • 4.1.1 模型的单元选取60-61
  • 4.1.2 模型的建立61
  • 4.1.3 有限元的计算结果及分析61-65
  • 4.1.4 有限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65-66
  • 4.2 简谐荷载下动力响应数值计算66-78
  • 4.2.1 模型的概况67
  • 4.2.2 加载过程分析67-68
  • 4.2.3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68-73
  • 4.2.4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对比73-78
  • 4.3 组合梁动力刚度折减系数分析78-82
  • 4.3.1 模型概况79-81
  •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81-82
  • 4.4 本章小结82-84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4-86
  • 5.1 结论84-85
  • 5.2 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89
  • 致谢89-9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洋,武振宇,张素梅;混凝土强度对喜利得连接件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明锋;周东华;;大型剪切连接件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3 白助国;;点式支承玻璃建筑中金属连接件的简要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4 朱炯;罗智星;;钢-混凝土组合梁剪切连接件评述[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6期

5 赵滇生;詹佳明;余强;;连接件位置和数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影响[J];浙江建筑;2008年05期

6 费本华;张东升;任海青;王正;;竹结构材连接件的承载能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苏庆田;汪瑞;王巍;;波折开孔板连接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2期

8 ;火灾下采用榫钉和螺栓连接的钢木连接件的性能[J];钢结构;2012年06期

9 杨国庆;王飞;洪军;朱林波;;螺栓被连接件刚度理论的计算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陆威仑;;螺纹连接件拆装的机械化[J];国外汽车;197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瑜;郭成喜;;开孔板连接件和T型开孔板连接件的性能比较[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晨;刘玉擎;吴文明;;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强度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李彬;孙晓程;范炜;;高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支撑节点连接件的分析与设计[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克姣;田本鉴;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铆钉连接件疲劳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杜敬;;粉末压机的改进及模具连接件设计[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7 罗淋尹;王梦莹;熊峻江;;航空金属结构螺栓连接件疲劳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苏少燕;闫杰;;钢镀锌与钢镀镍连接件西沙自然环境试验的案例浅析[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熊虎铖;赵鸿铁;蒋孝伟;付果;;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掀起效应及其理论计算[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连广;刘之洋;王庆利;;弯筋和槽钢连接件在火山渣混凝土中性能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国宝 宋丽芳 本报记者 张希;奥运火炬,,90天内拿出7批样品[N];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马宁 武晨;不会严重影响飞机安全性但连接件应进行设计改进[N];中国航空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于扬;六类走向主流[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若南;基于强度的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连接件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苏哈布;开孔钢板剪力键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鹏;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段受力性能与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大跨度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PBL连接件传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宋林;竹胶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PBL连接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赵孟圆;冷弯薄壁型钢连接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刘欢;基于混凝土板—连接件—钢梁相互作用的组合梁动力特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5 步伏程;带延性铸造连接件的防屈曲支撑的有限元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6 ADJOBO Ojoumonla Christophe;新型连接件在预制夹芯墙中抗拉与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杨威;新型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宾恩富;新型剪切连接件的受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力为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10 尤元宝;波折形开孔板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47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47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