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条件下事件应急反应状态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路网条件下事件应急反应状态模型研究
【摘要】:公路网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新建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增加,直接导致道路网络的进一步复杂化。同时,随着路网上机动车数量激增,各类紧急突发事件频发,紧急事件会导致运输受阻,其本质特征为:一是对交通产生影响,导致道路通行受阻;二是发生的不可预测性。紧急事件发生后,需要针对事件的类型、性质等开展相应的救援工作,联合路政,消防,医疗,执法等力量将大量的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的区域,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定性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启动的应急预案的级别。如果定的级别偏低,会导致应急处置工作的不到位,不能满足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反之,就会造成个别资源的闲置,成本增加。因此,针对紧急事件进行的定性分析研究很有必要。论文梳理了路网上发生的常见的紧急事件的种类,分析了这些事件对于交通的影响,提出从及时检测、及时定级和及时救援三个方面来研究降低紧急事件影响的方法,并分别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讨论,在传统事件分级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补充完善,形成本文的紧急事件响应分级体系;通过事件发生的时间逻辑顺序对相应的评价要素进行层层提炼,最后形成了本文的事件应急反应状态模型,并通过沈海和包茂高速的交通事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紧急事件 应急处置 分级 应急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事件检测研究现状9-10
- 1.2.2 应急管理系统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3.1 研究目的12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4 论文技术路线13-14
- 第二章 公路紧急事件的定义、分类及影响14-21
- 2.1 紧急事件基本概念14
- 2.2 紧急事件的分类14-16
- 2.2.1 交通事故事件14-15
- 2.2.2 自然灾害事件15
- 2.2.3 社会安全事件15
- 2.2.4 危险货物事件15-16
- 2.2.5 其它事件16
- 2.3 紧急事件对交通的影响16-20
- 2.3.1 交通事故事件的影响16-18
- 2.3.2 自然灾害事件的影响18-19
- 2.3.3 社会安全事件的影响19-20
- 2.3.4 危险货物事件的影响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降低紧急事件影响的方法21-34
- 3.1 及时检测22-27
- 3.1.1 事件检测对象22-23
- 3.1.2 事件检测基本原理23-24
- 3.1.3 事件检测技术24-25
- 3.1.4 事件自动检测算法25-27
- 3.2 及时定级27-30
- 3.2.1 定级方法分类27-28
- 3.2.2 紧急事件响应分级28-30
- 3.3 及时救援30-33
- 3.3.1 及时救援的意义30-31
- 3.3.2 及时救援的要素31
- 3.3.3 现有救援体系的弊端及改进的方法31-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事件应急反应状态模型34-54
- 4.1 分级指标体系的构建34-39
- 4.2 分级指标定义及量化标准39-48
- 4.2.1 所用方法39-41
- 4.2.2 量化标准41-48
- 4.3 分级指标权重计算48-52
- 4.4 事件影响分级52-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事件应急反应状态模型实例分析54-63
- 5.1 事件情况 154-55
- 5.1.1 事件概述54
- 5.1.2 事发背景条件54-55
- 5.2 级别划分 155-60
- 5.2.1 指标赋值55-59
- 5.2.2 事件级别划分59-60
- 5.3 事件情况 260-61
- 5.3.1 事件概述60
- 5.3.2 事发背景条件60-61
- 5.4 级别划分 261-62
- 5.4.1 指标赋值61
- 5.4.2 事件级别划分61-62
- 5.5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3-65
- 6.1 全文总结63-64
- 6.2 论文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论渔业船队应急反应程序的建设[J];航海技术;2005年06期
2 戴泳;;德国的应急反应部队[J];现代兵器;1997年09期
3 颜振尧;论船舶应急反应程序[J];航海技术;2002年04期
4 杜川;应急反应中清污行动的实施及清污索赔的应对策略[J];交通环保;2003年S1期
5 黄军根,孔祥昆;按市场规律建设深圳防污应急反应队伍[J];交通环保;2003年S1期
6 郑登周;飞河轮2000年问题应急反应计划和操作方案[J];航海技术;1999年03期
7 吴满初,牟学东,杨立波;广东水上监管与应急反应发展模式分析[J];水运工程;2004年10期
8 陈金海;胡勤友;;航标应急反应系统需求分析[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12期
9 姚永玲;;美国应急反应规划的管理[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10 张强;船载化学品溢漏的应急反应[J];交通环保;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川;;我国建立污染应急反应体系所涉及的问题及相关对策[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2 叶惠光;;浅谈应急反应救助队的发展与救助训练的提高[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3 熊志坚;;我国OPRC90履约初步研究和对策建议[A];2008年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实施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潘峰;徐建民;;湖州市水上应急反应实施情况的回顾和建议[A];浙江港航(2011年第2期总第50期)[C];2011年
5 李磊;;航标应急反应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岩;;铁路运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的设想[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国峰;李紫薇;隋洪波;蒋晓山;;浅谈我国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反应系统运行现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沙荣进;万载东;;水上危险货物事故应急反应和处理[A];2008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林;;引航员参与抗台风应急反应的思考[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10 徐述铎;;内河溢油事故应急反应体系与应急反应技术概述[A];内河船舶防污染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颖;不断提升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水平 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N];成都日报;2014年
2 驻京记者 朱婧;《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包颖;灾害降临时 美国居民应对有方[N];中国社会报;2006年
4 朱冠琦 陈鹏;扬中建成“应急反应”三道控制网[N];人民公安报;2009年
5 郝光亮 李盛泉;烟台出台《海域油污应急反应预案》[N];中国水运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着力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童燕 袁方;湖州“智慧公路”:移动监管更灵活 应急反应更及时[N];中国交通报;2014年
8 蒋凌;三级应急反应确保食品安全[N];兰州日报;2007年
9 叶征征;上海提升旅游应急反应水平[N];华东旅游报;2008年
10 闻欣;国际一流要追求速度深度宽度[N];中国交通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石琳;基于ERPs的矿工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亮;路网条件下事件应急反应状态模型研究[D];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16年
3 王贵山;港口散化事故危害评价及应急反应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4 张耀伟;天津港散装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反应策略[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孙剑;大连海区散装化学品污染应急预案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陈协明;沉降型化学品海上泄漏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7 刘广莲;我国铁矿石进口海运通道风险评估与应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何珊;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2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3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