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随机地震响应的斜拉桥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发布时间:2017-09-02 14:28

  本文关键词:基于随机地震响应的斜拉桥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斜拉桥 粘滞阻尼器 参数优化 虚拟激励法 响应面法 非线性规划 随机振动


【摘要】:针对现有阻尼器参数优化方法的缺陷,基于斜拉桥的随机地震响应,提出一种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虚拟激励法计算在一系列样本点处结构的地震响应,根据响应面法拟合结构地震响应关于粘滞阻尼器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最终以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最小为目标函数、阻尼器相对位移及桥塔塔底弯矩小于规定的限值为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规划法计算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值。以某半飘浮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为例,对其粘滞阻尼器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单纯依靠经验选取阻尼器参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使优化结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构造响应面函数时采用高次多项式表达式,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
【作者单位】: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斜拉桥 粘滞阻尼器 参数优化 虚拟激励法 响应面法 非线性规划 随机振动
【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CFA135、2013CFB457)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4G004-B)~~
【分类号】:U441.3;U448.27
【正文快照】: 1前言粘滞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被动控制装置,其通过耗散地震、风等输入到结构中的动能的方式达到结构减震的目的。在结构适当的部位设置阻尼器,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目前,粘滞阻尼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桥梁等工程中[1-2],取得了良好的减震效果。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孙玮;徐斌;;粘滞阻尼器在四川灾后重建中的典型应用[J];施工技术;2010年05期

2 郭安薪;李惠;欧进萍;杨蔚彪;;广畅国际大厦磁流变和粘滞阻尼器抗震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4期

3 郭晨光,周德玉;耗能型粘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制振作用的研究[J];四川建筑;2004年04期

4 王志强,胡世德,范立础;东海大桥粘滞阻尼器参数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3期

5 赵均;李晓楠;陈永祁;;高层建筑设置粘滞阻尼器的抗震研究[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6 李爱群;张志强;徐庆阳;;建筑减振粘滞阻尼器工程应用新进展[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7 魏锦涛;;液体粘滞阻尼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8 陈永祁;杜义欣;;液体粘滞阻尼器在结构工程中的最新进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3期

9 陈敏;邹银生;冯承辉;雷劲松;;粘滞阻尼器被动消能体系基于位移设计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10 张志强;李爱群;徐庆阳;乌兰;;建筑减振粘滞阻尼器工程应用新进展[J];江苏建筑;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生逸;谢曙;;粘滞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维凝;闫维明;陈彦江;王晨;胡光宇;;耐久性试验中粘滞阻尼器温度变化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3 段玉凤;;液体粘滞阻尼器的研究和试验[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赵均;李晓楠;陈永祁;;高层建筑设置粘滞阻尼器的抗震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爱群;张志强;徐庆阳;;建筑减振粘滞阻尼器工程应用新进展[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黄胜;戴素娟;;粘滞阻尼器连接相邻结构减震优化分析[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陈思佚;刘林;杨庆山;;公路梁桥减震用粘滞阻尼器的简化抗震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薛恒丽;秦志源;焦驰宇;陈永祁;郝建华;;液体粘滞阻尼器在市政桥梁抗震加固中的优化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9 钟玉柏;尚文红;张良平;杜军;王超;;某高烈度区宾馆结构施加粘滞阻尼器的效果[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永祁;;液体粘滞阻尼器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和发展[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礼敏;大跨空间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和优化设计[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忠;粘滞阻尼器和铅阻尼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徐晓东;桥梁粘滞阻尼器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洁;地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器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变化规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温文露;粘滞阻尼器和防屈曲支撑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莹;减震粘滞阻尼器局部失效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志刚;桥梁粘滞阻尼器关键参数研究与优化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甄立志;粘滞阻尼器和TMD共同作用于钢框架的减震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毛轴;基于性能的混合减震结构优化设计及抗震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9 黄秀金;基于粘滞阻尼器和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李忠煜;大层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增设粘滞阻尼器试验研究[D];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2013年



本文编号:779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79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