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路交通事故链分析及安全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公路交通事故链分析及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交通事故的发生涉及人、车、路及管理等多种因素,考虑到驾驶人个体差异的复杂性、公路本身的多样性、环境的多变性等特点,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很难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所以有必要对公路交通事故因果规律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各环节内在关系,分析其事故链构成,探索其内在机理,为科学制定交通安全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公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找出四川省公路交通事故的事故特征,从区域探索四川省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剖析四川省公路交通突出的安全问题。遵循“数据整理→事故链分析→建立模型探讨→技术攻关→具体应用”的思路,对公路交通事故链分析及安全评价技术进行研究。采集了全面、详细、准确的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除了包含事故过程信息以外,还包含上游信息和下游信息,以确保所采集信息充足、可靠。在对交通事故安全系统结构和事故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四川省公路交通事故的特性,为进一步挖掘事故发生机理提供支持。之后进行了公路交通连锁反应事故链分析辨别,以事故链理论和Petri理论为依据,对公路交通事故的连锁触发条件进行分析,构建连锁反应事故链模型,并提出事故链实用化生成方法。以上述事故特征分析为基础,应用所提出的事故链模型辨析公路交通事故的潜在危险因子,为安全评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实现了对运输企业安全评价。依据事故危险因子的显著性,筛选风险预警的技术指标,并构建公路交通事故评价模型,为影响道路突发事故的因素所处的状态和道路突发事故的类型建立映射,监测影响公路交通事故的因素的属性值,从而实现安全评价。最后提出了公路交通管理预防控制措施建议。通过制度建设、严格检查落实、奖罚力度增强、软硬件建设水平提高和交通安全科研投入力度加大等方面,预防控制公路交通事故,提高运输企业安全性。
【关键词】:交通运输 公路交通安全 事故链 安全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0-14
- 1.3.1 国外发展现状10-11
- 1.3.2 国内发展现状11-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1.5 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事故成因分析16-24
- 2.1 事故样本及统计方法理论基础16-19
- 2.1.1 复杂系统理论16-17
- 2.1.2 事故链理论17-18
- 2.1.3 事故致因理论18
- 2.1.4 安全行为理论18-19
- 2.1.5 Petri网理论19
- 2.2 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19-24
- 2.2.1 人员因素20
- 2.2.2 车辆因素20-21
- 2.2.3 道路因素21-22
- 2.2.4 环境因素22-24
- 第三章 公路交通事故链甄别模型构建及检验24-40
- 3.1 事故演变的FTA模型24-29
- 3.1.1 典型事故的FTA分析24-26
- 3.1.2 事故逻辑关系提取26-29
- 3.2 事故演变时间PETRI网模型29-34
- 3.2.1 事故演变TPN模型的建立29-31
- 3.2.2 模型的结构性能分析31-33
- 3.2.3 模型参数值的计算方法33-34
- 3.3 基于TPN模型的事故链诊断算法设计34-37
- 3.3.1 回溯搜索算法概述34-35
- 3.3.2 算法设计35-37
- 3.4 实例分析37-40
- 3.4.1 案例的模型参数值38
- 3.4.2 事故组的分析结果38-39
- 3.4.3 对照组的分析结果39
- 3.4.4 结果讨论39-40
- 第四章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40-58
- 4.1 汽车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程序40-41
- 4.2 安全评价系统的设计41-58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优化41-45
- 4.2.2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模型45-47
- 4.2.3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等级的确定47-49
- 4.2.4 案例分析49-58
- 第五章 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对策58-62
- 5.1 制度建设58
- 5.2 严格检查落实58-59
- 5.3 加大处罚力度59-60
- 5.4 进一步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60-61
- 5.5 加大交通安全科研投入力度61-62
- 结论与展望62-63
- 研究结论62
- 研究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 1 四川省典型交通事故65-69
- 附录 1.1“2.1”古蔺重大交通事故65-66
- 附录 1.2“3.6”仪陇重大道路交通事故66-67
- 附录 1.3“10.1”北川侧翻坠崖事故67-68
- 附录 1.4“5.15”松潘县重大交通事故68-69
- 附录 2 事故风险诊断案例的模型参数值69-73
- 附录 373-75
- 附录 475-79
- 附录 579-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坚;宾(阳)南(宁)段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浅析[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2 杨忠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J];太原科技;2003年06期
3 宁乐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J];交通与运输;2004年02期
4 王炼;孙艳;何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管理[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6年11期
5 许海华;周廷萱;;成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基本特点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1期
6 许海华;周廷萱;;成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基本特点浅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年03期
7 ;英国安全系统大创新将大大降低公路交通事故[J];汽车零部件;2008年02期
8 彭萌;王新泉;吴超;张海玲;付宗运;闫永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实例分析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10期
9 王洪明;;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征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10 唐颖;;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涉诉风险的思考与对策[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2 潘娅英;陈武;;公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气象条件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潘娅英;陈武;;公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气象条件分析[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白舸;邬春虎;胡晓萍;;308例公路交通事故伤救治初步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陈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安全救援数个问题的研究[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才东升;都基岩;;对229例公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法医学分析(摘要)[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7 宁建根;杨发顺;;雾天绕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交通组织技术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永平;付云燕;吴新胜;丘文先;沈炜;;天气对交通事故影响分析及路面打滑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传军;亚洲公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上升[N];光明日报;2004年
2 江苏省启东市 姜斌 李建涛;农村公路交通事故“三多”现状令人忧[N];农民日报;2010年
3 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朱贤爱;乡村公路交通事故上升应予重视[N];湖北日报;2005年
4 惠良;美国降低公路交通事故亮新招[N];中国交通报;2005年
5 ;如不有效监控,车祸将成最可怕的日常杀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蒙景辉;青藏公路交通事故下降五成[N];工人日报;2005年
7 ;俄罗斯,2003年3.5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诸国良;新建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9 本报记者 冷雪;五年治超 且看山西[N];山西日报;2013年
10 荒原;超速和占道行驶是肇事主因[N];法制生活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眉浪;基于路网运行效率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诱导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顺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传播规律及分流措施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东平;四川省公路交通事故链分析及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4 徐秀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警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林丽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梁艳;沙漠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恩宝;长余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程振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聂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及诱导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周小芬;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警管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7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0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