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本文关键词: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更多相关文章: 市政道路工程 沥青混凝土 质量缺陷 预防措施
【摘要】: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市政道路作为经济的载体,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道路的选择,其具有的优点非常突出,如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利用等。同时,沥青混凝土亦有其自身的缺点,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差,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软化,结构物周围不易填实,从而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等,致使沥青混凝土摊铺后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结合本项目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成因,提出并采用了一些质量缺陷处理方式,以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三分局;
【关键词】: 市政道路工程 沥青混凝土 质量缺陷 预防措施
【分类号】:U415
【正文快照】: 1概述青江新区基础设施BT项目位于乐山市市中区。施工的市政道路工程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安照明工程、综合管廊工程、人行下穿通道工程等。部分综合管廊道路横穿段、排水工程(主要是污水管道)、人行下穿通道、交安照明道路横穿段位于道路车行道内且与道路结构层距离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世琦,于秋莉;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2 ;韩国开发沥青混凝土生产新技术[J];混凝土世界;2009年10期
3 聂雪锦;;浅谈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J];内蒙古水利;2011年05期
4 翟建英;;沥青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新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1987年03期
5 焦宝祥,周启兆,李玉寿;粉煤灰作沥青混凝土粉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8期
6 李剑锋,周昕;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10期
7 孙式霜,杲树生;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对其质量的影响[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刘哲新,佟泽民,张国民;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2年01期
9 吴少鹏,磨炼同,水中和,玄东兴,杨文锋,薛永杰;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5期
10 刘振鹏;李衡;;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伟民;郭忠印;;新型高强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郝巨涛;孙志恒;杜振坤;贾金生;;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跃真;杜振坤;郝巨涛;;水工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刘少伟;;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谭发茂;;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总结[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徐敏;宋云霞;;浅析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海;汤文辉;石志勇;张若棋;;几种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3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吴兆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张东平;潍坊公路建设首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汪汀;让废旧沥青混凝土“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公路橡胶砂沥青混凝土减振降噪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杨慎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达到新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高平;林秋与“黑色变革”[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宁;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3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小明;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机敏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坤;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苏小辉;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崔露愉;沥青混凝土疲劳扩展温度影响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高仰明;考虑界面影响的沥青混凝土粘弹性细观力学模型[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曾学明;埃塞AA高速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探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仝卫超;砾石骨料破碎率对心墙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7 游光明;水泥填料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立保;沥青混凝土粘弹性损伤本构关系及其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9 朱江;动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的非线性疲劳损伤[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10 黄珊;玻璃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效果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0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5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