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道路机械装配线的合并与平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9:08

  本文关键词: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道路机械装配线的合并与平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机械 装配线合并 装配线平衡 仿真


【摘要】:产能过剩一般通过兼并重组、转移产能、淘汰产线以及优化企业等措施解决。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变缓的影响下,中国工程机械需求量正在降低,许多工程机械企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此时考虑装配线的合并,从内部降低成本,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变得尤为可行。本课题来源于T道路机械公司实际生产状况,通过对压路机、平地机装配线合并达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目的。论文首先对装配线平衡和生产系统仿真进行了分类研究,然后对T道路机械公司现有装配线进行分析,获得压路机和平地机的装配数据,分析获得的装配数据可以从数据上验证T道路机械公司现有产能过剩。按照企业2015年订单情况以及对未来道路机械市场的预测,重新设定企业产能目标;根据企业目标求解合并装配线结果,在企业现实约束下按照启发式搜索法对压路机和平地机进行装配工位分配,得出压路机、平地机装配线合并方案。之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压路机、平地机装配线合并方案进行系统建模;针对仿真结果进行装配线平衡分析,计算压路机、平地机的装配线平衡率以及装配线平滑性指数,对合并装配线进行综合评价。然后针对瓶颈工位以及合并装配线负荷不“公平”提出优化策略,总结优化方法并修改仿真模型得出最终仿真结论。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道路机械装配线的合并与平衡研究,对合并装配线进行的平衡优化取得良好成果,装配线平衡率以及平滑性指数获得很大改善。
【关键词】:道路机械 装配线合并 装配线平衡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5.5
【目录】:
  • 摘要11-12
  • ABSTRACT12-14
  • 第1章 绪论14-26
  • 1.1 课题的背景14
  • 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14-15
  • 1.3 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15-21
  • 1.3.1 装配线概念及特点15-16
  • 1.3.2 装配线平衡概念及研究综述16-18
  • 1.3.3 装配线平衡问题分类18-19
  • 1.3.4 装配线平衡的解决方法19-21
  • 1.3.5 装配线平衡的评价指标21
  • 1.4 生产系统仿真研究21-24
  • 1.4.1 离散系统仿真21-22
  • 1.4.2 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22
  • 1.4.3 生产系统仿真研究综述22-23
  • 1.4.4 仿真平台介绍23-24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24-26
  • 第2章 压路机、·平地机简介及其装配线分析26-44
  • 2.1 压路机、平地机概述26-30
  • 2.1.1 压路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26-28
  • 2.1.2 平地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28-30
  • 2.2 压路机装配工艺和数据采集30-38
  • 2.2.1 压路机装配线介绍30-31
  • 2.2.2 压路机装配工艺31-33
  • 2.2.3 压路机装配数据采集33-38
  • 2.3 平地机装配工艺和数据采集38-42
  • 2.3.1 平地机装配线介绍38
  • 2.3.2 平地机装配工艺38-39
  • 2.3.3 平地机装配数据采集39-42
  • 2.4 本章小结42-44
  • 第3章 压路机、平地机装配线合并44-54
  • 3.1 合并装配线平衡求解44-46
  • 3.2 合并装配线现实约束46-47
  • 3.3 合并装配线工位分配47-52
  • 3.3.1 合并装配线压路机装配工位分配47-50
  • 3.3.2 合并装配线平地机装配工位分配50-52
  • 3.4 压路机、平地机装配线合并方案52-53
  • 3.5 本章小结53-54
  • 第4章 合并装配线仿真模型建立54-70
  • 4.1 合并装配线建模54-66
  • 4.1.1 建模前期准备工作54-55
  • 4.1.2 建立初步模型55
  • 4.1.3 模型主要参数设定55-63
  • 4.1.4 仿真分析工具设定63-65
  • 4.1.5 Method对象程序示例65-66
  • 4.2 仿真模型总图66-68
  • 4.3 本章小结68-70
  • 第5章 合并装配线仿真分析与优化70-80
  • 5.1 合并装配线仿真结果70-73
  • 5.2 合并装配线仿真优化73-77
  • 5.2.1 瓶颈工位优化73-75
  • 5.2.2 装配工位负荷平衡优化75-76
  • 5.2.3 合并装配线优化总结76-77
  • 5.3 合并装配线优化后仿真结果及最终结论77-78
  • 5.4 本章小结78-80
  • 总结与展望80-82
  • 总结80-81
  • 展望81-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88
  • 附件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尔飞;金烨;汪峥;;双边装配线第二类平衡问题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年11期

2 叶国杰;陈成锋;伍伟杰;;扶梯装配线的平衡与改善[J];机电工程技术;2007年08期

3 陈建行;张其松;;蚁群算法在装配线平衡问题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8年12期

4 吕惠娟;胡亚辉;滕献银;;装配线平衡问题改进算法[J];机床与液压;2008年12期

5 王红军;赵建辉;;基于遗传的装配线平衡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0期

6 于兆勤;;混合型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不确定性仿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11期

7 闻徐敏;许映秋;;基于资源约束的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9年04期

8 张玲;曹敏;彭鸿广;周碎兰;;动素分析法在装配线平衡中的应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公绪霞;齐二石;刘亮;;基于模糊优化理论的装配线平衡多目标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07期

10 陈义刚;;汽车总装配线平衡效率的分析和计算[J];二汽科技;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宝;曾桂银;张四华;陈雪菱;张锐;;基于位置权执法的装配线平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晓龙;张新敏;;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装配线平衡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尔飞;双边装配线平衡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郑巧仙;求解装配线平衡问题的蚁群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苑明海;可重构装配线建模、平衡及调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斌;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配置及装配线优化调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曾洪鑫;基于状态树与时间处理的机械产品流水装配生产计划与调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液压转向器厂装配线生产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沈阳大学;2015年

2 何佳;搅拌主机连续流装配线建设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3 易建洋;空间受限的混合装配线平衡与物料配送协同优化[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风岗;基于Witness的混合流水线的平衡与仿真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6年

5 秦赵辉;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道路机械装配线的合并与平衡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杜泽;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阀门柔性装配线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汪圆;飞机脉动装配线平衡方法与人员调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朱振杰;机械产品装配线平衡问题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罗卓;装配线平衡系统研究与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10 朱明亮;重型汽车装配线的优化分析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2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62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