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公交线网效率评价与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小城市公交线网效率评价与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城市 模糊Delphi综合评价 线网优化 遗传禁忌算法
【摘要】:由于城市化和机动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中小城市跨越式发展步伐加快,交通问题也在中小城市中显现出来,而优先发展公交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公交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实施,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乘车难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交的基础是合理的公交线网,合理的公交线网才能保证公交性能的高效发挥。但是由于早期规划的局限、政策体制、管理水平、道路条件等得制约,我国的公交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规划的局限性导致公交线网不能满足增长的交通需求,而公交线网优化是在现有城市道路系统和公交运力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布局,达到效益最大的目的。只有对现有的公交线网进行系统的评估,科学地预测客流量,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公交吸引力,才能保证公交在其他交通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目前对公交线网评价和优化已经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但专门针对中小城市公交线网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本文用最新的城市划分标准对中小城市的规模进行了界定,对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和公交线网进行了分析;其次,总结了城市公交线网效率评价的意义,建立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的联系,查阅文献,从线网设施和线网运营两方面建立了公交线网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用模糊Delphi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然后,对公交需求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中小城市道路运行公交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了公交线网优化目标、约束条件,考虑到城市中心区客流量集中,为了将这些客流量尽快分散,提出了大站点吸引系数这一指标,用大站点吸引系数对公交线路效率进行修正,作为线网优化的目标函数,以乘客换乘系数、站点覆盖率、复线条数、非直线系数、线网密度和路线长度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用解优法逐条布线的思路来进行公交线网优化,从生成可选线路集出发,采用遗传禁忌算法进行公交线网优化。可选公交线路集的生成过程分为公交可行路网的选择、起讫点选择、起讫点配对和可选线路集生成几个部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优化线路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对潼南区公交线网效率进行评价和线网优化,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操作意义。
【关键词】:中小城市 模糊Delphi综合评价 线网优化 遗传禁忌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14-15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15-16
- 第二章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现状分析16-23
- 2.1 中小城市的规模16
- 2.2 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16-21
- 2.2.1 出行次数17
- 2.2.2 出行目的17-18
- 2.2.3 出行方式18-19
- 2.2.4 出行时间分布19-20
- 2.2.5 出行时耗20-21
- 2.3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现状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效率评价23-37
- 3.1 公交线网效率评价的意义与基本流程23-24
- 3.2 公交线网效率评价的基本原则24-25
- 3.3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25-27
- 3.4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效率评价模型构建27-36
- 3.4.1 评价指标量化27-30
- 3.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30-31
- 3.4.3 评价指标的权重31-33
- 3.4.4 模糊Delphi综合评价模型33-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研究37-51
- 4.1 公交需求预测37-39
- 4.2 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建立39-44
- 4.2.1 公交线网优化的目标39-42
- 4.2.2 公交线网优化的约束条件42-43
- 4.2.3 模型的构建43-44
- 4.3 公交线路优化方法44-50
- 4.3.1 公交候选线路集45-46
- 4.3.2 公交线路优化的遗传禁忌混合算法46-49
- 4.3.3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49-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潼南区公交线网效率评价与优化研究51-63
- 5.1 潼南区概况51-53
- 5.1.1 潼南区城市空间总体布局51-52
- 5.1.2 潼南区道路状况52-53
- 5.2 潼南区公交现状分析53-55
- 5.3 潼南区公交线网效率评价55-58
- 5.4 潼南区公交需求预测58-60
- 5.5 线网优化60-62
- 5.6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63-65
- 6.1 本文主要结论63
- 6.2 研究展望63-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表:潼南主城交通小区划分69-71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启洲,常玉林;城市公交线网多目标优化的建模及其求解[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周爱娣,李旭宏,季彦睫;城市公交线网密度指标的改进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2期
3 相伟,过秀成,顾志兵,屠福其;城镇公交线网布局与衔接模式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5年04期
4 常玉林,胡启洲;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线性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1期
5 余郁,邓卫;中等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年04期
6 瞿何舟;杨京帅;;成都市城市公交线网分级规划思考[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年01期
7 阎利军;左志;杨忠振;;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在公交线网规划中的应用[J];交通与计算机;2006年02期
8 姚本伦;张卫华;;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非线性模型[J];交通标准化;2006年10期
9 胡开桥;;淮安市公交线网的模糊综合评价[J];系统仿真技术;2007年01期
10 刘好德;杨晓光;;基于路线优选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青;胡启洲;邓卫;;基于模糊数对公交线网优化的研究及应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国荣;王建军;;对上海市地面公交线网优化的几点思路[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谢秋峰;;镇江市区公交线网优化布局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葛宏伟;陈学武;王庆;;一种新的公交线网及换乘枢纽规划设置方法研究——以苏州市为例[A];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余伟健;;GIS在公交线路规划中的应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6 张欣环;晏克非;;城市公交规划信息数据系统建立方法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林健森;徐敬仙;;基于GIS组件的公交线网管理系统[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永红 通讯员 李以平;整合省城公交线网[N];安徽日报;2006年
2 葛妍;南京优化公交线网引来“外援”[N];南京日报;2008年
3 首席记者 陶健 本报记者 梁建刚;公交线网优化 充分体现民意[N];解放日报;2011年
4 记者 唐,
本文编号:881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8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