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低照度环境下驾驶人跟驰特性及交通安全风险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20:17

  本文关键词:低照度环境下驾驶人跟驰特性及交通安全风险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安全 环境照度 识认时间 制动距离 事故风险


【摘要】:低照度环境因其光照条件不足,对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特性,特别是驾驶人的视觉特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着道路的行车安全。为研究低照度环境下驾驶人的识认时间与环境照度以及行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车辆的制动反应特性与环境照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照度条件下的交通安全风险度大小,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照度变化下道路交通流运行特征及对交通安全影响机理研究(No.51308177)”内容展开研究,设计实车实验采集驾驶人在不同照度条件、不同行车速度下对六种颜色视标的识认时间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驾驶人识认时间与环境照度以及行车速度之间均不存在线性关系;在显著性水平a为0.05的情况下,照度和行车速度对六种颜色视标的识认时间均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在六种颜色视标中,照度对红色视标识认性的影响最大,对蓝色视标的影响最小,而行车速度对黑色视标识认性的影响最大,对黄色视标的影响最小。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识认时间数据的拟合构建驾驶人识认时间与环境照度及行车速度的二元函数模型,进一步推导出考虑驾驶人识认时间的车辆制动距离模型;分析了车辆制动距离大小随照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交通事故率随环境照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色、黄色和蓝色视标的制动距离随着照度的增加均呈现连续降低的趋势;绿色、白色和黑色视标的制动距离随着照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大的制动距离。环境照度和物体颜色对事故发生的风险均有较大的影响。当照度在5001x以上时,绿色障碍物所带来的事故风险在六种颜色中最高,照度在3001x以上时,除绿色障碍物以外,其余五种颜色中,黑色障碍物所带来的事故风险最高,红色障碍物带来的事故风险最低;当照度在3001x以下时,驾驶人对各颜色障碍物的识认性出现了较大的波动,3001x为驾驶入对不同颜色物体的识认性产生差异的临界照度;照度在501x以下时,黑色障碍物的事故率最高,绿色和白色障碍物的事故率较低。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正常照度条件下各颜色障碍物之间事故率的差异性明显大于低照度时各颜色障碍物之间的差异性,驾驶人在低照度条件对颜色分辨能力较弱。最后,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对速度管控和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安全 环境照度 识认时间 制动距离 事故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1章 绪论15-2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5-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1
  • 1.2.1 驾驶人与交通安全16-20
  • 1.2.2 环境照度与交通安全20-21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1-24
  • 1.3.1 研究内容21-23
  • 1.3.2 技术路线23-24
  • 第2章 驾驶人识认时间实验方案24-31
  • 2.1 实验目的24-25
  • 2.1.1 实验时间24
  • 2.1.2 实验地点24-25
  • 2.2 实验设备25-26
  • 2.3 被试驾驶人的选择26
  • 2.4 实验设计26-28
  • 2.4.1 实验方案设计26-27
  • 2.4.2 视标设计27-28
  • 2.5 实验具体步骤28-29
  • 2.6 实验数据误差处理29-30
  • 2.6.1 数据误差的主要来源29
  • 2.6.2 异常值的处理方法29-30
  • 2.7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驾驶人识认时间的数据分析31-55
  • 3.1 识认时间与环境照度之间的关系31-46
  • 3.1.1 散点图分析31-32
  • 3.1.2 箱型图分析32-34
  • 3.1.3 描述性统计分析34-36
  • 3.1.4 相关性分析36-37
  • 3.1.5 方差分析37-46
  • 3.2 识认时间与行车速度的关系46-50
  • 3.2.1 描述性分析46-49
  • 3.2.2 相关性分析49
  • 3.2.3 单因素方差分析49-50
  • 3.3 识认时间模型构建50-54
  • 3.4 本章小结54-55
  • 第4章 低照度环境下驾驶人跟驰特性及事故风险分析55-77
  • 4.1 驾驶人的信息处理与反应时间55-56
  • 4.1.1 驾驶人的信息处理过程55
  • 4.1.2 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分析55-56
  • 4.2 考虑驾驶人识认时间的制动距离模型56-58
  • 4.2.1 制动反应时间56
  • 4.2.2 制动过程分析56-57
  • 4.2.3 制动距离模型的建立57-58
  • 4.3 不同照度条件下驾驶人跟驰特性分析58-64
  • 4.3.1 数据采集58-59
  • 4.3.2 数据分析59-64
  • 4.4 低照度环境下的交通事故风险度分析64-75
  • 4.4.1 不同照度条件下车辆的制动距离分析64-67
  • 4.4.2 不同照度条件下的事故风险分析67-75
  • 4.5 本章小结75-77
  • 第5章 考虑环境照度因素的交通安全管控77-83
  • 5.1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77-78
  • 5.2 环境照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78-79
  • 5.2.1 夜间行车78
  • 5.2.2 黄昏行车78-79
  • 5.3 速度管理79-82
  • 5.4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82
  • 5.5 本章小结82-8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3-86
  • 6.1 总结83-84
  • 6.2 研究展望84-86
  • 参考文献86-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王熹天,王远见;多层次分析 程序化管理是保证车辆交通安全的有效方法[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0年03期

2 汪良恒;以小手拉大手 以征文促安全──全省’99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活动降下帷幕[J];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02期

3 宋宪华;交通安全有赖于严格管理──当前交通事故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03期

4 金磊 ,李沉;贵州的“血字碑”,警示交通安全[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1年04期

5 杨传兴;酒文化与交通安全[J];现代交通管理;2001年02期

6 春生;德国交通安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1年04期

7 严吉茂;老年交通安全宣传队[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12期

8 韦家清;都安县配备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员[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2年06期

9 胡松柏;交通安全箴言[J];河北农机;2002年01期

10 徐晓冬;浅谈道路交通安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芳;;交通安全与天气变化初探[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 气象分卷)[C];2006年

2 廖正军;;道路交通安全度的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3 唐武;詹向阳;;交通安全的新解决方案——道路标示新材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德章;;道路交通安全中人的过错问题[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路峰;;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范围整治道路运输危化品安全问题[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7 许昌奇;刘洪涛;;抗灾救灾道路交通安全保畅的经验与反思[A];湖北公路交通防灾救灾安保工程专家论坛专辑[C];2008年

8 潘云华;周勇;杜兴无;徐远波;;十堰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服务与防御对策[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9 ;加强自身建设 推进鸡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10 陈彩东;;如何为农村小学生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 烽;道路交通安全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质量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叶宇 汪明福;交通安全重在长效机制[N];眉山日报;2005年

3 记者 顾兆农;全国乡镇船舶交通安全形势严峻[N];人民日报;2001年

4 记者 张俊 王拥;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确保春运道路交通安全[N];安康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俊 通讯员 晁起;汉滨迅速落实市交通安全六大措施[N];安康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沈照华;池河镇严把道路交通安全关[N];安康日报;2007年

7 记者 佟涛;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创建平安畅通县区[N];保定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任彩仙;临河八小争创交通安全学校[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9 周慧虹;呼唤中国的交通安全训练场[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邓彬彬;强化安全防范责任 确保地面交通安全[N];中国民航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学刚;区域路网交通安全风险动态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斌;交通安全不确定测度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赵新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姜宁;基于风险耦合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铁军;公路穿村镇路段交通安全特征及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杰;高速公路安全服务水平分级量化标准及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马辉;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利利;当代中国安全文化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高涛;通村公路典型路段交通安全仿真评价与安全保障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曹世理;高速公路限速区车速协调性与交通安全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金建飞;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5 蔡志文;南宁市交通安全势综合研判平台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王媛媛;基于交通安全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法[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7 宋舒妍;论行政法中的交通标志[D];广西大学;2015年

8 雷璇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行政法制完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9 刘静;中美校车制度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媛;基于SDH网络传输系统的高速公路预警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2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2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