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汽车远程联合防盗追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29 14:33

  本文关键词:汽车远程联合防盗追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GPS/GPRS 加速度传感器 433M无线数传 联合防盗追踪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同时汽车盗窃事件也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防盗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参差不齐,不能对车辆进行高效防盗和追踪。为解决此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利用GPS定位、GPRS网络、加速度传感检测、蓝牙以及433M无线数传等技术开发的新型的汽车远程联合防盗追踪系统,能很好地提高汽车的防盗追踪效率。系统主要包含车载嵌入式防盗报警终端设备、服务器监控中心和用户手机监控应用软件三部分,集防盗监控、远程定位、联合追踪等一体化功能。车载终端安装于机动车辆上并随车运动,利用GPS技术实现对车辆的精准远程定位并通过GPRS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手机监控软件通过蓝牙与车载终端进行系统状态设定和通信。车主通过手机软件设置蓝牙状态来对车辆进行设防和撤防,蓝牙连接时系统处于正常状态,蓝牙断开时系统进入防盗状态。防盗状态下车载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汽车是否有被移动的动作,若有异常系统则进入预警被盗状态,会立即向车主的手机发送报警提示,并开启433M短距无线数传模块广播车辆被盗信息来通知沿途其他车载终端。车主使用手机应用软件能直观地查看车辆的当前地图定位信息。其他用户参与联动后也能通过手机软件看到被盗车辆的位置,并通过车载终端的无线数传模块搜索广播信息,若发现该车可通过拍照上传等操作来联合拦截追踪帮助找回失车。本文在深入总结了国内外汽车防盗技术的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前提下,首先构建了汽车联合防盗追踪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然后完成系统各个子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和总结。实验测试验证系统满足各个功能需求,达到了预期目标任务。该系统不仅可为车主追找失车提供方便,也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的车辆监控管理系统中,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GPS/GPRS 加速度传感器 433M无线数传 联合防盗追踪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U492.83;TP311.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1-14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发展趋势12-14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4-15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论文结构安排15
  • 1.4 本章小结15-16
  • 2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16-25
  • 2.1 系统需求分析16-17
  • 2.1.1 功能需求16-17
  • 2.1.2 硬件需求17
  • 2.2 系统总体方案17-24
  • 2.2.1 总体方案设计17-19
  • 2.2.2 系统各主要模块介绍19-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25-37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25-26
  • 3.2 微处理器选型及接口电路26-29
  • 3.3 各功能模块及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29-36
  • 3.3.1 加速度传感器及其接口电路29-30
  • 3.3.2 GPS/GPRS通讯模块及电路实现30-32
  • 3.3.3 SIM卡模块32-33
  • 3.3.4 无线数传模块33-35
  • 3.3.5 蓝牙模块及电路设计35-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37-50
  • 4.1 系统的软件构架37-39
  • 4.2 系统软件实现39-48
  • 4.2.1 主工作流程图40
  • 4.2.2 防盗预警和被盗报警状态切换40-42
  • 4.2.3 GPS功能实现42-44
  • 4.2.4 GPRS模块程序设计44-45
  • 4.2.5 433M无线数传程序实现45-46
  • 4.2.6 蓝牙模块功能实现46-48
  • 4.3 监控中心和手机应用软件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5 实验测试与结果50-56
  • 5.1 系统的测试环境50-51
  • 5.2 测试方案与结果分析51-55
  • 5.3 本章小结55-56
  • 6 总结与展望56-58
  • 6.1 总结56-57
  • 6.2 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事故构成和追踪系统[J];现代职业安全;2006年02期

2 易雄;热冷轧订单追踪系统设计与实现[J];武钢技术;2005年05期

3 陈志雄;;基于加窗策略聚类算法的主题追踪系统[J];广西轻工业;2008年02期

4 杜巍;;RFID在食品安全追踪系统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2007年02期

5 丁昌东;关于提高我国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08期

6 ;清华同方推出RFID防伪追踪系统[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06年02期

7 ;新加坡采用电子追踪系统确保地下施工人员安全[J];金卡工程;2011年11期

8 ;利用GPS系统追查犯罪车辆[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1994年03期

9 ;欧洲内嵌RFID技术全景摄像追踪系统力助反恐[J];中国安防;2007年06期

10 ;环天(GlobalSat)GPS追踪系统采用Telit GE865超紧凑模块[J];中国安防;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泰亿;林英智;庄登吉;钟翼能;;雷达追踪系统中Gating方法研究[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苏北并;周小波;;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安全追踪系统[A];全国ISNBM学术交流会暨电脑开发与应用创刊2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石立宪;许榕生;;基于网络陷阱的追踪系统[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张希坤;刘瑞安;侯洁;李文清;;视线追踪系统中CCD物镜的自动调节[A];全国首届数字(虚拟)科技馆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玮;英手机追踪系统:别偷懒,老板盯着你呢[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陈画;喀麦隆启用新型木材追踪系统[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3 宋欣宜;FDA积极研发医疗仪器追踪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张鸣霄;哈尔滨初现“档案农业”管理模式雏形[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5 王炜 饮冰 皙子;电子追踪系统 提升糖尿病护理[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记者 吴凌平 通讯员 陈素雅;梧州首创“地贫高危追踪系统”[N];广西日报;2014年

7 华凌;用眼睛替代电脑鼠标的低成本装置问世[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应用于太阳能供暧的太阳智能追踪系统[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2 曾浩然;穿戴式视线追踪系统时空显著性和滤波算法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苏鑫;基于模糊控制的太阳能智能追踪系统[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4 刘亮;基于因特尔感知计算技术的眼球追踪系统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5 郑晓彬;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防盗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福州大学;2014年

6 刘庆鹏;文字作品版权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许李铭;汽车远程联合防盗追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郑州大学;2016年

8 杜鲁燕;基于关键词的主题追踪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彦坤;野外工程机械追踪系统研制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刘萱;奶粉行业产品追踪系统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2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42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