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不同高温条件对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9:22

  本文关键词:不同高温条件对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温条件 沥青路面 累积变形 FBG传感器 车辙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车辙已经成为沥青路面最常见的一种损坏形式。车辙的形成不仅与荷载状况、交通渠化、材料品质、施工水平等因素有关,环境温度也对车辙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受制于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难以监测,内部累积变形的变化特性尚未完全认知。因此,通过对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车辙的形成过程,对防治车辙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厚式沥青混合料试件模拟沥青路面结构,制作适用于监测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的埋入式FBG传感器。将传感器埋入沥青试件内部,通过车辙仪模拟沥青路面在不同温度作用下的受力状况,采用FBG传感器对路面内部累积变形进行监测,根据监测试验结果研究不同高温条件下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上面层和下面层的累积变形受温度影响较大,在相同轮载作用下,累积变形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递增;中面层在不同温度下都产生了较大的累积变形,但温度的变化对中面层累积变形量影响较小;同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沥青路面内部层间累积变形对车辙变形的主要贡献有从中面层逐渐向下面层转移的趋势。最后,论文针对高温提出动态温度修正系数TC对线性黏弹性理论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预估模型精确度较高,能够更好地反应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的变化规律,该修正方法适用于不同材料、结构的沥青路面,可以对沥青路面车辙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高温条件 沥青路面 累积变形 FBG传感器 车辙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2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4
  • 注释表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3
  • 1.1 背景15-16
  • 1.2 研究现状16-20
  • 1.2.1 车辙问题的研究现状16-18
  • 1.2.2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现状18-20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0-23
  •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20
  • 1.3.2 课题的技术路线20-23
  • 第二章 FBG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制作23-31
  • 2.1 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23-25
  • 2.1.1 光纤Bragg光栅的基本构造23
  • 2.1.2 光纤Bragg光栅工作原理23-24
  • 2.1.3 光纤Bragg光栅应变特性24-25
  • 2.1.4 光纤Bragg光栅的温度感知特性25
  • 2.2 FBG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25-30
  • 2.2.1 封装材料的选取25-26
  • 2.2.2 黏结材料26-27
  • 2.2.3 FBG传感器尺寸设计27-28
  • 2.2.4 FBG传感器的制作28-30
  • 2.3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FBG传感器的弯曲标定与温度标定31-51
  • 3.1 FBG传感器的弯曲标定试验研究31-40
  • 3.1.1 弯曲标定试验方案31-32
  • 3.1.2 弯曲标定数据及结果分析32-40
  • 3.2 FBG传感器的温度标定试验研究40-49
  • 3.2.1 温度标定试验方案40-41
  • 3.2.2 温度标定数据及结果分析41-49
  • 3.3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不同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51-76
  • 4.1 全厚式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51-54
  • 4.1.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51-52
  • 4.1.2 试件制作52-54
  • 4.2 沥青试件内部累积变形监测实验54-62
  • 4.2.1 室内车辙试验54-55
  • 4.2.2 累积变形监测试验方法55-56
  • 4.2.3 监测数据处理与试验结果56-62
  • 4.3 不同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监测结果分析62-68
  • 4.3.1 不同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对比分析62-63
  • 4.3.2 不同深度处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对比分析63-66
  • 4.3.3 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对路表车辙深度的影响分析66-68
  • 4.4 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预估模型的建立68-74
  • 4.4.1 沥青混合料蠕变模型的确定68
  • 4.4.2 沥青混合料力学模型计算参数68-69
  • 4.4.3 沥青路面车辙预估模型的确定69-70
  • 4.4.4 动态温度修正系数的确定70-72
  • 4.4.5 沥青路面内部累积变形预估模型的验证与对比72-74
  • 4.5 本章小结74-7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6-77
  • 5.1 结论76
  • 5.2 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1
  • 致谢81-8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向进;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J];东北公路;2001年02期

2 王守立,麻虹艳;沥青路面防水措施初探[J];辽宁交通科技;2001年05期

3 李愉平;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与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4 李江,封晨辉;永久性沥青路面[J];石油沥青;2005年03期

5 张雁,李维生,赵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纤维稳定料的发展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曹卫东,陈旭,吕伟民;简述国内外低噪声沥青路面研究状况[J];石油沥青;2005年01期

7 宋秀兰;杨英;;英试验多孔沥青路面[J];建筑工人;2006年02期

8 卜伟;;沥青路面热风加热的计算[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9 贾渝;;2008年沥青路面与环境专题研讨会信息[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3期

10 关书敏;;国内第一条景区橡胶沥青路面铺就通车[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杰;;加强全面管理防止沥青路面水破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刘韩英;张忠光;孙红兰;;浅谈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3 王佐民;吕伟民;;低噪声沥青路面的声学特性[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位俊涛;刘晓兵;;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以新密市荥密路施工为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姬东;李黎;;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承斌;穆杰;邵龙潭;;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泽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施工质量管理实践[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钱国超;;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十五”技术回顾与展望[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9 万里鹏;程琳;;浅谈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10 杨海鸥;吕松年;;合理选择沥青路面设计结构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珍珍;美专家提出系统考虑沥青路面质量[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记者 杨宝众 特约记者 王丽霞;技术交流有助提升中国沥青路面水平[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赵会;岷江大道沥青路面全面开铺[N];眉山日报;2008年

4 王远洋 孙燕 程佳祺;城市非主干道推广沥青路面[N];蚌埠日报;2009年

5 周瑞华;“衡大高速”沥青路面“就地再生”[N];衡阳日报;2010年

6 记者 白秋薇;陕西:沥青路面耐久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交通报;2010年

7 荣磊 春燕;我省要求40%沥青路面循环利用[N];新华日报;2011年

8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通讯员 蒋恒;港城“尝鲜”沥青路面修复新技术[N];苏州日报;2011年

9 实习记者 赖囝楠;浙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换颜”[N];中国交通报;2011年

10 实习生 李茜邋杨捷;彩色沥青路面制作“独占鳌头”[N];长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圣洁;基于江西南部地区温度条件的沥青路面健康性能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2 周泽洪;基于四川气候和轴载要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陈尚江;贵州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杜银飞;沥青路面取向热诱导传输机理与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刘涛;基于无损检测方法的沥青路面介电特性与施工质量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书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沥青路面性能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作舟;基于混合Lagrange-Euler算法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疲劳损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亮;典型沥青路面罩面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赵耀华;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曹玉华;季冻区高等级公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合理结构及使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刘世伟;沥青路面冷铣刨切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勇;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作业质量指标体系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熊海珍;提高青海省沥青路面耐久性的技术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高建纲;城市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高国立;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秦昊;潮湿山区公路沥青路面主动抗凝冰技术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58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58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