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考虑三角形挡风屏作用的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3 11:38

  本文关键词:考虑三角形挡风屏作用的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公铁两用悬索桥 三角形挡风屏 桥塔 动力响应


【摘要】:对于大跨度的悬索桥而言,其桥塔宽度较大,一般大于一节车辆的长度。车辆进出桥塔区域时,作用于车辆上的风荷载存在突减突增的情况,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以五峰山公铁两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考虑在桥塔两端设置三角形挡风屏,推导出车辆进出三角形挡风屏和桥塔区域风荷载变化公式,进行了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悬索桥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简单阐述了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方法以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五峰山公铁两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自振特性分析。(2)详尽的阐述了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中的车辆模型、桥梁模型、轨道不平顺模型、轮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车桥耦合动力方程的求解方法。(3)根据风洞试验得到的桥梁空气动力学系数计算得到桥梁各节点的静风荷载,基于谐波合成法模拟了桥址处的风速场,进而得到桥梁各节点的风荷载场时程。(4)基于风荷载均布作用于车体表面假设推导出车辆进出三角形挡风屏和桥塔区域风荷载变化公式,根据风洞试验得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系数计算得到了车辆风荷载变化曲线。(5)简单介绍了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评价指标,计算分析了不同三角形挡风屏长度、不同风速和不同车速等多种工况组合下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讨论了三角形挡风屏长度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保障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对于五峰山公铁两用悬索桥而言,可在桥塔前后设置长度为50m的三角形挡风屏,当平均风在25m/s以上时,车辆行驶速度应控制在160km/h以下方可保证行车安全。
【关键词】:公铁两用悬索桥 三角形挡风屏 桥塔 动力响应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1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2
  • 1.1 悬索桥的发展12-15
  • 1.2 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15-20
  • 1.2.1 风—车—桥耦合动力系统简介15-17
  • 1.2.2 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2.3 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国外研究现状19-20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20-22
  • 2 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22-48
  • 2.1 车辆模型22-26
  • 2.1.1 车辆振动的基本型式22-25
  • 2.1.2 车辆单元模型25-26
  • 2.2 桥梁模型26
  • 2.3 轨道不平顺26-29
  • 2.4 轮轨相互作用关系29-40
  • 2.4.1 轮轨接触几何29-32
  • 2.4.2 轮轨关系模型的分类32
  • 2.4.3 法向Hertz接触理论32-33
  • 2.4.4 垂向密贴假定33-35
  • 2.4.5 Kalker线性蠕滑理论及沈氏修正35-38
  • 2.4.6 简化的Kalker线性蠕滑理论38-39
  • 2.4.7 轮轨关系模型的对比39-40
  • 2.5 车桥耦合系统方程的建立40-45
  • 2.6 车桥耦合系统方程的求解45-46
  • 2.7 本章小结46-48
  • 3 工程背景与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8-58
  • 3.1 五峰山悬索桥方案简介48-52
  • 3.2 五峰山悬索桥自振特性分析52-56
  • 3.3 本章小结56-58
  • 4 车桥系统风荷载时程的数值模拟58-76
  • 4.1 风的空间相关性及风速谱58-60
  • 4.1.1 风的空间相关性58-59
  • 4.1.2 风速谱59-60
  • 4.2 桥梁风荷载60-69
  • 4.2.1 紊流风速场的数值模拟60-65
  • 4.2.2 桥梁风荷载的数值模拟65-69
  • 4.3 车辆风荷载69-74
  • 4.3.1 车辆静风荷载69-70
  • 4.3.2 车辆脉动风荷载70-71
  • 4.3.3 考虑三角形挡风屏和桥塔遮风效应的车辆风荷载71-74
  • 4.4 本章小结74-76
  • 5 考虑三角形挡风屏作用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76-102
  • 5.1 车桥动力响应评判标准76-79
  • 5.1.1 桥梁动力性能评价指标76
  • 5.1.2 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76-78
  • 5.1.3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指标78-79
  • 5.2 桥梁动力响应分析79-86
  • 5.3 车辆动力响应分析86-101
  • 5.4 本章小结101-102
  • 6 结论102-104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102-103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103-104
  • 参考文献104-108
  • 作者简历108-112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将建国内最大的公铁两用长江大桥[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年03期

2 ;公铁两用混凝土搅拌车问世[J];施工技术;2008年12期

3 安琳,丁大钧;特大跨度公铁两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巴拉那河桥[J];国外桥梁;1993年03期

4 张曼玲;;铁路建设再添先进设备 公铁两用混凝土搅拌车问世[J];铁道建筑;2008年12期

5 张筱梅;;公铁两用混凝土搅拌车问世[J];专用汽车;2009年03期

6 肖安;;琼州海峡将建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年02期

7 李志刚;;出口巴西两轴公铁两用专用运输车研制[J];铁道车辆;2013年02期

8 李学刚;;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电气施工图审核的思考[J];高速铁路技术;2011年03期

9 冯国华;;美国费尔蒙特的新型公铁两用小型车[J];铁道建筑;1987年06期

10 周日平;;中联重科推出公铁两用搅拌车[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敏;章尚驰;;公路铁路两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设计综述[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九辑)[C];2008年

2 高宗余;;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设计[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顾萍;曹雪琴;;公铁两用斜拉桥刚度研究[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4 叶梅新;侯文崎;;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受压区桁梁结合梁试验研究成果简介[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饶学斌;;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市政配套工程测量[A];测绘荆楚——湖北省测绘学会2005年“索佳杯”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秦顺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林冠华 段雪炜;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初步设计获批复[N];湖北日报;2013年

2 秦福军 王红闯;黄河上将建第二座公铁两用大桥[N];中国测绘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徐春明 通讯员 李伟;全路首台公铁两用全自动牵车机诞生[N];人民铁道;2014年

4 通讯员 黄汉平 记者 陆列嘉 林春生;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合龙[N];安徽日报;2013年

5 赵秀娟;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工程开工建设[N];中华建筑报;2010年

6 记者 黄莹 通讯员 丘剑山;桥梁院士秦顺全小时候没见过大桥[N];长江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高斌 通讯员 廖志慧;公铁两用通道催化武汉黄冈“同城效应”[N];中国交通报;2012年

8 洪芬;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合龙[N];科技日报;2008年

9 苏迅;江苏铁路建设马年全面开花[N];建筑时报;2014年

10 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刘家华;当阳企业创新开花又结果 中铁大桥局飞架创新之桥[N];湖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胥润东;琼州海峡超大多主跨公铁两用悬索桥方案设计和抗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峰;电动公铁两用牵引车方案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俊明;超千米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及施工期抗风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谷红强;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风致抖振时域分析及挡风屏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葛光辉;考虑三角形挡风屏作用的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钟昌桂;石武客运专线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结构仿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裴磊;纯电动公铁两用牵引车整车控制系统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朱溢敏;大跨度公铁两用板—桁组合结构斜拉桥关键部位精细有限元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君;大跨度公铁两用板—桁组合结构斜拉桥关键部位精细有限元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9 王孝军;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地震反应谱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刘东芳;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空间几何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64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64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f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