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近距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爆破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0:38

  本文关键词:近距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爆破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下穿隧道 近区试验 振动监测 衰减规律 电子雷管 降振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交通建设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多,近距下穿城区地表建(构)筑物及地下既有管线、地铁的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其中典型的就是城市新建地下工程近距或近接下穿既有地铁。由于受到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城市隧道工程仍然采用矿山法施工。隧道爆破开挖产生的振动效应不可避免地会对既有地铁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研究近距下穿既有地铁的隧道爆破技术非常重要。本文依托广深港客运专线益田路隧道工程,针对其近距正交下穿深圳地铁3号线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在隧道下台阶进行的爆破近区振动试验得出:①爆破近区振动速度衰减规律:V=324.6×(Q/R)1.31,发现此公式与以前得到的萨道夫斯基振动衰减公式相差较大,不符合萨道夫斯基振动衰减规律;②通过对爆破近区振动波形图的分析,得出单孔爆破振动周期的范围为10ms~30ms,主振频率与同时起爆药量有关,药量越大,振动越大,主振频率越小。(2)研究电子雷管单孔连续间隔起爆降低振动速度和提高振动主频的原理,从两个方面对电子雷管单孔连续间隔起爆延时时间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电子雷管单孔连续间隔起爆实现降振作用的最短延时时间计算方法。(3)爆破方案为上台阶多次起爆,采用电子雷管实现单孔连续间隔起爆,减小同时起爆药量,降低振动速度,提高振动主频。(4)通过对下穿既有地铁振动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竖直方向振动速度大于两个水平方向的振动速度,对下穿地铁结构的影响也最大;②隧道掌子面前方爆破振动最大速度大于隧道掌子面后方爆破振动最大速度:③监测得到的爆破近区振动速度满足经验公式。
【关键词】:下穿隧道 近区试验 振动监测 衰减规律 电子雷管 降振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6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8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2.1 隧道近接工程研究现状13-14
  • 1.2.2 近接隧道爆破施工的研究现状14-15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5-18
  • 1.3.1 本文研究内容15-16
  •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16-18
  • 2 爆破振动规律研究18-32
  • 2.1 爆破地震效应及爆破应力波18-20
  • 2.1.1 爆破地震效应及其研究18-19
  • 2.1.2 爆炸应力波及其传播19-20
  • 2.2 爆破振动规律研究现状20-26
  • 2.2.1 爆破振动强度的衡量20-21
  • 2.2.2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研究21-26
  • 2.3 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标准26-30
  • 2.3.1 国外爆破振动安全判据27-30
  • 2.3.2 国内爆破振动安全判据30
  • 2.4 爆破振动作用分区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3 隧道爆破近区振动试验及降振技术研究32-54
  • 3.1 隧道爆破近区振动试验32-51
  • 3.1.1 试验目的32
  • 3.1.2 试验依托项目32-33
  • 3.1.3 监测仪器33-34
  • 3.1.4 试验方案34-42
  • 3.1.5 试验数据及其分析42-51
  • 3.2 爆破近区降低振动强度的方法51-53
  • 3.3 本章结论53-54
  • 4 数码电子雷管降振原理及延时时间的确定54-74
  • 4.1 引言54
  • 4.2 非电毫秒雷管爆破降振方法54-58
  • 4.2.1 非电毫秒雷管简介54-55
  • 4.2.2 传统爆破降振技术及方法55-58
  • 4.3 数码电子雷管降振机理及方法58-62
  • 4.3.1 数码电子雷管简介58-60
  • 4.3.2 数码电子雷管降振原理60-61
  • 4.3.3 数码电子雷管延时时间确定原理61-62
  • 4.4 数码电子雷管改变振动周期原理62-67
  • 4.4.1 同时起爆药量对振动周期的影响62-66
  • 4.4.2 电子雷管不同延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66
  • 4.4.3 电子雷管间隔起爆最短延时时间66-67
  • 4.5 工程应用67-71
  • 4.5.1 工程概况67-68
  • 4.5.2 爆破方案68
  • 4.5.3 电子雷管延时时间68-70
  • 4.5.4 监测数据及分析70-71
  • 4.6 本章结论71-74
  • 5 近距下穿地铁爆破技术74-90
  • 5.1 引言74
  • 5.2 工程应用74-89
  • 5.2.1 工程概况74-75
  • 5.2.2 技术难点75-76
  • 5.2.3 降振技术76-78
  • 5.2.4 隧道爆破方案78-80
  • 5.2.5 隧道开挖爆破振动现场监测80-82
  • 5.2.6 监测结果分析82-89
  • 5.3 本章结论89-90
  • 6 结论与展望90-92
  • 6.1 结论90-91
  • 6.2 展望91-92
  • 参考文献92-96
  • 作者简历96-100
  • 学位论文数据集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功;杨凤云;;高精度电子雷管在特大断面隧道爆破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1年01期

2 ;电子雷管推广应用交流会[J];工程爆破;2011年04期

3 李红月;刘锋;颜事龙;;电子雷管起爆网络系统设计[J];火工品;2011年03期

4 田振农;孟祥栋;王国欣;;城区隧道电子雷管起爆错相减震机理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年21期

5 张瑞萍;;电子雷管技术的推广应用助力爆破器材安全管理工作[J];工程爆破;2012年04期

6 ;电子雷管技术研究简讯[J];工程爆破;2006年02期

7 高铭;李勇;滕威;;电子雷管及其起爆系统评述[J];煤矿爆破;2006年03期

8 李晓虎;尚亿军;王威;宋华;;电子雷管起爆法的安全技术探讨[J];工程爆破;2011年02期

9 ;贵州久联电子雷管大规模爆破取得成功[J];工程爆破;2012年01期

10 方桂富;方春;刘先魁;张乐;查宇锋;;城镇爆破电子雷管延时优选工程实践[J];工程爆破;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洋;陈辉峻;;基于自动报名方法的电子雷管信息传输系统可靠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9含能材料及绿色民爆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陈清畴;贺思敏;;单片机在电子雷管中的应用[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周世平;;电子雷管在北京兴发石灰石矿中的应用[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4 陈明邡;姜兆新;;XF型系列电子雷管[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谭志勇 通讯员 王新;北京推广应用智能化电子雷管[N];人民公安报;2011年

2 王旭东;久联电子雷管项目技术国内领先[N];科技日报;2006年

3 记者 王新江;中国数码电子雷管从壶化走出[N];长治日报;2010年

4 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周仲西 黄艳;新型电子雷管在神斧研制成功[N];湖南日报;2010年

5 张毅 申建林 王斯淳;壶化集团成功实施数码电子雷管抛掷爆破[N];山西日报;2011年

6 记者 骆倩雯 实习生 曹会;数码雷管替代传统雷管反恐防爆[N];北京日报;2011年

7 王新江;壶化集团数码电子雷管通过国家工信部生产定型和生产线验收[N];山西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永全;地铁隧道爆破电子雷管降振延时时间的分析与确定[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赵继罡;近距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爆破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黄小亮;电子雷管的抗冲击高精度计时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4 陈兴;数码电子雷管在工程爆破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胡增康;数码电子雷管延期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6 王文斌;电子雷管用电引火元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7 郭华杰;数码电子雷管在地铁隧道爆破降振中的应用[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8 薛昊博;隧道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爆破施工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汪亚飞;复杂环境下隧道钻爆施工降振试验研究及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郑瑞;基于单片机电子延时雷管起爆系统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3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73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