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联动发布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0:16

  本文关键词: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联动发布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公路 可变信息标志 联动发布策略 交通波理论 车辆旅行时间


【摘要】:可变信息标志VMS(Variable Message Signs)是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驾驶员提供与交通相关的信息和诱导,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运行效率。随着高速公路路网中的VMS数量的逐渐增加,制定完善的VMS联动发布策略对信息发布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VMS的发布内容、发布范围与发布时间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进而提出高速公路VMS联动发布策略。首先,对VMS发布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外对VMS信息发布内容的划分方法以及山西省高速公路VMS信息发布现状,提出针对VMS联动发布策略的VMS发布内容分类方法,并划分信息发布优先级,作为VMS联动发布策略研究的基础。其次,进行VMS联动发布策略研究。提出针对VMS信息发布的两类特征点:事件影响范围边界点、出口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将事件点上游区域划分为强提示信息发布区域、弱提示信息发布区域以及无响应信息发布区域,并定义绕行信息发布区域。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基于交通波理论以及确定性排队论理论进行交通事件影响范围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VMS强提示信息发布区域以及弱提示信息发布区域,进而确定区域内响应的VMS的发布范围以及发布时间。提出事件条件下的车辆旅行时间计算方法,确定建议绕行点进而确定绕行路线信息的信息发布范围及发布时间,在此基础上结合发布信息有效性及最短时长、信息发布优先级等因素最终确定高速公路VMS联动发布策略。最后本文选取山西省太原片区高速公路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进行VMS联动发布策略的实例验证,对比本文提出的VMS联动发布策略与现有发布方法,分析本文提出的VMS联动发布策略的优点,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 可变信息标志 联动发布策略 交通波理论 车辆旅行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2
  • 1.1.1 道路交通发展概况9-10
  • 1.1.2 可变信息标志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5-19
  • 1.4.1 论文组织结构15-17
  • 1.4.2 技术路线17-19
  • 第二章 高速公路VMS联动发布信息内容研究19-27
  • 2.1 我国高速公路VMS信息内容分类19-20
  • 2.2 山西省高速公路VMS发布现状20-23
  • 2.3 高速公路VMS联动发布信息分类23-24
  • 2.4 信息优先级24-25
  • 2.5 本章小结25-27
  • 第三章 高速公路VMS联动发布策略研究27-49
  • 3.1 基于交通波理论的VMS信息发布特征点选择27-39
  • 3.1.1 交通事件总持续时间预测模型28-31
  • 3.1.2 事件影响范围预测模型31-32
  • 3.1.3 事件影响范围边界点的确定32-33
  • 3.1.4 出口特征点的确定33-39
  • 3.2 VMS信息发布区域选择39-43
  • 3.2.1 VMS信息发布区域划分39-40
  • 3.2.2 信息发布区域选择40-43
  • 3.3 VMS信息发布时间研究43-45
  • 3.4 高速公路VMS联动发布策略45-48
  • 3.4.1 概述45-46
  • 3.4.2 方法流程46-47
  • 3.4.3 信息冲突时的VMS协同发布信息策略47-48
  • 3.5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实例验证49-73
  • 4.1 数据描述49-51
  • 4.2 拓扑路网51-52
  • 4.3 计算结果52-69
  • 4.3.1 事件上游路段范围52-54
  • 4.3.2 预测事件持续时间54-56
  • 4.3.3 预测事件影响范围、确定事件影响范围边界点56-57
  • 4.3.4 确定VMS强提示信息发布区域内的VMS发布57-58
  • 4.3.5 确定VMS弱提示信息发布区域内的VMS发布58-60
  • 4.3.6 确定VMS绕行提示信息发布区域内的VMS发布60-67
  • 4.3.7 确定VMS联动发布策略67-69
  • 4.4 结果分析69-70
  • 4.5 本章小结70-73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3-75
  • 5.1 主要研究成果73-74
  • 5.2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74-75
  • 致谢75-77
  • 参考文献77-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千;范刚;;可变信息标志操作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4年04期

2 朱松坚;;交通可变信息标志与静态标志的协调设置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7年06期

3 刘伟铭,袁松贵,李雯;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的一些问题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干宏程,孙立军;一种新的可变信息标志技术的设计和应用[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6期

5 刘锦程;赵晓东;;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自动控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6年11期

6 王建军;董刚;;可变信息标志设置原则探讨[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0年04期

7 朱广宇;蔺昊天;魏婧;郑佳;代如昱;;城市道路可变信息标志的国家标准设计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8 黄征;李永汉;;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的应用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年21期

9 孙伟力;李平;王慧;刘泓;;高速路网可变信息标志诱导的最优开关控制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徐志;关宏志;严海;;可变信息标志选址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鹰华;;LED可变信息显示设备的开发实践与思考[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治国 通讯员 黄晓勇;多种方式获得世博交通服务信息[N];经济日报;2010年

2 姜圣瑜;感受“数字化高速公路”[N];新华日报;2004年

3 记者 王志彦 通讯员 黄晓勇;交通7种方式全天候发布服务信息[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习文;山东高速可变信息标志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2 白宇;光带型可变信息标志[D];天津大学;2014年

3 杨迪;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联动发布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朱松坚;交通可变信息标志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5 王园;可变信息标志条件下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魏婧;可变信息标志的国家标准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郑荣莉;高速公路二次交通事故预警及信息发布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王娟;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发布内容与设置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韩苗苗;可变信息标志的人—机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朱若华;可变信息标志屏面设计方案的评价及其仿真[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7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97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