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步行网络空间模式分析与构建
本文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研究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2年
大学校园步行网络空间模式分析与构建
郭婷婷
【摘要】:大学中的步行网络是大学校园整个空间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校园使用者最主要的外出方式。不同步行道的交叉构成了校园空间的脉络,对学校的整体环境与历史传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是连接各建筑物与景观节点的纽带,是学校生活有序进行的关键因素。 大学校园步行系统及其校园外部的空间环境与一般的城市步行道跟公共空间的环境相比,除了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外,还有其个性与特殊性。在校园中,步行网络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使用者的各类活动。在我国高校还没有扩招之前,大学校园的规划尺度、空间环境等与师生、交通工具的数量是相适宜的。但是随着近年来各区域大学城的建立以及各高校自己新校区的规划,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尺度越来越大,步行系统的规划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使大学校园及其周边的交通环境日益糟糕,甚至会威胁到师生与过往人群的自身安全,其实国内已经有大学校园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安全问题。文章关于大学校园内的外部空间环境以及步行网络设置的模式作了分析与探讨,是期望能够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 以前相关的一些研究往往忽视了对人的步行行为的研究,而仅仅是对步行系统自身的探讨,因此文章是想把步行者自身的活动方式与规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更为广泛的视角把社会行为学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来比较分析步行者的出行规律与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对校园整体的外部空间环境及交通路网的要求,并以此为研究依据深入探讨大学校园中步行网络的构建方式。 文章首先对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概况及其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简要概括。包括:相关概念的论述、大学校园步行网络空间的构成与特点;随后对校园环境中的步行空间所承载的功能性做了深入分析;接着用社会行为学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理论,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和步行道体系在规划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因素与环境心理进行探讨,同时讨论了国内外在大学校园规划中有关空间环境和步行网络设计时可遵循的理论与成功例子,把握参与者步行方式的规律性特征;最后通过对之前所有研究结果的总结,提出大学校园步行系统的合理构建模式与可行性建议,以期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未来的规划中可以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4.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嘉安;以人为本的人行系统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5年06期
2 朱丽芳;人车共存道路——迈向人性化的道路规划设计[J];规划师;2002年11期
3 陈浩强;;步行校园的建构[J];华中建筑;2006年06期
4 胡赛强;;解构主义与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季岚;现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研究的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贺德坤;现代景观设计范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雪,刘莹;意随景象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陈浩强;;大学食堂规划设计要素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袁犁;;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4 周术;于爱芹;宋晓华;;街道家具与城市景观的共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5 张先玲;;我国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6 李效梅;袁雪峰;;基于邻里单元思想的居住区设计再认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7 郑正球;陈岚;杨仁鸣;;建筑空间形态之占领与围合[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8 马中举;辜彬;张毅川;秦绪勇;;新乡市步行街户外广告牌景观评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9 王晓南;;五凤溪场镇开放空间的特色与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江浩;;作为集群形态的校园及其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昊;唐悦兴;杨思佳;;结构力学与建筑设计的对立统一[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于海漪;许方;朱灶芳;;婺源游山古村落空间体系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姜思华;柳肃;;湖南通道侗族民居入口空间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5 荆福全;;沈北大学城公共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6 荆福全;;沈北大学城公共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姜珊;林小如;;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的城市景观规划初探[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庄淑亭;任丽娟;;基于低碳的城市土地混合使用探讨[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黎慧;;民族聚居区建筑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分层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郑鑫;邸芃;;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徐旭林;社会群体行为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7 许海南;观光果园体验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永宾;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有声,青虹宏;重庆园林地域特色研究刍议[J];重庆建筑;2003年05期
2 周鹤龙,徐吉谦;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3 叶嘉安;21世纪城市形象的规划和管理[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4 王福定;我国自行车交通的未来与发展对策[J];规划师;2001年06期
5 刘海燕,吕文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道家文化[J];规划师;2004年01期
6 蔡晴,姚赯;遗产地的景观再生——评绍兴柯岩风景区规划及景点设计[J];规划师;2004年09期
7 卢柯,潘海啸;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英国、德国和美国城市步行环境的改善措施[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6期
8 吴永发;解构主义及解构建筑的意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丁旭;创造一种体现地域场所精神的居住空间形态[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3期
10 陆琦;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J];华中建筑;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滕军红;整体与适应——复杂性科学对建筑学的启示[D];天津大学;2003年
2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房艳刚;城市地理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瑜;社会性设计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华茂;美国当代园林的发展历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2 王栋;从造园到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杨锡荣;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论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4 季蕾;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东南大学;2004年
5 郑小东;全球化语境中的新乡土建筑创作[D];清华大学;2004年
6 张彤阳;艺术教育建筑的空间范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赵晨洋;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张海林;库恩范式的解释学维度[D];吉林大学;2005年
9 金纹青;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王立科;现代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创作手法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训;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浅析[J];科技广场;2004年09期
2 金敏华;;浅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3 李小龙;;大学校园人文景观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4 李沛涵;晏超;;传承大学之道 建设平安校园[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王洁;;浅谈大学校园植物景观配置[J];网络财富;2009年17期
6 黄久龙;黄俊卿;;大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8期
7 王扬;窦建奇;;当代大学校园在城市层面聚落环境的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J];南方建筑;2011年01期
8 尚幸福;宋维虎;;大学校园建筑能耗存在的问题及节能策略[J];内江科技;2011年03期
9 刘薏;;浅谈大学校园中交往空间的塑造——以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为例[J];江苏建筑;2011年03期
10 邓耀彩,吴薇;新时期大学校园热点及其心理学思考[J];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岭;;浅谈北京地区大学校园草坪草种类的选择[A];21世纪新北京生态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余菲菲;李桂媛;;传统园林造景与现代大学校园[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张宇虹;毕秋艳;林妍;林丽;;大学校园内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体会[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4 陈春;;可持续大学校园交通规划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陕西学会—走进大学校园 为机械工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克武;;大学校园防范和抵制邪教之我见[A];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八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刃;;浅析大学校园建设规划的发展趋势[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8 李广军;;沈阳市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梁柱;;理想信念撑起人生一片天[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10 王琰;;大学校园建成广场使用状况调查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临延;[N];吉林日报;2004年
2 安晓奕;[N];山西日报;2005年
3 程墨 马彤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张莉莉;[N];辽宁日报;2007年
5 倪蔚薇;[N];无锡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莉莉 张道生;[N];经济参考报;2008年
7 庄电一;[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宋阳;[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王军;[N];中国社会报;2009年
10 熊昱雯 张莹莹;[N];云南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佳;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万里;大学校园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汤朔宁;大学校园生活支撑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林晓;校园景观规划的主题塑造及表现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姜连馥;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校园设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琰;普通高校整体化教学楼群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侯爱荣;基于绿色视角的大学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董贺轩;城市立体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蒋菠;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欧美大学校园规划历程初探[D];重庆大学;2004年
2 刘哲人;浅谈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曹志;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社区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巫萍;1980年代以来中国新建大学校园建筑组群形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刘文玉;时代变迁对校园形态及环境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白菡;大学校园景观探求[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姜伟;大学校园空间布局的可生长性的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张玲;初探历史文脉在现代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燕;现代城市大学校园[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10 张智宏;大学校园绿地空间使用状况评价——以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园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研究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0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0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