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细节表达

发布时间:2016-12-02 09:38

  本文关键词: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细节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历史论文发表 > 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细节表达

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细节表达

发布日期: 2012-02-19 发布:  

  2011年第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1年第2期

   摘 要: 主题是景观设计的灵魂,表达了绿地景观的独特意义。通过研究各景观要素在绿地中的展现、设计手法的表达以及景观媒介的支撑,最终完成对景观主题的实现。在主题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景观艺术和技术的各种方法,因地制宜地使主题的意义得以生动地实现,即为主题寻找准确、合适的表达方式。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主题;景观要素;设计手法;媒介;表达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 1165(2011)02 0086 05
  
  所谓“表达”,就是通过某种恰当的手法将设计者的创意或想法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他人得以阅读和理解。因此,绿地景观主题的具体呈现,就是以景观要素为素材,经过设计和施工的表达,创造出绿地中的景观美,通过这个景观美的暗示,表达作者的设计思想。绿地景观主题的表达是依附于整个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它与景观的功能规划、生态规划、小品设计等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景观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绿地景观的表达要素日益增多,各种表达手法及技术手段也不断发展成熟。
   一、景观要素的表达
   (一)山石、水体的配置
  山石、水体是园林中最基本的景观素材。以山石表达主题的方式丰富多样,如扬州个园中的四季假山,借助山石的形状或不同色泽,营造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主题意境,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
  此外,山石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是一种可以被赋予内容的材质,以石造景可以掇山叠石,通过技术加工抽象变形为景观小品,也可以作为文字图案篆刻的载体来直接传达主题立意。
  水体因为其自身的流动性,具有其形多变、其意多义的性格特征,被格外赋予了多种文化意蕴。传统园林中的“曲水流觞”就是最能表现人文雅致、清高圣洁的理水形式。[1]在现代园林造景中,通过技术化处理,水的表达形态被进一步丰富,如溪流、瀑布、滴水、浪潮、水雾、冰体等,充分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表达出特定的园林主题,使人在享受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景观意境,体验观水、亲水、眺水、听水和戏水等景观活动。
  山石、水体通常也结合在一起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形态的变化和布局的设计,表达不同的山水景观主题,达到更加深远的艺术意境。
   (二)植物的配植
  植物是绿地景观空间中具有生命的要素,也是绿地空间诠释主题的重要题材。其自身的色彩、造型、特征、地域性等,就如同无声的语言,能够衬托出景观的意义。植物整体群落具有综合观赏的特性,以多样的姿态组成丰富的轮廓线,以不同的色彩构成瑰丽多彩而富有寓意的画面。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气候和地域特征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内可供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尽相同,这就更能够突出绿地景观的地域性特点。通常园林景观主题的定位往往建立在城市特有的资源之上,因而在设计时,在不同的场所环境和背景之下,应尽量合理选择能够代表本土特色的乡土植物,不仅能创造出特定含义的园林意境,还能陪衬其他造园素材,更好地表达对地域景观主题的理解和阐述。
   (三)建筑与建筑小品的营建
  建筑与建筑小品是园林要素中唯一一个完全人工的要素。从表象上看,建筑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影响,不像植物或地形那样带有强烈的地域性,是设计时非常活泛的要素。但从深层次而言,越是设计活泛的要素,越是需要充分熟悉其特定的背景环境。应该说,建筑融社会生活的博大,含个人体验的细微,由于受技术工艺、材料等外在因素以及一定时空环境中社会人文、文化内涵的影响,使得建筑在具体有限的形象里拥有特定的艺术性及表现性。[2]正因为如此,中国南北方的建筑也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而每一种形态都受到社会背景、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形的,但也是根深蒂固的。
  建筑小品是指那些功能简明、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于特色的小型建筑物或艺术造型体,如指示牌、垃圾箱、电话亭、雕塑、景墙、园灯和座椅等。它们虽然体量较小,但是数量较多,色彩运用灵活、对主题的阐释更生动、形式更多样,在表达城市园林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在设计园林中的建筑与建筑小品时,需要通过对区域内历史、文化元素的借鉴和挖掘,赋予建筑以形式、色彩、结构上的深层含义来契合主题,使之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景观空间的焦点及标志。建筑与建筑小品的风格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绿地景观的风格和特色,因此能够最直观地表达绿地景观的主题。
   二、设计手法的表达
  绿地景观主题的表达,除了通过各种园林要素的展示之外,还要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主题这一抽象概念具体表达成可见的景观,即将抽象的设计语言转化为具象的景观实体。要完成对景观主题的表达,必须通过与主题最为相关的艺术手法来完成设计语言的转化,以诠释景观主题的内涵,将主题文化的精髓加以提炼和升华。主题表达的手法通常如下:
   (一)叙述
  叙述是指未经过任何艺术渲染、不需要任何介质而直观地将景观主题展现出来的表达手法。叙述手法常以文字或图案的形式,,以石材、木材、玻璃等为载体进行雕刻,或者通过情景雕塑、主题标识等形式,表述了对历史事件、民间节日、习俗传统的传承;也可以通过对场地原有景观形态的保留、民间活动的再现等,将景观主题信息渗透到具有参与意义的景观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主题存在的信号,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景观空间文化的认知。
  在园林设计中,最常用的叙述手法,是利用文字向游客展示某人物的生平或某个历史事件的经过等,有时顺叙,有时倒叙或插叙。叙述的手法具有历时性的特点,对观众的感染是渐进性的。将文字转换成景观的形式,通过空间序列或时间序列的渐进来完成,形成一个系列的叙述,其好处就在于能够清晰地表述出特定场所的特质,使人们准确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传说等,在观赏景点的同时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使记忆得以延续。例如南京城内各处保留下来的城墙,就以文字雕刻的方式,记录了城墙的历史变迁以及修复概况,将城墙的点滴都融入遗迹之中。
   (二)隐喻
  隐喻是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而构成的,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用一种景观的形式或概念代替另一种物质,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3]隐喻通常借助具有某种情感语言的物质属性或人们赋予景观的不同文化场所的精神内容和性格,激起人们联想的中枢,使希望表达的概念具有直观效果,易于理解,从而使人们能够与场所的精神进行对话以达到共鸣。绿地景观的设计中,常常借助于场地材质、空间体量、色彩、光线、序列等“虚体”进行园林建筑与小品的组合来隐喻主题。隐喻是对主题内蕴深层挖掘的一种情形。有些设计的隐喻通过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语汇,使表达的概念具有更加丰富的场所内涵。
  许多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通过文化、形态或空间的隐喻,创造有意义的景观内容和形式,含蓄地体现自然理想或基地场所的历史与环境,形成具有一定情感和主题的绿地景观空间。常用的表现形式有雕塑、景墙、构筑物等景观小品,利用数字、尺度、色彩、形式等与所寓意的事物相吻合来达到隐喻象征的目的。对现代园林来说,重视隐喻与设计的意义,寻求独特的构思,是含蓄表达设计师思想的重要方法。在北京奥林匹克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了具有传统元素的雕塑及小品,来表现景观空间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广场上类似于奥运火炬的灯柱以及古代编钟的雕塑,都象征了在现代城市中传统脉络的延续。

   (三)模拟
  模拟是很直观的形式构思方法,它是采用“象形”的手段来引起人们的情感、想象和联想,是对事物外形的模拟,较少抽象和提炼,与原事物的联系是直观的,令人一望即知。甚至有些是以实物的相同尺寸或同比例缩放来建造,以达到仿真效果。
  对景观元素的模拟,通常出现在较大型的绿地景观中,以文化产物的模拟等来契合景观主题;也可以通过对某种记忆中的场景或情节的模拟,调动各种相关线索,引发必要的联想,引导适当的推理,以恢复记忆中的景观场景,再现特定意义的主题。
  模拟的表现手法对于活跃绿地景观空间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在绿地景观设计中被大量运用。通过建筑或建筑小品对自然事物的模拟仿生,能够激发出游客对绿地景观的亲切感。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园内的大草坪上,设置了一组奶牛雕塑,将奶牛的动物造型设计成雕塑坐凳,远远看去,一群奶牛在草地上低头吃草,意趣横生,丰富了景观的空间层次,增加了景观的可赏性;草坪另一侧蝴蝶造型的花棚下,种植了大片彩色的花卉,远观犹如一只巨大的蝴蝶落在花海之中。两处动物造型的小品遥相呼应,不仅丰富了绿地景观,也突出了公园活泼轻松的休闲主题氛围。
   (四)抽象
  抽象在哲学概念上是指面对个别、独特的事物,运用综合和概念的方式进行思考,舍弃非本质、个别的属性,进而获得共同、本质的属性。[4]客观地说,凡经过艺术改造加工的对象,以造型手段再现以后,就已经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抽象的景观主题表达手法,需要对场地周围环境信息、城市历史、民族风情、传统习俗、艺术成就与文化知识等方面进行深刻的认知和分析,在对具象景观对象的形体、特性进行准确的提炼之后,利用原有景观形态,根据现有主题引申变幻,将其中的基本要素如点、线、面、块等几何基本原型按照美的法则,通过空间变化如平移、旋转、放射、扩大、混合、切割、错位、扭曲等有机组合起来,转化为与主题相关的、抽象的景观形态。在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形态的同时,巧妙利用这些要素,将深奥、复杂的事物转化为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建筑或建筑小品,使其拥有新的形式或功能,在场地中获得再生,以另一种方式表达设计者内在的情感。
  抽象转化手法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是从更深层面去挖掘景观形态与景观主题的联系,使人们不单单从视觉上接受浅层审美,更能通过联想、想象引发更深含义的意境审美,产生对场所的共鸣。北京奥林匹克广场上的一组不锈钢群雕,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坡屋顶进行抽象转化,以更为现代的材料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表达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主题意义。
   三、景观媒介的表达
  丰富的景观设计手法,还需要通过不同的景观媒介以及技术手段加以实现。随着绿地景观设计的多元化,不同的表现媒介以及新的景观技术手段不断出现,日益丰富了绿地景观主题表达的空间,为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使城市绿地呈现出多彩多姿的面貌。
   (一)尺度与比例
  绿地景观细节设计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景观要素尺度与比例的和谐。尺度指景观要素在绿地场所中与各种自然尺度的比较。和谐的尺度能够使人在使用时产生舒适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场地中千姿百态的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的尺度,都影响着景观空间的整体尺度。不同的尺度与比例,能带给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小巧的尺度虽不免局促,但能给人以亲切之感;而大尺度的空间略显空旷,却能带来震撼心灵的强烈感受。东西方绿地景观空间意境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处理尺度上的巨大区别。因而,在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之中,要结合绿地的主题,分析主题所蕴涵的内在情感,采用与主题相吻合的尺度比例来设计景观要素,景观要素的造型或尺度,并不仅仅出于美观的需要,也应考虑到绿地设计的主题和最终的使用性质。
   (二)色彩与质感
  绿地景观的风格决定于选材与色彩,色彩和质感是绿地景观表达的重要媒介。英国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色彩知觉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色彩是具有艺术性的,它能带给人们视觉、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情感感受。绿地设计中,不同的景观要素具有不同的色彩和材料特性,而不同的色彩和材质又能通过其不同的景观语言表达出绿地的主题意境。
  红色给人以兴奋、欢乐之感;橙色给人以明亮、华丽、高贵之感;黄色温和、光明、纯净;蓝色清新、宁静、深远;绿色青春、和平、朝气;白色圣洁、神圣;黑色肃穆、沉静……不同的色彩搭配上不同的景观材质,就能营造出更多的景观氛围。木材的质感温暖亲切、金属的质感冰冷坚硬而富于现代气息、玻璃通透而纯净……所有的景观要素都以其独特的语言,演绎着绿地所要表达的独特的主题。对色彩和质感的运用应注意绿地所处的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抓住不同地域色彩的风格特点,方可形成特色鲜明又具有当地民间风情的绿地景观。例如施瓦茨的四季玻璃小屋,就是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利用玻璃质感的透明,将景观空间演绎得纯净而富有深意。
   (三)技术与材质
  现代绿地景观的营造离不开科学技术。任何时期营造的绿地景观,都会反映该时期的时代审美意识和科技发展水平,彰显时代特点。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科技也悄悄融入了园林景观设计行业,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应用方式开拓了景观新的可能性。
  在材料上,由于不同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及自然地貌的不同,场所内的自然资源也独特而丰富。就地取材的景观原材料造价低廉、质地淳朴,具有不可复制的肌理、纹饰、光泽等自然形态特征,能够与绿地特定的主题产生有机的联系。同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崭新的景观材质被创造出来并运用在绿地景观设计之中,如各种特殊混凝土、不锈钢、铝合金、镀锌金属、玻璃、塑料和橡胶、人造纤维、张拉膜、防腐木等,大大丰富了绿地景观空间的质感和色彩。新技术的使用、材质的拓展使设计的表达更为灵活多样,景观的趣味性增加,也使景观主题选择的范围随之扩大,不会受到技术表现的局限。
   (四)光影与声音
  绿地景观营建中,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要求有新的建造形式与之相适应,因而促进了对新的表达媒介的应用和开发,如声音、灯光、电子、镭射等的应用,这些都使得原本普通的景观要素在表达现代主题时,有了更为新鲜、独特、活跃的艺术效果,使绿地景观主题的表达不单单局限于三维的空间,更向着四维空间在发展,让人们对于景观的感知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同时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香港科技大学里的“日晷”雕塑,由一对爱尔兰艺术家夫妇创作,雕塑高8.5米,色彩鲜红,利用光影的变化而让人产生时光流逝的联想,象征着古代科技及古代中西文化汇聚,阐释了“珍惜光阴”的景观主题。
   四、总结
  景观主题的表达实际上是一个多方位设计语言叙述的过程。而设计语言是将抽象的设计概念通过含义丰富的设计要素、不同的设计手法以及全新的景观媒介,转化为具象的景观形式,呈现在绿地场所中。这一从抽象概念到具象设计的过程,就是主题表达的起点和终点。
  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完成绿地景观主题表达的多种途径和手段:景观要素的利用与改造;叙述、隐喻、模拟、抽象或是象征手法的运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完成设计语言的转化。艺术化、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加之园林要素的展现,就可以很好地表达特定的绿地景观主题的内涵,并将主题文化的精髓加以提炼和升华,在景观空间中实现文化场景的再现、文化资源的再生。
  参考文献:
  [1] 马蕊.园林绿地的主题与表达[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43.
  [2]王伟.建筑设计意象的造型表达[J].华中建筑,2007(1):123-127.
  [3]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89.
  [4]樊林.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论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不同取舍[J].南方文坛,1994(5):32-40.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细节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01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