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气动效应及激光干扰红外导引头成像建模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6:44
【摘要】:目前,红外成像导引头已广泛用于空空、空地、地空以及地地等多种战术武器中。近年来,随着国际战争形式的不断变化,导引头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整流罩的气动效应与外场激光干扰逐渐成为影响导引头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开展气动效应及激光干扰红外导引头的成像建模仿真技术研究,不仅能为复杂环境下高速飞行导引头的成像特征研究提供分析模型,还能为提高导引头抗干扰能力的工程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根据能量传输、信号传递过程,对红外导引头的成像特征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通过建立整流罩热辐射传输模型,对实际工况下整流罩气动效应引起的导引头成像质量变化进行了仿真;依据信号转换原理、饱和信号转移规律,完成了激光干扰红外导引头后的成像特征建模仿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成了红外导引头成像特征的工程化建模仿真过程。首先,根据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了红外辐射经过导引头的信号传递过程,并对信号经过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系统各模块的成像特征展开分析。其次,使用光学设计仿真软件Zemax建立了导引头光学系统的工程化模型,结合系统MTF曲线完成了导引头光学系统效应的仿真;再次,根据高性能红外导引头的成像需求,结合光电转换过程,对导引头探测器的积分时间、响应非均匀性、噪声特性、空时域滤波效应等建立物理模型,并对其引起的导引头成像特征变化进行图像仿真;最后,根据模/数转换原理以及电路滤波特性完成了导引头信号处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2.完成了气动效应影响下导引头成像特征变化的建模仿真过程。首先,使用流体仿真分析软件Fluent对整流罩外流场、整流罩窗口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其次,根据介质折射率与温度的数值关系,在Zemax中建立整流罩的梯度折射率模型;最后,根据梯度折射率模型下导引头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完成整流罩气动效应的仿真,并对不同飞行条件下,气动效应引起的导引头成像质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3.完成了激光干扰红外导引头的成像特征仿真。首先,根据激光干扰下探测器的信号饱和传输原理,建立了激光干扰导引头成像的饱和串扰模型;其次,通过改变激光辐照强度、激光入射角,仿真了不同干扰条件下的导引头成像特征;最后,结合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对不同激光干扰条件下的导引头成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图文】:

导引头,实验平台,成像,激光器


基于上述实验平台,得到不同强度下激光干扰导引头的成像结果,如图1.3所(a) 105pw/cm2(b) 106pw/cm2(c) 6×106pw/cm2不同激光强度干扰下的导引头成像实验图根据多组实验结果,分析光斑直径与激光入射强度的关系,如图 1.4 所示:光斑直径(像素)1001000

高斯白噪声,强度分布,二维,探测器


高斯分布矩阵,得到添加高斯白噪声的仿真结果如图 3.1(a) 原始场景图 (b) 探测器白噪声仿真结果探测器高斯白噪声的图像仿真是探测器噪声分布建模仿真的一种常用方法,,几乎所有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J765.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冰;成斌;赵威;李武周;冀翔;;3.8μm激光对中波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定向干扰性能研究[J];红外;2016年10期

2 宋敏敏;王碧云;王爽;吕_";;高速飞行器头罩气动热辐射传输效应计算[J];上海航天;2016年04期

3 张天翼;魏群;王超;虞林瑶;朱瑞飞;;氟化镁共形整流罩热障效应分析及试验验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年02期

4 史要涛;王玉雷;解放;薛文慧;范志刚;;基于Code V的气动热环境下头罩的光传输仿真[J];航空兵器;2015年05期

5 郭冰涛;王晓蕊;王小兵;袁宏学;杨红坚;;诱饵弹作用后导引头成像特征建模及跟踪性能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07期

6 张检民;张震;冯国斌;师宇斌;程德艳;赵军;;行间转移型CCD激光干扰效应阈值估算方法[J];光学学报;2015年03期

7 贺元兴;李建;穆佰利;黄俭;李伟;;高斯激光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干扰效果分析[J];光电工程;2014年10期

8 黄鹤松;童中翔;李建勋;王超哲;柴世杰;李慎波;;脉冲调制式红外空空导弹仿真[J];激光与红外;2014年09期

9 李朝荣;李永;乐洪宇;;战术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3年02期

10 范志刚;于翠萍;肖昊苏;张旺;;气动光学头罩热辐射效应数值仿真研究[J];应用光学;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冰涛;强辐射源作用光电成像系统成像特性建模及性能评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付强;基于成像链分析的光谱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3 张震;可见光CCD的激光致眩现象与机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邵晓鹏;红外纹理生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晓蕊;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建模及TOD性能表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莹;超音速光学头罩气动光学效应仿真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常婧璇;基于Fluent的导弹蒙皮温度场数值计算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迟小斐;某型红外导弹对抗及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赵静;高超声速红外导引头成像建模与数字化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高希磊;整流罩气动加热对成像影响建模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逸群;凝视型红外成像系统虚拟样机工程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曾凡旋;凝视型高速红外成像系统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马永利;红外双波段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健;气动热环境下光学头罩热辐射建模及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庞胜利;图像模糊度评价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6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666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